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十四节气令国人骄傲,但其实很多人连过年都没过清楚

其实,回答这个问题很简单,但是在说历法之前,应该先明确一些概念。

首先,我们现在所说的2022年2月5日,这个被认为是公历,所谓「公历」就是我们认为这是「公共」的,说白了就是国际统一的、大家认可的。

但咱们所谓的「公历」,来源于西方,所以其实他的准确称呼,或者说相对中国历法的称呼,应该叫「西历」。不然,凭什么就说西方的历法就是「公」的呢?这显然有崇洋媚外的感觉。这套历法,其实就是「西历」,只不过因为殖民统治、经济发展、宗教制度等等影响,使用的国家和地区较多而已。

所以,在很多华裔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台湾等地,也把公历、公元,也叫西历、西元。

在明白了「西历」这个名字的意思后,还需要弄明白一个概念,那就是「西历」是怎么计算的。

其实,如果你知道「西历」的另一个名字,就知道他是怎么来的了——西历原称基督纪元。没错,我们现在使用的公历、公元,其实都是为了纪念一个人,或者说是一个神,或者说是一个不知道存在不存在也不知道是神还是人的那么个先贤,那就是耶稣基督。

西历是由意大利医生、哲学家里利乌斯改过了儒略历而制成的一种历法。在1582年的时候,由罗马教皇的格里高利十三世予以批准实行,所以这套历法也叫做格里历。

格里历的算法具体如何,比较复杂,主要是依据数学来推演,也参考了行星运行的周期计算得来。具体大家可以自行去问度娘。但这里要说明的是,这套历法的根本其实是来源于基督教,历法的起点,也就是基督教里认为的耶稣基督的生日。

我们在学习历史的时候都知道,有公元前XXX年和公元后XXX年的说法,公元前和公元后是怎么区分的呢?其实就是以耶稣基督出生的那一年来计算,耶稣诞生之前的年份叫「主前」,耶稣诞生之后的年份叫「主后」。现代学者为了淡化宗教色彩以及让更多非基督教徒使用,将这套历法的用词改成了公元前和公元后。

所以,其实归根结底来说,影响现在我们每个人的日期,广泛应用于我们生活中的日期,其实都是按照耶稣基督的诞生来计算的。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国人心里就有点不舒服了,我又不是基督徒,为什么我要用你西方的历法?而且最关键的是,你拿耶稣基督的生日当做公元前后的划分,那么请问,耶稣基督是谁?他是何年何月何日生?

这个问题别说咱们回答不了,连基督教内部都存在严重的争议,目前来看,此前的计算可能还确实是错误的。因为耶稣出生的年份是推算出来的,而且推算的时候,还忘了考虑旧历法中的一些误差,所以导致耶稣出生的日期存在着不同的说法。最后,西方历法演算的时候,就将错就错,糊弄糊弄就过去了。

这么一个糊里糊涂的历法,怎么就成了全世界通用的纪年方式了呢?那还是因为殖民统治。

在殖民时代以前,西历即便在欧洲国家也只是应用于基督教国,后来随着殖民统治,才扩大到全世界。这其实是一种殖民文化的输出,但因为全世界都在用,结果就成了潜移默化的东西,大家都用习惯了,也就懒得改了。

中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西历的?答案是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当时孙中山领导开会决定中国废弃过去的旧历和皇帝年号纪年,而使用国际通行的西历。新中国成立之前的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使用国际社会上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公历和公元为历法和纪年。

在这里还要再说一些跟历法有关的东西。记得我们小时候,有时会听爷爷奶奶说「yang历年」、「阴历年」,于是在脑海中形成了「yang历年」就是1月1日,「阴历年」就是春节。后来想想其实这么理解是不对 。老人口中的「yang历年」,其实应该是「洋历年」,就跟过去老人说「洋火」、「洋枪」一个道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虽然西历也确实是阳历的一种,但中国自己也有阳历,而且中国的阳历比西历的阳历,更早,更准,更NB。

中国人的历法有多伟大,可能一说出来,国人就要把嘴巴变成一个大大的“O”型了。中国的历法不是阳历,也不是阴历,而是阴阳合历。听着就NB对不对。所谓阴阳合历,就是中国的老祖宗,或者说先贤们,通过观察日月星辰(太阳、月亮、星星)的运行,来合并起来计算历法。我们都知道,地球、太阳和月亮之间,有公转,也有自转,也就是说,中国的传统历法,是兼顾了地球公转和自转两种天体运行状态,相互矫正相互指引,比起西方那个不知道从何而来的耶稣基督,要科学多了。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拥有历法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历法从轩辕黄帝开始,所以也被称为黄帝纪年或轩辕纪年,简称「开元」

中国的历法到周代成熟,虽然历朝历代都有改革,但基本上是沿用了周历。中国的历法说起来更为复杂,因为这里面不仅仅有天文和数学,还有五运六气,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研究。简单来说,就是参考了日月星辰的运转周期。中国的古人发现,太阳主管四季更替,而随着四季更替一遍,万物生长一岁,这就是阳历。月亮的圆缺一次为15天,从缺到圆再到缺是30天,因此就是一月,十二个月的时间长度和四季更替一遍的时间长度恰好接近,所以这就是一年,这就是阴历。在这之间出现的差,经过整理校对后,也就有了闰月和闰年。

冬奥会上展现二十四节气,是一种用来测算农耕的时间节点,其实是属于阳历的一种。尽管早期的二十四节气是按照北斗七星的方位运转来测算的,但后来经过对太阳运转规律的观察,发现了二者之间的高度重合,事实上,北斗的运转也是因为地球公转有关,于是重新调整为按照太阳运动轨迹测算,也就是将一岁分为四时,一时为三个月,一月为两个节气,二十四节气就是将一年中太阳在天上的路径分成24等份,每15°一份,每个节气的度数均等而时间不均等。

二十四节气就是按照日出日落的时间和角度来计算出来的。二十四节气中有夏至和冬至,这两天分别代表了昼最长和昼最短。按照中国的传统说法就是阳气由盛转衰和阳气由弱到强的转折点,一岁则始于立春,终于大寒。这些又跟中国易理的五运六气有关,由此与医学、农学等产生联系。

把一岁划分为二十四份,只能算作一岁而不能计算日期,在此基础上就将阴历融合进来。月圆的时候为十五,月缺的时候为初一。由此也就有了十二个月的初一到十五,十五到初一。这样十二个月加起来就是一年。

那么这么看来,我们日常所说的「过年」「守岁」等词语,及一些民俗算法,其实很多时候都被我们自己用乱了。

阳历二十四节气转一圈为一岁,所以一岁的开始是立春,「阳历」新年应该是立春这一天,「守岁」守的应该是立春前一天的晚上,守前一岁。

阴历月亮圆缺十二次为一年,所以一年的开始是正月初一,「阴历」新年应该是正月初一这天,「除夕」除的是阴历年出来的怪物「夕」。

那么十二生肖是如何进入到历法里的呢?是属于阳历还是阴历呢?我们中国的阴阳合历,表现出来其实就是干支历,也就是天干地支纪年法。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代表,表示的是空间,五气规律则是十天干的代表,表示的是时间。空间即是将天按照太阳运转的规律分为十二宫,对应二十八星宿。所以,十二生肖是属于阳历。而且,生肖是与人的生辰有关,也就是纪岁的方法,因此也可以看出是跟阳历有关。

由此,生肖属相是从阳历的始终来计算的。过了立春,才是新的一个生肖属相的开始,而不是过了春节除夕那一天。

但在日常生活中,现代人经常会以为,过了春节就是新的生肖。很多人可能以为,今年正月初一开始生下来的小宝宝就属虎。其实这是错的。我们借助第三方的西历来计算的话,出生于2022年2月1日至3日(正月初一至初三)的宝宝,仍然属牛,而只有出生于2022年2月4日(正月初四,立春)这一天以后的宝宝才属虎,虎这个属相也就一直延续到2023年的2月3日(正月十三),再过了2月4日立春,这天就属兔了。

图片来自网络

除了生肖属相容易弄错之外,现在很多人,会把春节都弄错。我们有时候经常听到「2022年春节」的说法,这是一种典型的「中西合璧」,这种说法是不存在的。前面已经说了,2022年是西元纪年,春节是阴历纪年,怎么会有这个说法呢?

严格意义上来说,连「虎年春节」的说法都不对,因为「虎年」是从立春开始的,立春还没到,就不是「虎年」,而且,春节是阴历,跟「虎年」的阳历,又弄混了。怎么表述春节是哪年为好呢?可以说是「壬寅年春节」。因为壬寅是干支历纪年法,就包括了阳历也包括了阴历。

但问题又来了,天干地支纪年是六十年一循环,那六十年以后再次出现同样的干支怎么办,这不是容易搞混了吗?所以,这就会引入黄帝纪年法,也就是从轩辕黄帝出生的那年来计算。但这又跟耶稣基督的诞生年份来计算差不多了。因此为了更方便一些,就用帝王的国号纪年,反正帝王是代表天,是天子,天子说是什么年号,就是什么年。

因此,中国古代纪年是用「泰康XX年」「贞观XX年」「天启XX年」来算,而日期还是按照干支历还计算。这种方式一直沿用到民国,所以在民国时候,还在使用「民国XX年」。

事实上,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中国古代对于「春节」来说并不是那么重视。为什么?原因很简单,有阳历新年不过,谁会去过阴历新年?中国向来有「天无二日,民无二主」的说法。中国人崇尚天,崇尚阳,当然要重视阳历年,怎么可能会重视阴历年。

所以,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节日就是立春,也就是阳历新年。立春这一天,除了现在保留下来的吃春饼、打春牛的民俗之外,连皇家也是非常重视,这一天皇家会张灯结彩,同时皇帝要行籍田礼,要祈祷风调雨顺,还要自己亲自下地干活,给臣民做榜样。

除了立春之外,中国古代第二重要的节日也不是春节,而是冬至。前面说了,冬至是阴气最弱阳气初生之时,这一天从五运六气的角度来说非常重要。因此,家家户户都要举行祭拜,皇帝也不例外,这一天皇家要举行祭拜大典,点火焚香,驱鬼祈福,让阴气早日散去,阳气越来越旺。

而春节,真正开始成为举国同庆的节日,是从袁世凯担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开始的。前面提到孙中山废弃了中国旧历实行公元纪年,倡导中国人过「洋历」新年的1月1日,这引起了民众的普遍不满。因为过新年还好,但过「十五」的时候,月亮根本就不圆。老百姓对此怨声载道。

袁世凯夺取辛亥革命果实后,也算是做了一件「顺应民意」的事情,就是让民众过中国的传统节日。当时内务总长给袁世凯呈上来的报告说,中国应过四时令节,即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四时令节均应放假。但袁世凯认为,端午等节日是汉族节日,与全国「五族共和」的政治口号不匹配,所以只批准了春节放假,于是就有了「春节」的概念。

自此,中国人就只过阴历新年。而老祖宗真正重视的阳历节日立春和冬至,都被逐渐忘记。只不过,过年过阴历新年,生活用洋历表现,生肖又是用阳历计算,最后搞得中国老百姓自己也有些晕头转向。阴历?阳历?洋历?到底该怎么算?

所以,近些年来,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尤其是中国领导人提出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的号召后,有学者认为,中国应该在使用西历纪年的同时,恢复阴阳合历的干支纪年,就像恢复清明节、端午节的假期一样,重视立春、冬至等传统节日。还有专家建议,可以在使用西历与黄帝纪年并列的方式,或者使用西历与国号纪年并行的方式,即:西元2022年2月5日、开元4719年正月初五,共和国73年壬寅年正月初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过年想起说说:阴历、阳历、阴阳历?(附?诗一首)
新年还没开始呢,谨慎啊!
子休;立春之日才是兔年开始
其实,2016年不全是丙申年您知道吗?
冬至、立春、春节,哪个才是岁首?生肖属相又从何时算起?
农历并不是阴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