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怕腊月初一是晴天”,今日腊月初一,晴天有啥好怕的?
userphoto

2024.01.11 山西

关注

今天是腊月初一,是农历最后一个月的第一天,也是十二月的朔日,还是南方部分地区的咬灾节。

在过去民间,还有“腊月初一蹦一蹦,全家老小不得病”的民谚,据说这样可以消灾避难,预示着年终岁末的来临,辞旧迎新又开始了。

另外,过去在腊月初一“咬灾节”这天,人们会吃一些象征吉祥的食物来祈求平安和顺利。比如,有些地方这天吃汤圆和年糕,还有的地方有炒豆子的习俗,民间称为“炒豆节”。

总之,腊月初一的一些民间习俗,反映了古代老百姓期盼“咬去灾病,咬去小人,祈求一年安康顺利”的美好愿景。

今年的腊月初一,正逢“三九”期间,按时节来说,应该到了一年当中最寒冷的时候。不过,从预报上来看,今年的腊月有些偏暖,暖如三四月份。

从预报上来看,虽然冷空气频繁来袭,但强度都不大,难以改变偏暖的局势,大回暖就要开始了。

天气暖和,自然晴天就会比较多,那么,腊月初一这天晴天有啥说法呢?在过去民间有“最怕腊月初一是晴天”的讲法,什么意思呢?腊月初一晴天有啥好怕的呢?下面看看老祖宗留下的农谚是怎么说的!

一、腊月初一晴,新坟遍地起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腊月初一这天是晴天的话,就预示来年的庄稼可能会受天气的影响出现减产的情况,人们生活困苦。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腊月初一这天天气晴朗,则预示当年的冬天暖和,是个暖冬,而暖冬往往预示着来年有可能发生“倒春寒”的天气。

倒春寒会造成返青或拔节生长阶段的冬小麦出现冻害,以及早春已经播种、尚未出土的棉花、水稻等喜温农作物烂种死苗,已经出土的幼苗被大量冻死。并且,还会造成开花授粉期的果树大面积烂秧、开花坐果率降低等。

古代是农业社会,主要生活来源就是靠种地。如果,作物出现欠收,人们生活就会困苦。因此,有了“腊月初一晴,新坟遍地起”的说法。

二、腊月初一日头大,旱到来年三月底

这句农谚不难理解,大意是说,如果腊月初一这天天气晴朗,比较暖和的话,则预示当年接下来将以晴天干旱为主,这种干旱的情况会一直持续到来年三月底。

三、腊月初一晴,清明冷飕飕

这句农谚大意是说,如果腊月初一这天,天气晴朗,比较暖和的话,则预示来年清明时会相对寒冷,说明来了倒春寒的天气。

为什么说“最怕腊月初一是晴天”呢?

因为,从上面的农谚来看,腊月初一这天是晴天的话,往往预示当年的冬天偏暖,是个暖冬。暖冬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是有一定危害,主要体现以下一些方面。

种地的人都知道,冬天偏暖,来年的病虫害就会较多。因为,暖冬能使土壤中和秸秆上病菌和虫卵越冬滋生,降低害虫越冬死亡率,增加冬后菌源和虫源基数。

这个可不是瞎说的,有相关统计表明,出现暖冬的年份,冬中害虫存活率可达常年的1~2倍,冬后虫源基数可达常年的2倍以上。并且,暖冬还将导致病虫害发生期、迁入期、危害期提前,发生面积扩大,危害作物,给农民带来损失。

因此,有了“最怕腊月初一是晴天”的说法,因为,腊月初一这天是晴天往往预示当年的冬天是暖冬。

当然,农谚也是有一定地域性的,全国这么多地区不能一概而论!笼统的来看就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雪已至!今冬冷不冷?大雪天气早知道,有何说法?农谚里找答案
农村俗语:“不怕重阳十三雨,就怕立冬一日晴”,立冬为啥怕晴天
天气预报:2022年春节会出现极寒天气?三九天能预兆,看农谚咋说
“最怕冬至是晴天”,明日冬至,冬至晴有啥预兆?
今冬数九表来了!什么时候入九?春节冷不冷,年景如何?答案来了
今年暖冬?老人说“冬冷不冷,大雪早看天”,看老祖宗的农谚咋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