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千人册(51-60)

51、子都,春秋时期郑国人,原名公孙阏(yān),本姓为姬,与周王同宗,字子都,是郑国的宗族子弟(郑国贵族)。郑庄公时猛将,在郑庄小霸的过程中功勋卓著。由于与颍考叔争宠,背后放冷箭,致颍考叔阵亡,后被庄公查明真相,羞愧自杀。《诗经》有云:'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意思是说,一个女孩子本来跟某帅哥有个约会,可是她等啊等等啊等,心上人帅哥哥没有见到,却见到了一个愚驽蠢笨的傻瓜。在这首诗里,'子都'被用作了帅哥的代名词。《孟子·告子上》 :'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意思是全天下没有不知道子都的英俊美丽,不知道子都的人是不长眼睛的瞎子。春秋郑国猛将,春秋第一美男,武艺高超,相貌英俊。

子都

52、郯子(生卒年月不详),已姓,子爵,少昊后裔中的炎族首领就封于炎地,称炎国。春秋时期郯国国君,性至孝,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治疗。他披鹿皮进入深山,挤取鹿乳,供奉双亲。其孝心被列入“二十四孝”:亲老思鹿乳,身挂褐毛衣。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

53、曹刿,即曹沫,春秋时鲁国大夫。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桓公不顾主政大夫管仲的竭力劝阻,派鲍叔牙率大军伐鲁。此前,齐、鲁几次交战,鲁国都被打败。这时,一直隐居的曹刿求见庄公,主动提出为抵抗齐军出谋划策。齐、鲁两军在长勺(今山东曲阜北)摆开了阵势。齐主将鲍叔牙因一路进军顺利,有轻敌之心,首先下令击鼓进军。庄公欲击鼓迎战被曹刿制止,齐军第二次击鼓进攻鲁军仍然未动,直到第三次击鼓进攻。这时,曹刿果断地告诉庄公击鼓冲锋。齐军大败,庄公见状欲追。曹刿忙说:“别急。”他仔细察看了齐军逃走的车辙,又登上战车前横木向齐军逃跑方向嘹望了一阵,方要庄公下令全力追击。鲁军追杀了30余里,全胜而回。战后,庄公问曹刿为何直到齐军第三次击鼓进军时才要下令出击,曹刿说;“打仗主要靠士气,而击鼓就是为了鼓舞士气。第一次击鼓进攻,士气旺盛;第二次再击鼓进攻,士气就已经衰落了;待到第三次击鼓进攻,士气已消失殆尽了。而我军却是一鼓作气,勇气十足,当然就把对方打败了。”庄公又问:“为什么齐军逃走了,你不让马上追赶呢?”曹刿说:“大国之间交锋,虚虚实实,齐军虽退,也要特别提防有诈。我察看后看见车辙零乱,旗帜乱扔,确信敌方已自乱阵脚。”庄公十分佩服,说:“你是真正的军事家啊!”立即拜曹刿为大夫。鲁国著名的军事理论家。

54、季梁,又称季氏梁、季仕梁,季梁对随楚关系格局影响重大,辅佐随侯期间,提出'夫民,神之主也'的唯物主义思想、'修政而亲兄弟之国'的政治主张以及'避实击虚'的军事策略,使随国成为'汉东大国',周天子虽'三次征伐'被他称为'荆蛮'的楚国皆'结盟而还'。可惜当时的随侯对季梁的诸多治国方略始纳后弃,致使四面树敌,前690年在与强楚青林山一役中丧国辱邦。作为亡国之臣的季梁因此郁郁而终。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春秋初期随国大夫,我国南方第一位文化名人,开儒家学说先河的重要学者。李白誉其为'神农之后,随之大贤'。

55、齐桓公:即姜小白.中国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在位期间(前685-前643)。姜姓,名小白。齐襄公之弟。襄公时,政局混乱,他出逃至莒(今山东莒县)。公元前685年襄公死,回国途中被管仲“射带中钩”假死得以提前回国继位。在鲍叔牙力荐下,任用管仲为辅佐,稳定国内局势,发展经济,使国富而兵强。与此同时,又以尊王攘夷为号召,联合燕国打败北戎,抗御狄族,援救邢、卫。集结中原诸侯击败楚之盟国蔡国,与楚会盟于召陵,制止楚对中原的进攻。齐桓公还平定周王室内乱,扶持周襄王继位。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今河南兰考)主持诸侯盟会,各诸侯国的君主和周天子的使臣参加,正式承认其中原霸主地位。管仲死后,桓公重用奸臣易牙,竖刁等,卒后,诸子争立,68天体生蛆虫后才下葬。春秋五霸之首。

齐桓公

56、管仲:名夷吾,字仲,又称管敬仲。颍上(今属安徽)人。据说他早年经营商业,后从事政治活动。在齐国公子小白(即齐桓公)与公子纠争夺君位的斗争中,管仲曾支持公子纠。小白取得君位后,不计前嫌,重用管仲;管仲亦辅佐齐桓公,施行改革。在政治上,他推行国、野分治的参国伍鄙之制,即由君主、二世卿分管齐国,并在国中设立各级军事组织,规定士、农、工、商各行其业;在经济上,实行租税改革,对井田“相地而衰征”,并采取了若干有利于农业、手工业发展的政策。管仲积极促使齐桓公采取尊王攘夷、争取与国的方针,以建立霸权。所谓“攘夷”,是对侵占华夏地区的戎、狄进行抵御。所谓“尊王”,即尊崇周王的权力,维护周天子下的宗法制度。所谓争取与国,是运用军事、经济手段来取得中小诸侯国的支持。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大会诸侯于葵丘 (今河南兰考),确定诸侯国间不得筑堤防雍水来危害邻国,不得有意不卖给邻国粮食。通过这次盟会,齐桓公遂成为中原的霸主。而管仲在整顿内政、发展经济、充实齐的国力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中国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经济学家、改革家、古代著名贤相。

57、鲍叔牙:与齐国政治家管仲交往甚密。管仲家贫,鲍叔牙常给予资助。当襄公乱政时,管仲随公子纠出奔鲁国,而鲍叔牙随公子小白出奔莒(今山东莒县)。襄公被杀后,公子小白用计骗过管仲等人,先于公子纠回到齐国,被立为齐君,是为桓公。后来齐桓公囚禁管仲并欲杀之,鲍叔牙力加劝阻,认为桓公如欲称霸,非用管仲不可。桓公遂厚礼以待管仲,并任管仲为大夫。在管仲的大力辅佐下,齐国越来越强大起来。后齐桓公终于成为各诸侯中的霸主。中国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古代贤相,管鲍之交为千古称颂。

58、晋文公:即姬重耳。中国春秋时期晋国君(前636-前628)。献公之子,名重耳。因献公宠爱骊姬,杀太子申生,他奔逃在外19年。后借秦穆公之力回国即位,时年62岁。在位期间重用有才干的赵衰、狐偃等人,发奋图强,国力日益强盛,晋政权不但巩固,还出现了“政平民阜,财用不匮”的局面。同年,周王室发生内乱,周襄王出居郑以避难。公元前635年,文公利用这一机会兴兵勤王,护送襄王回国,除得到土地赏赐外,还提高了晋在中原诸侯中的威望。自齐霸中衰,楚又乘虚而入,中原的一些小国都在其支配之下。公元前632年,文公“退避三舍”取得晋楚城濮大战的胜利,与齐、鲁、宋、卫等7国之君盟于践土(今河南原阳西南),并得到周王策命。是年冬,晋文公又会诸侯于温(今河南温县),周王也被召赴会,晋文公跃升为中原霸主。死后,襄公立。春秋五霸之一。

59、易牙,齐桓公宠幸的近臣,用为雍(厨师)人,擅长于调味,所以很得齐桓公的欢心,烹饪技艺很高。春秋时期著名厨师,易牙是第一个运用调和之事操作烹饪的庖厨,好调味,很善于做菜。他又是第一个开私人饭馆的人,所以他被厨师们称作祖师。

60、介子推:介推,春秋时晋国的贵族。他曾跟随晋文公流亡国外19年,文公回国后赏赐随从臣属,介子推避而不授,他和母亲隐居绵山(今山西介休东南),后文公找寻至此,意图放火烧山逼出介子推,不幸被火烧死。后世遂称绵山为介山,介休的由来即由此而来。文公感念其恩,遂规定介子推烧死之日全国不允许动火,只能吃寒食。这就是“寒食节”的来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齐桓公的故事
“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为何饿死 尸体生蛆无人收
管仲差点射死齐桓公,齐桓公为何不怪罪,反而任命他为相国?
中华十大宰相(二):管仲,一位挚友成就的春秋第一相
齐桓公尊王攘夷
论语:桓公杀公子纠(14-16)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