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篇纪实文学《抹亮心中那片绿色》第三章:大冰灾中的绿皮车
第三章:大冰灾中的绿皮车 
    在这场百年不遇的大冰灾中,列车晚点是很正常的事,列车正点几乎是不可能。大冰灾中的绿皮车在行进途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列车乘务员也经受住了前所未有,特殊环境下的特殊考验。我们下面不妨聚焦08大冰灾,还原当时的场景……
灾害面前看大爱
    合阜车队一组副车长朱文勇,是在自己客运工作第八年遇到全国那场罕见大冰灾,那时他是在东麻阜临客车队临四组担任列车值班员。他感受最深的是,在这里大冰灾面前,列车员表现出具有大爱。
  他清楚的记得,那天列车上有旅客3795人,其中重点旅客有865人。列车严重超员,超员率达将近200%。列车运行到赣州至九江区间受阻,无法继续前行。由于列车晚点,绿皮车内环境非常恶劣,车内食品严重短缺。当时,他们乘务组全体人员,二十多个小时没有休息。在那个特定场合,中心工作就是照顾好列车上旅客的日常生活。确保他们有水喝,不饿肚子,安抚旅客情绪。
  但是,列车时间摆停,导致旅客情绪激动,不仅对乘务员进行污骂,还争抢列车餐车上的食品。他们只有忍受着巨大的委屈,耐心的做好旅客的思想工作。由于补给供应不上,餐料短缺。列车上的工作人员,宁可自己不吃,也要把食品免费优先供应给重点旅客。他们自己饿着肚子,却将方便面、矿泉水首先分发给老人与小孩,并对弱势群体进行特殊关照……
这桶水来得真不容易
    铁道部火车头奖章获得者岳洪斌,当时他值乘的东莞至合肥的1020次列车,晚点长达28个小时。由于前方情况不明,且停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小站,车上严重缺水,断粮断菜,导致旅客情绪激动。
   他不顾天寒地冻,深一脚浅一脚,到处找水源,终于在几公里外的井里取到了水,回来时摔了好几个跟头。当他把“救命水”扛回车厢时,旅客感动得落泪了。漫天都是大雪,一路都是滑冰呵。这桶水来得真不容易呵。
   当时列车超员100%以上,他在人员十分拥挤的车厢里来回巡视,主动给大家做好解释安抚工作,并用自己的手机帮旅客发出了数十条信息,向旅客的家人报告平安消息……
工作量比平时多一倍
      东莞东至合肥1020/1019次二组厨师杨志文,他与笔者讲述:
  2008年大冰灾时,接班列车基本上都晚点,他们就要呆在段里等,不能随意走动。一般要等两三个小时。晚点时间长,本来下午三点钟的车,那天等到夜深一两点钟才开车。车在行进的途中,也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有时车子甩在某个小站,等十来个小时也说不定。
  那时他们为旅客供应饭菜,还带有政治任务性的。既要卖得便宜,还要绝对保证质量,不能出现任何差错。工作量比平时起码要多一倍。平时最多卖四五百份饭,在那半个月大冰灾的日子,他们最少也要送上四五百份饭。列车摆在小站动弹不得,旅客心情本来就焦躁不安,如果饭菜跟不上,秩序就会大乱。就出现过旅客情绪失控,砸烂车窗玻璃的情况……
红色电话
    2008年南方那场大冰灾,给列车长曾祥永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当时正是春运期间,铁路沿线不仅是厚厚的积雪,还有令人可怕的积冰。他们所面临的就是,列车随时都有可能在小站停摆若干个小时。
  那天他们出乘,列车开到离南昌不远的三江车站,摆了十多个小时。一个车站摆这么多小时,显然会引起许多麻烦。比如,非常敏感的,旅客喝水吃饭的问题等。根本解决的办法,就是要让火车能够往前开动。曾车长想将有关情况向上级领导汇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于是,曾车长来到车站值班室,这里有一部非常显眼的红色电话。这种专用电话最大的特点是不要拨号,拿起电话就直通南昌铁路局行调。当然,一般人是没有资格打这种电话的。有一个包保干部坐在值班室,他胸前挂着“春运工作组”的牌子。
   “领导,我是这趟车的列车长。我有情况要向你们局的行调汇报。你瞧,那么多旅客在滞留,而且这么长的时间,我怕出乱子。”
   包保领导感到事情重大,就让他去打红色电话。他拿起电话,就直接通南昌局行调了。他亮明自己的身份后,告诉对方:
   “为什么旁边的空调车可以动?我们这趟非空车不能动?我们的车现在急需要水,这个车站的水管讲冻坏了,偏偏还没有水。几千旅客呆在一个站这么久,好些人情绪都已经失控了。”
    行调听他汇报后,觉得事态严重。通过这边车站,将情况进一步了解清楚,就将他们这趟车放行了。
  没走多久,列车在前面那个三湾车站又停下了。南昌局行调就提前通知那里的站长,要他们为这趟车上矿泉水与方便面,补充旅客生活必需品。曾车长将乘务员全部叫下车,只留几个人看车,其余的人全部到车站,打开这里的水龙头,给餐车送水。餐车早就没有一滴水了。于是,大家就将盆呀桶或统统拿出来,赶快往餐车上送水。这个站不是给水站,没有专用的给水设备。餐车有了水,他们就赶快做饭菜,煮了一大桶稀饭,免费送给旅客吃,稳定他们的情绪。他们拿了五十件矿泉水上车,还有一百箱方便面。能够为几千旅客解燃眉之急了。    
  还好,在这个小站只停20多分钟,又继续往前开。曾车长又要求南昌局,能否车子进南昌站后,为他们上满水上满料。对方同意了。列车进南昌站后,他们备足了水与餐料,在这里只停了十五分钟,列车又继续前行。
  回想起这次大冰灾的遭遇,曾车长深深感到,是他打的那个“红色电话”产生了威力,引起了南昌铁路局对他们这趟绿皮车的高度关注。从而才有了下面车站给他们实质性的帮助……
  列车晚点30个小时
   邹志清与绿皮车的情缘从2003年10开始,在东莞东至阜阳1436/1435次列车上搞茶水员、列车员、安全员。2006年任副列车长。大冰灾那段日子,他记忆犹新——
   印象深的有一次,他值乘的1436次列车已经超员150%。从东莞东开出,在一个小站一停就是十五个小时。当时四周一片积雪与厚冰,好些碗口粗的树木都被压弯压倒,场景显得既凄凉又悲壮。列车滞留这么长的时间,由于他们大量做工作,旅客表示理解,默默承受着眼前发生的一切……
    第二天,列车好容易向前挪动了。没想到一过赣州,又在一个小站停下了。这一次,列车在这里摆了整整四个小时。车上没电没水,旅客的情绪变得焦躁起来。列车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不要说旅客,连他们自己都变得忧心忡忡,心神不安。这种情绪当然不能够表露出来,只能压在心底。从他们口中任何一句带负面影响的话,都会起到火上浇油,煽动旅客更大不满情绪的作用。在这种特殊环境下,为了顾全大局,列车长先做好车班列车员的思想工作,然后他们再共同去做好旅客的思想工作。同时,实实在在替他们解决具体困难,当务之急是列车无水,只有求助于车站。解决了水的问题后,紧接着在车站站台上,为旅客送饭送水,尽量将他们的焦躁情绪减少到最低。有些旅客还是情绪失控,奔到餐车抢吃了两锅的饭。他们却要极大限度的控制着自己的情绪。每到一个小站,他们还要充分利用停车的时间,替旅客送水送饭。旅客情绪激动的时候,他们送的饭菜,基本上都没收钱。
   第三天,列车在吉安至南昌区间一个名叫井冈山的小站又停下了。而且一摆又是三个小时。这一停,餐车就没有东西再送了,只剩下列车员自己要吃的东西了。这时,13号车厢一名旅客精神状态不好,他一边广播找医生,一边立即向13号车厢奔去。由于车厢旅客太多,费了好大的劲才挤进到那儿,到现场一瞧,那位旅客精神状态确实很不好,见人就打,破口就骂。于是,当机立断,将这名精神异常旅客请到餐车去,两位好心的旅客也站出来帮助,他们帮他将行李带上。到了餐车,这位精神患病旅客,竟将自己身上的钱,大把大把从身上拿出来,散给其他旅客。见此情景,邹志清赶快通知乘警过来,乘警收回这些钱,当着大家的面清点,共有七千八百元。然后,帮他将现金放好……
  列车终于到达阜阳,晚点30多个小时。
做好安抚工作
   当时,列车长范初开值乘的1020次列车,在风雪中一路艰难行进,不时摆放停车。从吉安至南昌不到一百公里,竟运行了大约十二个小时。
   他印象最深的是,列车开进丰城南站后,由于列车晚点太多,这里一停摆又是几个小时,加上旅客吃的喝的东西全部用完,在当地又得不到及时补给。许多旅客回家心切,困在无空调的绿皮车里饥寒交迫,他们的情绪便变得非常焦躁起来。发展到群体谩骂和围攻列车工作人员,有的甚至砸车门与车窗玻璃。
   关键时刻,党员范车长一边挺身而出,劝解行为过激的旅客,一边反复叮嘱全体乘务员,要保持克制、耐心,搞好巡视,做好细致的安抚与解释工作。
   旅客发泄了自己的不满情绪,并没有引起乘务员与他们的对抗。反而遇到的是列车员向他们不厌其烦的解释,与耐心细致的安抚工作。就好比拳头击打着沙子与面团上,矛盾没有激化,旅客情绪便安静下来了。一路上,他们对重点旅客给予照顾,并且随时与南昌局调或前方站取得联系,妥善做好旅客换乘以及中转、退票等工作。旅客一时之气,小的骚动可以理解,没有引出大的乱子,他们其中却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在那个大冰灾的春运里,几乎趟趟列车晚点,天天在冰雪中受阻,但列车始终在运行,成了当时南方人们出行唯一的交通工具。
   
    绿皮车时代感人脏腑的故事有很多,在那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乘务员还会遇到哪些重大事件?还会有哪些感天动地故事?他们又是怎样临危不乱,化险为夷的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年“春晚”如约而至
相逢
最强大的火车出行小百科
绿皮火车里15元盒饭的前世今生
那些年,绿皮车上的年味
坐绿皮小火车,领略沿线风土人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