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华民族及婚俗(系列十五)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灿烂的历史,有辉煌的文明,同事她还养育着中华大地上的56个民族。

   伟大的中华民族已经走过了5000年的文明历程。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勤劳、勇敢、智慧的各族人民共同 开拓了幅员辽阔的国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发展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一部厚重的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国各民族诞生、发展、交融并共同缔造统一国家的历史。

 结婚是每个人一生中的大事,每个地方的民风民俗不同也就决定了他们的结婚风俗文化的不同,各个民族都有他们自己独特的婚俗,有些婚俗文化有趣而生动,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下面小编带大家来看一下56个民族的婚俗。

15、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在婚姻习俗方面实行一夫一妻制和氏族外婚制,一个氏族内部绝对禁婚。有时,虽然不是同姓,通过亲属关系,辈分不同时也不能结婚。过去,贵族的子女和一般普通人家的子女也不结婚,氏族贵族的通婚范围只限于与其他氏族的贵族。鄂温克人的奴隶不能和一般人结婚,更不能和贵族结婚。鄂温克族还有过“姑舅表婚”的习惯,即嫁到其他氏族的女子,把自己的女儿嫁回自己的氏族,叫“还骨头”。鄂温克人也有入赘婚,入赘有两种,一种是长期入赘,即岳父母只有一个女儿,自己年老,无劳动能力,让女婿为岳父母养老送终,女婿的权力和儿子一样,但不改原来的姓;另一种是有限期入赘,即虽然有儿子但年龄很小,不能参加生产劳动,自己也因为年龄过老或因病等原因不能劳动,女婿可以在儿子成人后离开岳父母家,另立门户。入赘后,生的小孩随父姓,不随母姓。此外,据《鄂温克族社会历史调查》记载①:鄂伦春人的卡尔他基鲁氏族,属于鄂温克人杜拉尔氏族的一部分,所以与鄂温克人的杜拉尔氏族不能通婚;达斡尔族的敖拉姓和鄂温克族的敖拉姓不能通婚,和鄂温克族的那哈他也不能结婚;据说“敖拉”哈拉和“巴亚基尔”就是一个氏族,“巴亚基尔”是敖拉的一个毛哄;达斡尔族的郭布勒哈拉与鄂温克人的杜拉尔不通婚,达斡尔族的沃热与鄂温克人的沃热也不能通婚。据《达斡尔族社会历史调查》记载②:据说达斡尔人与鄂温克人婚配也要遵守同一哈拉不婚的原则,鄂温克人的白格勒莫昆属敖拉哈拉,达斡尔族敖拉哈拉的人不能与鄂温克族白格勒莫昆的人通婚。达斡尔族郭贝勒哈拉与鄂温克族的杜拉尔哈拉间不能通婚,原因不祥。鄂温克族的那克塔哈拉不能与达斡尔族的敖拉哈拉通婚。有的不同哈拉间也不准通婚。上世纪末(19世纪末——编者注)海拉尔南屯郭贝勒哈拉满那莫昆的福康取鄂温克族杜拉尔哈拉的女子南肯为妻,受到社会舆论的反对,理由是郭贝勒和杜拉尔两个哈拉属于不能通婚的范围。③鄂温克族的传统的婚姻习俗有,请媒人求婚、订婚、纳彩礼、举行婚礼(包括迎娶和送亲)、回门等。


1、求婚

过去,求婚一般由男方请另外氏族的人当“交西”(媒人)的角色。媒人要能说会道,通晓求婚礼节和一整套专门用语。媒人要带两瓶或四瓶酒(偶数)到女方家,在一番寒暄后,媒人唱着说:我们打算向你们借个酒壶。向女方父母说:没有。媒人说:不是用杯酒来哄你,不是用碗酒灌醉你,而是对长者敬酒,请借个酒壶吧!女方父母说:酒壶是有。媒人说:那就借一个吧!据我们老人说,您家有一个金匣子,金匣子内有一把金剪子,并有使用金剪子的姑娘;我们那里有一位为皇室所爱,神所宠信,持有白玉箭环,拿着彩色弓箭,能射穿山岩的小伙子,想娶你们的爱女为妻。女方父母说:有是有,还不懂什么,还离不开父母,不行。媒人说:我们老人说,和你们交往到木头马镫踏毁,未曾发生过冲突,铁制的马镫虽被磨断过,从来未有过冷热和矛盾,并从古至今没有断过姑舅关系。有两匹马时,双方平分骑用,只有一匹马时,共同骑用。老人让我听到你方和悦的、满意的答复才回去。总之,媒人要用尽他那三寸不烂之舌来说服女方父母。

这时,对方若同意时就说:客人既然这样坚持,我们没有办法,就是从甘珠尔庙一带,也得给找到一只羔羊(乌奴洪或呼儒布),交给您吧!有的家庭女方父母同意,就在媒人带来的酒瓶上偷偷系上一条红布条。这时媒人说:您说的乌奴洪会变成女孩,呼儒布将变成男孩。这样媒人表示谢意,完成初步的任务而回。

过去通古斯鄂温克人求婚时,由男方父母请一人到女方家,带去一条哈达和一瓶酒,先把哈达献到神像前,当女方家给倒奶茶时,拿出酒,借用对方的杯子向男女主人敬酒,同时说:某姓某人现住那屯,有子名叫“×××”,年“××”岁,将来想迎接你的女儿为妻。对方如喝了酒,留下哈达时,表示有可能成亲,但绝不当时表示。过几天如把哈达返还时,即表示不同意,如不返还哈达,即表示同意。

2、订婚 

过一些日子后,男方再派去一人,商量举行订婚日期,到女方家要说:我们的老人们,想在某月某日到您处做客,不知贵方意见如何?对方同意时说:对自动要来的人,我们不加以拒绝;对不来的人,我们也不邀请。派去的人说:我们的老人,以为自己已经年迈,体力日衰,而希望自己在世时,看到自己的儿辈成偶。这种希望,只有依靠你们的同意,才能如愿以偿。于是,约定订婚日期而回。

订婚叫“伯尔格”,这一天,男方要选五、六人,其中有一个懂礼节和能说会道的人为代表,叫“突儒呼达”,带着一匹马、一只羊、二三十斤酒和一条哈达,按时到女方家。这时女方家已经邀请了自己的至亲等候。

来到女方家,突儒呼达说:我们是去充军途中的人,想在您家休息一下再走,要求把锅借给使用一下。女方说:这么多的人,走这样远的路,为何忘了带锅?男方说:曾让年轻人们带锅,而他们竟予忘掉,但我们并未忘带水(指酒而言)。女方说:锅要留下锅底,碗杓也要报酬,你们能承担吗?这时男方来的人异口同声的说:能承担。这样就把酒倒进锅里,并用碗杯敬第一杯酒,同时说:这是向您方的天、您方的神所敬的酒,请大家喝!过少许再敬第二杯酒,称作解渴的酒。第三杯酒叫尊敬的酒。

这时,外边早已煮好羊肉,人们吃肉的过程中又几次敬酒。过后,女方就要看男方带来的马匹,男方相陪并解释道;这是我们的老人花了七年的时间,用自己的双手揉好的笼头(指马)!女方满意则已,不满意时就说:这那里是揉了七年的笼头,不过是被雨淋得很硬的笼头而已!这样男方就必须回去另换一匹好马来。

3、纳礼

在订婚后不久,男方须向女方送一次彩礼叫“贺林”,彩礼的内容和名目很多,需用银元宝一锭(约五十两)、大畜五六头、羊三只。要给女方的母亲一头乳牛,以报答哺育女儿的奶水,给女方父亲一匹马,要给女方舅舅大畜一头,给女方的叔叔伯父牛一头。还要带一头空怀母牛杀吃。如果女方认为牲畜给少了,或对所送的牲畜不满意时,还要有一次“阿波拉必伊拉(ra)仁”(补缺)。

过去,半农半猎区最早的在七、八岁就订婚,到十七、八岁时,男方要给女方送礼。给女方的母亲一头乳牛,报答对女儿的育乳叫“姆海哈娄”;给女方父亲一匹马,叫“西鲁宝鲁”。由男方的兄弟们到女方送东西叫“好利尼拉鲁”,到女方家时说:我们是扎赉特边上来的,带来了够不上槽的几头猪(大猪),拿来

了笼头(马)。然后,把猪头供女方家的“吉亚西”(财神),拿一部分肉给做饭的人尝一口。在女方吃顿饭,女方“毛哄”的人都参加,男方的兄弟、嫂子、舅舅都参加,之后,男方向女方提出结婚的日子(要先请人看),并争得同意。①另外还要举行“木古日格”宴礼(磕头宴礼),需要几十斤酒和一口猪等。


“木古日格”宴是女方家办的喜宴,男方带着酒肉,在定好的吉日,由一名“胡达”(男方主婚人)和一名“胡图勒胡达”(赶车的主婚人)同新女婿到姑娘家设宴。娘家所有的近亲和好友都要来吃“木古日格”宴,认识新女婿。新女婿为来宾一一敬酒,下跪拜见。

过去,使鹿鄂温克人在订婚后,双方父亲商定男方送彩礼的日期、地点,一般除了酒和肉外,主要是驯鹿和灰鼠皮,也有送钱和布匹等东西的。


4、迎娶

结婚前的晚上,女方把近亲都请来举行宴席(宴席中所用的羊、酒等一般由男方提前送到),宴席叫“介绍女婿”。女婿要为各位长辈和兄长敬酒。宴席上前来的亲戚给将要出嫁的姑娘送礼物和祝福。送礼结束后,人们都怀着留恋姑娘的心情,快乐地跳起“阿罕拜”舞,唱起送姑娘的歌,直到天亮为止。


结婚那天,男方父母委派“突儒胡达”(也叫“达胡达”,男主婚人,多由叔叔担任,)、“杰胡达”(次男主婚人)和“突儒胡都古”(也叫“达胡都古”,女主婚人,多由姑姑担任,)、“杰胡都古”(次女主婚人),带领新郎和一些男女青年,用数辆“木拉日特日根”(带篷的勒勒车)形成迎亲车队,每车还有“库图勒胡达”(赶车的亲家),去女方家娶亲。但不能空手去,需带酒肉等礼物,叫“古个日布讷仁”。

过去,辉河地区这天男方应带一只羊和几十斤酒到女方家做客,并举行宴会,新女婿给岳父母及长辈敬酒磕头。女方宰一只羊招待,并给新郎换一身新衣,若是富裕人家,还送给新郎一匹马和全套鞍具。


使鹿鄂温克人在要到结婚日期时,男方的“乌力楞”不管距离有多远,一定要搬到和女方“乌力楞”约一里左右的地方,由男方“乌力楞”通向女方森林的两旁树皮用刀切刮,意味着给新郎开道,叫“奥克特牙,那给楞”。娶亲之日,新郎“乌力楞”的所有人都去女方家。由于受俄罗斯人东正教的影响,有一位老人拿着耶稣像走在最前头,其后是新郎,再后是新郎的父母和亲戚,最后是牵着驯鹿的人。女方也以同样的队形出来迎接。新郎新娘见面后先要吻耶稣像,然后互相拥抱接吻。到女方家,新郎新娘从男方送来的十只驯鹿中选出两只好的,各牵一只按太阳运行方向绕“仙人柱”三周。宴会后,再到外面唱歌跳舞。当晚,只留下新郎,在女方家过夜。

5、送亲

女方送姑娘前,找个美满幸福、子女满堂的妇女,为女儿分发,带头饰。姑娘出嫁时带四季穿的衣物和装衣物的篷车。

送亲时,女方父母都不去,也委派“突儒胡达、突儒胡都古、杰胡达、杰胡都古”等,还有“乌娜吉胡都古”(伴娘)、新娘的兄弟姐妹及一些近亲,但忌寡妇和孤身男人。

当双方接亲和送亲的队伍走到半路时,男方按预计的时间,派几名长者带着酒和食品,在半路上敬引路酒和迎亲酒。到了男方家,女方嫂子和“突儒胡都古”先进屋,把随嫁物品放在新人床上。这时,婆婆端着一碗牛奶迎出门,来让新媳妇喝口鲜奶,并领着新媳妇进屋。其他送亲的人在门口喝完两杯酒后才能进屋。进屋后,送亲的姑娘们围着新娘,坐到新人床上,这叫“达力仁”(意为不让别人看见)。这时,在“突儒胡达”的带领下双方相互敬烟,敬完烟,各自坐到自己的位置,意味着结婚酒宴的开始。

使鹿鄂温克人的新郎在第二天早晨要先回自己家,随后由女方家父母和“乌力楞”的人牵着十只驯鹿,去送亲。这时,男方的人们出来迎接,新郎新娘再度拥抱接吻,并吻耶稣像。在男方家举行酒宴,宴会后送亲的人都回去,新娘这时才算正式嫁给了新郎。

通古斯鄂温克人在结婚日以前女方父母准备陪送的衣服、用具,通知族人和亲友来参加送姑娘,由女方将姑娘送去。男方要派人在野外迎接,在野外向女方的来宾敬酒敬肉,双方都有“突儒胡达”和“突儒胡都古”。等女方的来宾进“乌儒格柱”后让座敬酒,并宣布某姓某男与某姓某女今天结婚成了夫妇,然后一同到包外宴席上吃喝。

6、举行婚礼

牧区鄂温克人在结婚典礼上要轮酒24次,每一轮酒都有它的礼仪内容。

男方“突儒胡达”宣布结婚典礼开始。轮酒仪式的程序是:

第一第二盅酒为接亲礼酒;

第三第四盅酒为敬茶、解渴礼酒;

第五第六盅酒为祭神酒;

第七第八盅酒为吃羊肉汤礼酒;

第九第十盅酒为赠送礼物酒;

这主要是男方向女方叔叔、舅舅、兄弟姐妹赠礼而敬酒,敬酒时说:

树有根,水有源,

人有祖,家有恩。

四季穿用,廿四套……

然后,让女方叔、舅、兄弟、姐妹每人穿上一套新衣服。

第十一第十二盅酒为全家族助兴酒;

敬此酒时说:

媳妇们满屋,儿女们满堂,

家族欢庆,父母喜笑颜开。

第十三第十四盅为敬祖神酒;

敬酒时说:

选好的喜日里,儿子成家立业,

祝他们美满,兴家发财,

畜群千万只,金银成堆。



                       来源:  中国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呼伦贝尔婚礼完全手册】之鄂温克族婚俗
【中华民族】—鄂温克族
说说嫁娶中你所不知道的秘密
敖鲁古雅人婚俗
新疆各少数民族婚俗 (3)
呼伦贝尔最纯净的草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