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林凤青:一个被“遗忘”的画家
userphoto

2022.12.18 吉林

关注

林凤青:一个被“遗忘”的画家

来源:@艺术观察

林凤青(1939-2008)

1939年10月出生,

广东五华人。

1960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本科,

毕业后留校任教,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曾任教育系国画教研室主任,研究所导师,

擅长花鸟、山水、人物画。

代表作品有:《星岩静夜》、《古榕春晓》、《五岳独秀》、《猛志常在》、《锦绣年华》、《长卷工笔牡丹》、《鸣鹤》等,出版有《凤凰山牡丹集》、《林凤青作品选》。作品曾参加全国省、市及日本、美国、加拿大、澳洲、东南亚等国、港、澳、台等地区展出,并曾在新加坡举行个人作品展和在港、澳、台等地举行联展。1996年曾出访欧洲等地十二个国家,并在巴黎国际艺术城举办个人作品展。作品《星岩静夜》为北京人民大会堂收藏;《孙中山先生故居》为广东省政协收藏;《鹤》为美国前加州州务卿余江月桂收藏;《鸣鹤》为台湾行政院院长连战收藏;作品《锦绣年华》曾获台湾1994年“华夏艺术国际展”金奖。名字被北京中国中外文化研究会列入《中国当代名人录》(国际名人版)。1991年英国剑桥大学国际名人传记中心列为《国际知名人士》,传记被列入《国际知名人士大传记辞典》第二十二卷。

时光

会悄然而去

冲洗过往的一切痕迹

而文人的墨迹

依然存活于世间

有时

愈冲洗愈明亮

艺术

是一件比生命更长久的东西

是一扇通往自由时空的门户

下棋

43.5cm×45.4

纸本素描

1960

广州美术学院藏

下棋

42.3cm×47cm

纸本设色

1960

广州美术学院藏

◎五岳独秀

五岳独秀(局部)

五岳独秀(局部)

岳阳楼

90cm×180cm

纸本设色

岳阳楼(局部)

岳阳楼(局部)

◎家家花屏中

◎鹤

◎锦绣年华

◎牵牛花

◎虎虎

◎善举不迎人

◎荷花

◎兰花扇面

◎牡丹真国色

◎五德图

“无尘意境”

20世纪90年代初,林凤青老师从广州美院的工艺系调入广美的教育系,并担任国画教研室主任。我正好是在这个组,故与其共事过几年。

印象中凤青老师话并不多,但聪颖且有主见,在艺术上有自己的追求。他的造型基础非常好,笔墨把控能力强,擅长花鸟与山水。所画的作品画面完整,而且还特别注重细节刻画。所画的一些动物小品注重其动势以及结构的精准,下笔干净利落,画面清新亮丽。其用没骨法所画的飞鹤,给人印象很深,廖廖的几笔就抓住了各种姿势,且淡墨中的笔法与层次都能兼顾到,很受人喜爱。

他退休前几年似乎对佛学的兴趣比较大,买了不少这方面的书来研究,作画之余也经常打坐入定,平时交谈之中也会讲些禅修之类的话题。我想这正是他作品中能呈现出静寂、无尘意境的一个原因吧。

——张弘(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1987年与嘉应书画会会长杨奎章、李牧、刘济荣、林凤青等合影

“做人可以老实,但作画就不能老实”

林凤青老师是我父亲的同乡,也是我的老师。20世纪70年代,我父亲与他共住12栋教师集体宿舍楼(此楼现已消失)的首层,父的宿舍与他的家门相隔两间房距离,他们一直来往甚密。

20世纪80年代中叶,我读广州美院教育国画专业时,他带过我们国画班到韶关乐昌一带写生。与他同行,是一件相当开心的事情,他对研究人生“命理”非常感兴趣,常常成为我们路途中消闲的有趣话题。

林老师的性格明显有五华客家人的特性:率直、豪放。我常常会在广美的林荫小道上遇见他,有几回遇见,他可能发觉我平时做人和画画特别的老实,几次重复告劝我的话:做人可以老实,但作画就不能老实。这话让我一直不忘。

他的国画传统笔墨和造型能力非常强,无论山水,花鸟,人物写生无所不能,且有个人独到的笔墨探索。比如他会用纯墨韵表现鹤的形态,且韵味十足。他用大写意方式表达牡丹的雍容华贵的造型,用小写意描绘牡丹的枝叶,松紧相衬,美仑美奂。

——刘思东(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在一次广美画展上合影。左起:林凤青、于风、刘济荣、林风俗、杨之光、王玉𤤴、王博仁、罗宗海、陈振国

“言传身教、为人表率,和学生打成一片”

广州美院已故著名客籍教授林凤青老师,是一位德艺双馨、平易近人的艺术家、教育家。还记得当年我们班到开平长沙师范学校实习,就是林老师带的队。回想那一个多月林老师和我们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印象极深的是他言传身教、为人表率,和学生打成一片的美好画面。除安排好实习工作外,老师给同学们额外教授中国画课程,还亲切地传授强身健体的方法(林老师平时酷爱练功健身),跟我们下围棋、讲故事,有时还帮大家看面相(当然只是玩乐而已)。

尤其有件事,几十年后的今天,我仍然记忆犹新。当时我们这一届属于三、四制,即到了三年级,只有一半人可以留下继续学业(本科),另一半将作为专科生毕业。我们班有个同学已在本科班名单里,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已无法再坚持余下一年学业而准备主动提前毕业,林老师听闻此事后,当即表态由他来支持补贴这个同学的学杂费用......老师乐于助人的举动,真真是令人肃然起敬,深深感动了每一个人,我们都为有这样的好老师由衷地点赞!

——张志辉(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1990年6月,郭嘉(右)在广州美术学院林凤青教授画室合影

“深厚的传统笔墨功夫和精炼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

林教授诚画艺,笔耕勤奋,天道酬勤,他经过多年实践,创作了一套画斑马、白鹤、牡丹的技法。他用胶水调墨来表现斑马的特性,增强画面效果,加之造型准确、生动、使斑马善良温顺跃然纸上,象征友爱、美好、和平。白鹤、牡丹是画家常常来表现的题材,白鹤清新淡雅,意境深远;牡丹则画得千姿百态,生机盎然,楚楚动人艳而不俗,加之他在画上配诗题句,更具高雅,充分体现出其深厚的传统笔墨功夫和精炼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

——郭嘉(华夏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主席)

1991年,林凤青与王立在梅州挥毫

“画树要当作人来画”

凤青老师,给我的印象就是非常平易近人,很和蔼,因为他是我的同乡。在读美院时,就时不时会到他家去串门,把画拿给他看,给我指点。刚开始自己也很紧张,每次见他,他都很有耐心帮我看画,慢慢自己和他也就不陌生了,交流也变得多了,自己也随着年龄的增长,师生感情也慢慢增加。

凤青老师给我上课是大三,我分到了国画班,我读国画班也是他的建议,他总说中国人还是学国画好,中国人学西画,很难超越西方人,毕竟我们有五千年文化传统,让我最深刻的就是带我们到湖南、乐昌、三乡写生,那时是第一次山水写生,自己一点头绪都摸不着,对着景物无从下手。凤青老师看我们对山水都不懂,就耐心地教我们,耐心讲解,给我们示范。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画树要当作人来画,像舞蹈,他给我示范的画稿,我保存至今。看到老师的手稿,睹画思人,老师仿佛就在眼前。

毕业时,凤青老师又专门帮我联系单位,那时学校说所有毕业生,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最后他帮我联系到梅州嘉应大学,他还惊动了时任梅州市委书记徐丹华,后来我来到了深圳,他也经常来我单位仙湖植物园,有时还住在我家里,给我示范画牡丹,给我讲人生,未来,天文地理,无所不谈。凤青老师真是一个难得的好老师,好长辈,那么早就离开了我们,真的好可惜,他的人,他的画永远在我们心中。

——刘世敏(深圳画家)

20世纪90年代林凤青在梅州挥毫牡丹

“关爱每一名学生的进步”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在广美教育系学习,林凤青教授是该系的老师,印象中的林老师:“擅长山水、花鸟及工笔”,他的工笔牡丹画得特别棒。

凤青老师为人和善,诲人不倦,全身心做好美术教育工作,对学生请教专业上的问题有问不答,关爱每一名学生的进步。他对来自客家地区的美院学生有深厚的感情(乡情),热心帮扶。1987年本人在梅州举办个人画展,他特作国画《高鸣常向月,善舞不迎人》祝贺,鼓励我,所学专业要坚持,更好服务于社会。

——刁志坚(广东省金融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庭前花开

画语录

1、画面的“经营”。中国画家作画分为两大块,一是图式,二是笔墨;中国画把图式的完成称做“经营”,笔墨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图式更难。“经营”二字承载着画家的全部学养、修为和功力。

2、在“经营”画面时,应先把自我放进大千世界之中,再去自由编排,为想象留下空间,进而把画面的空间转化为平面而随意分割。知白守黑,阴阳向背,虚与实,聚与散,有开就有合,有放就有收。

3、在谈到中国画的功用问题,林老师认为中国画的功用不要讲得太复杂,应较为单纯,供人欣赏而已,欣赏中产生愉悦,唤起人们对生活的向往,对美的享受,对精神生活的慰藉和补充,仅此而已,说多了就是虚妄之词,就是讲大话。因为中国画承载不了太多其他的内容。

(深圳画家廖丹青根据课堂笔记整理)

◎虎子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宾礼书画家谢天强
甘谷有个“苟牡丹”
苟宵花鸟画作品欣赏
50多幅“牡丹”盛放高剑父纪念馆 “富不遗贵——刘思东笔下的牡丹”展览正在热展
著名画家栾禄璋《溢彩丹青伴鲁宁,翰墨香随乐勿安》
百年中国 典藏国画山水 (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