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推进乡村振兴,“六种思想”要不得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三农观察日记#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13日发布了,文件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振兴,核心就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六种思想”要不得:

第一,克服脱离实际的思想。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设施建设欠账相对较多的局面,是历史长期积累形成的,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更不是头脑一热上几个项目就能解决的。尤其是各地发展还不均衡,县与县,乡与乡,村与村之间都有差距。条件不一样,起点就不同,必然进程有快慢。基础好的地方,标准要高,速度要快。而对于基础差的地方,不能急于求成赶进度,更不能人为操作“垒大户”,让别人看着好,学不了。

第二,克服短期行为的思想。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任务,是一个历史过程,想在短时间内彻底改变农村面貌是不现实的。有的农民反映,目前一些地方基层干部急于求成,想“一口吃个胖子”,一些地方的乡村振兴规划过于超前,这样势必会导致一些短期行为。要坚持积极稳妥,又切实可行的原则,在目标的确定上,决不能制定“够不着”的“空中楼阁”目标,要制定“翘脚”就能实现的目标。如果贪大求全,贪大求洋,缺少财力支撑,搞成“半截子工程”,不仅劳民伤财,带来的负面影响更是短时间内消除不了的。

第三,克服搞政绩工程的思想。有些农民反映,现在农民有“五怕”:一怕敛钱,二怕强迫,三怕折腾,四怕政绩工程,五怕脱离实际。要做到施惠于民,就要坚持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水、电、路、教、医、保等问题入手,给群众带来实惠。决不允许做与农民戗茬儿的事情,决不允许做图虚名、招实害的事情,决不允许做通过加重农民负担和增加乡村债务搞建设的事情。

第四,克服行政命令的思想。有些基层干部反映,农村基层工作不好开展。这里有群众集体意识淡漠的原因,更重要的是部分基层干部素质不高,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办事不公、偏亲好友,搞一言堂,在群众中没有威信,群众信不过,甚至与干部有对立情绪。因此,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要尊重农民意愿,决不能搞所谓的“上面层层加码,'码’到成功”的那一套,对农民有利并且农民盼望和赞成的事要雷厉风行地干,对农民有利但多数农民暂时不理解不想办或不赞成的事待时机成熟、思想统一后再干,有损农民利益,农民反对的事坚决不干,决不许搞强迫命令,让农民有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

第五,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当前突出的问题就是基层干部群众有等靠要思想。有的地方不同程度存在着“上面热、下面冷”、“干部干、农民看”的问题。促进乡村振兴,政府是主导,农民是主体,要多方参与。实践证明,凡是积极想办法、谋出路,不消极等待,不一味指望上边的地方,都已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要从花钱少、见效快的项目入手进行建设,从实效上激励农民发挥主体作用。

第六,克服无所作为的思想。群众常说:“给钱给物不如选个好支部,这人那人不如有个好带头人”。基层组织作用发挥的好坏,乡村干部的德能如何,关系到乡村振兴的成败。一些村“两委”作用发挥的不明显,很难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依法办事能力、特别是处理新发矛盾的能力不高,少数村干部工作方法简单,作风粗暴,积怨增多,形成隐患。基层干部要切实转变作风,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做好一家一户干不了、干不好的事,为农民发展经济创造条件。要落实好“村村大学生计划”,有计划、有步骤选派大学生到村里任职,逐步更新村级干部的知识结构,造就一支较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

不知道道大家怎么看,欢迎表达您的观点。

—————————————

解读身边实事 洞察世间百态

@小崔新视角 谢谢您的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乡村振兴基层干部所具备的要素
乡村振兴关键要靠农民干
乡村振兴选派第一书记要“对味”
当好基层的“知心人”、“百事通”、“领头雁”
构建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
基层党员干部要吹响投身乡村振兴的“先锋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