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磅!中办国办发文改革乡村医疗,医疗基建、药品需求大爆发

这份文件是《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直指基层医疗。上次中办国办联合发布关于医药的文件,还要追溯到2017年的“国36条”,针对的是创新药械。

在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公布后不久,中办国办发文推进乡村医疗,话里话外都明确:要重新确立乡村医疗的地位。

2020年疫情以来,基层医疗尤其是乡村医疗体系在抗疫工作中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1月30日,国家卫健委基层卫生健康司监察专员傅卫就指出:坚守在农村地区的440万基层医务人员保障了农村疫情的平稳渡峰。

“赤脚医生打赢逆风局”的另一面是,疫情让基层医疗、农村医疗的短板更加明显地暴露出来:医疗队伍不稳定、报酬低、医疗环境差、医保保障程度有限等问题,始终是影响“全民健康”的因素。

中办国办的文件,正是从顶层设计上试图彻底扭转乡村医疗的困境,真正把优质的医疗服务覆盖到每一个人。而这个过程中孕育的医药产业机会,是所有行业参与者都需要关注的。

医疗基建市场扩容

《意见》中首次提到,要同步提升乡镇卫生院和县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

对于县医院的要求是:因地制宜,先立后破,力争常住人口超过5万人或服务半径大的县至少有1所县级医院(包含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水平。

在国家的医疗机构规范中,二甲医院拥有100张以上500家以下床位,并能承担CT、X线、血常规、尿常规、传染病四项、肝功能肾功能甚至癌症指标等常规检查的职能。

中国共有2800多个县级行政单位。2021年11月,国家卫健委曾印发的《“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年)》,明确到2025年全国至少1000家县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水平。

结合此次《意见》,未来全国县医院基本面貌将是:1000家医院在三级以上,其余都要达到二甲水平。

不仅如此,《意见》还对乡镇卫生院提出了要求:对于常住人口较多、区域面积较大、县城不在县域中心、县级医院服务覆盖能力不足的县,可以在县城之外选建1至2个中心乡镇卫生院,使其基本达到县级医院服务水平。

对非中心的乡镇卫生院,《意见》也有很高的要求。《意见》提出,在有条件的乡镇中心卫生院建立标准化的发热门诊,配备负压救护车,一般乡镇卫生院建立标准化的发热诊室。

乡镇卫生院向县级医院看齐、县医院全面达到二甲,这意味着医疗设备的大幅扩容。例如急诊急救、外科服务、传染疾病预防等都需要加大投入,对呼吸机、心电图机等供氧、监护、抢救设备的需求显然会有很大的增加。

另外,《意见》要求县医院要提高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危急重症抢救等医疗服务能力。这基本确定了今后只要不是疑难杂症、复杂疾病,基层医疗需求都要在县一级得到满足。《意见》中同样给出了医共体建设的具体要求,并在编制使用、人员招聘、绩效考核、收入分配方面给予医共体更多的自主权。

县或以下医疗机构将成为今后基层医疗服务的主要提供者,这是此次《意见》给出的最明确信号。

基层用药提升

基层医疗市场的总量相当可观,但由于乡镇卫生院等质量参差不齐,较为分散,过去医药这一块很少有大药企布局。即便部分外企投入了很多精力,但整体上收效也不高。

一方面药企的基层市场份额一直提升不上去,另一方面基层医疗机构用药短缺,这一矛盾无法完全化解。基层医护人员的医疗服务能力是最大的瓶颈。

截至2021年11月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为104.4万个,其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9万个,远超全国药店数量。但眼下基层医生的数量正在缩减,基层医生流失、医疗资源弱化,基层医药市场也跟着萎缩。

《意见》将基层、尤其农村和社区的人才队伍建设摆在了重要位置。

县级及以下的医疗机构是中国医疗体系的神经末梢,大多数受过一定教育的医生、医学生不愿意留在基层。为了争取他们,《意见》给出的方案是:扩大农村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规模,尤其是全科、儿科、口腔科等紧缺医学人才,给予医学专业高校毕业生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补偿,对县乡医疗卫生机构公开招聘实施倾斜政策。

同时,在薪酬、编制等方面开出高条件,《意见》中特别提到,“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等。

《意见》也考虑到了基层医生的编制问题,提出探索县域医疗卫生人才一体化管理,实行“县管乡用、乡聘村用”,从而实现人才的县乡村流动:县里的医务人员可以定期派驻到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连续工作满15年的,也能定向聘用至县里的岗位。

引进之外,对现有的乡村医生队伍也要提高。《意见》提出,乡村医生要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化,到2025年,乡村医生中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比例提高到45%左右。考取执照的乡村医师,将纳入乡镇卫生院的职称评聘。

基层医生的层次提升,才会带来基层用药水平的提升。在医疗保障方面,目前的政策口径是:年度新增医保基金重点向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倾斜,逐步提高县域内医保基金用于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的比例,并在医保中增设农村地区适宜的卫生服务项目。

一系列政策的背后,是在鼓励医药企业将好的产品推广到基层,提高全民的医疗水平。这一重大变化,可能彻底改变不少药企的药品销售结构。

撰稿 | 李傲

编辑|江芸 贾亭

运营 | 曦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40年,从“赤脚医生”到“家庭医生”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如何达到''及格线''?
六部门:今年底全面消除乡村医卫机构和人员空白点
人大发布:乡村医生待遇低、用药难,有对策了!|医疗机构|卫生院|卫生室|医疗卫生机构
关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全县乡镇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