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文七年级教科书编写说明之主要特点

(一)双线组元,既发挥育人功能,又照顾到语文能力的培养

新编教科书努力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不刻意突出人文性或工具性,也不把两者割裂开来,因此采取人文主题和阅读能力培养双线组元的方式。

语文教材以“人文主题”组织单元,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有利于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增强公民意识和责任感,对社会、对他人富有爱心;让学生亲近、关爱自然,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学生自我了解,肯定自我价值,发展兴趣与专长。总之,有利于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但纯以人文主题组元,往往忽视语文课程内在的逻辑性,呈现出课程内容的无序性,无法体现教材循序渐进的难易序列,最终无助于学生培养全面的语文素养。因此,我们选取能力培养这条线索与人文主题相配合,既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又能使学生减少语文学习的盲目性,切实掌握一些阅读策略,循序渐进地培养其必备的语文能力,促进其整体素质的发展。

双线组元的方式可能会带来两条线索互相掣肘的情形,对此编写时也做了有针对性的处理,力求保证两条线索的协调配合,统筹兼顾。七年级是九年义务教育“七—九年级”学段的起始阶段,基于该年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我们选择的单元主题都是一些感性的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并不涉及高深的人文话题,诸如四季美景、至爱亲情、学习生活、动物与人、凡人小事之类的主题,均取自学生身边,学生都有切身的体验。据此选择的课文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可读性,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在保证阅读策略的各个点均衡排布、体现循序渐进原则的前提下,我们会根据单元课文的共同特点,设定相应的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点。比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人文主题是“四季美景”,所选4篇课文,均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物,抒发了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充满诗情画意的文章,最适合朗读。所以我们将阅读策略定位于朗读,试图引导学生通过调配语气和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汉语之美。可以说人文主题和能力培养做到了协调配合。

(二)保持选文经典性的同时,下大力度开发新选文

课标要求:“教材选文要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各种类别配置适当,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要重视开发高质量的新课文。”

据此,本套教材将经典性作为选文的重要标准。选文以经典为主,可以使学生打破时空的界限,与文学、思想大师进行心灵的沟通、生命的对话,以便学生在生命与语文学习的起点就占据精神和语文的制高点,为终身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比如,七年级教材所选的《春》《济南的冬天》《散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纪念白求恩》《猫》《背影》《最后一课》等,都是经典篇目,久经教学的考验。这些作品是多民族、多国家、多地区的,是不同思想、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它们不只是作为语言运用的范例,更主要是学生与古今中外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对话的桥梁。通过这座桥梁,使学生突破原先狭小的心灵圈子,放眼国际多元文化的天光云影,领略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和灿烂的现代文明的风采,同时从作品中感受伟大心灵的搏动,领悟言语世界的奥秘,提高语文水平和提升精神境界。

经典文章需要经过时间的淘沥,虽然其传达的人文精神并不过时,但时代可能与学生有些距离。为此,本套教材也特别注重时代性,下大力气开发了一批富有时代气息的高质量的新课文。像七年级上册所选的《植树的牧羊人》,赞颂了一个默默植树的心灵高贵的牧羊人,在全球环境恶化的今天,牧羊人以一己之力改善一个区域环境的精神,有着很强的时代意义。再如七年级下册的《带上她的眼睛》,是当代科幻大家刘慈欣的名作,编写组专门请他本人适应教材的篇幅做了改写,文字优美,内容感人。初步统计,新课文开发量占全部课文的30%以上。如果再加上“课外古诗词诵读”栏目新选的古诗词、练习中提供的课外阅读篇目,比例会更高。以下是七年级教材各单元新课文开发情况:

(三)作业系统设计层次丰富,题型灵活

新编教材丰富了作业系统的层次,每个教读课文文前有“预习”,文后有“思考探究”“积累拓展”“读读写写”。“思考探究”题,重在引导学生通过一些练习,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情感,思考作品主题,解决疑难问题。“积累拓展”题,又分“积累”题和“拓展”题,前者重在品味语句,积累文笔精华;后者侧重拓展延伸,或仿写、续写、改写,或课外实践,或讨论话题,或比较阅读。“读读写写”中提供本课要求掌握的词语(有些词语当中有要求掌握的生字)。

这样的作业系统贯穿整套教科书始终,从课前预习到课后练习,从课内到课外,从课文理解到语言积累,再到课外拓展,多层次,多途径,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配合课文的精读,培养和建构学生综合的语文素养。

从题型上看,本套教材作业系统的设计思路更为灵活,富于变化,避免单调。以往教材的课后习题忽视学生感性思维的培养和运用,要求学生调动抽象思维,进行分析、概括、归纳的题目较多。本套教材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设计了相当多的题目,调动学生的感性思维,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去说出自己的感觉。比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各篇课文中几乎都有这样的题目:

(四)写作教材强调一课一得,并增强活动性和指导性

首先,写作教材各专题的选择力求细分,使学生能一课一得,避免笼统和大而无当。比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会记事”,旨在培养学生的叙事能力,可讲的点很多,教材并没有面面俱到,全面论述,而是选择了两个点指导学生:一个是事情要写清楚、写明白,一个是要写出感情。这两个要求并不高深,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按照教材要求去做,学生至少能做到一课一得。

其次,写作专题的设计强调调动学生兴趣。比如七上第一单元的写作,题目是“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其实就是一节“激趣”课,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到写作即生活,从第一次写作开始就要丢开畏难情绪,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二是写作指导中穿插一些小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激发写作的灵感。比如七上第一单元中我们设计了一个小活动,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一些习焉不察的事情,像妈妈是如何在忙忙碌碌中度过一天的,爸爸每天到家后第一件事做什么等。这些细节,很多学生可能真的想不出,他就会到生活中去有意识观察,无形之中提升了他的观察能力,也可能帮他找到了一个写作的素材。三是写作实践中片段写作和整篇写作结合,前者往往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类似于热身,利于学生更好进入写作状态。比如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写作“发挥联想与想象”第一题设计了一个小活动,饶有趣味,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的意识:

  故事接龙。小组同学围坐一圈,由第一个同学开始写一句话作为故事的开头,比如:“那一天,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其他同学依次写下去。

再次,注意与课文的照应和配合。写作教材的编写注意读写结合,学以致用,在“写作指导”中,经常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课文,从课文中寻找写作的指引。

最后,写作实践加强了指导性。每课的“写作实践”题下都设计有“提示”,短的三两条,长的四五条,旨在帮助学生审题,打开写作思路,并提出方法建议。比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写作“思路要清晰”第二题的“提示”:

  1. 文章强调的是“回家晚了”。为什么这天回家晚了?往常是怎样的情况?这天回家前遇到了什么事?回家后又发生了什么?你的心里有怎样的感受?

  2.记叙事情时,思路要清晰。可以用顺叙,先写自己遇到的事情,再写回家晚了的结果;也可以用倒叙,先写回家晚了的结果,再交代之前发生的事情。

  3.立意不同,写作的重点也会有所不同。如果要强调导致“回家晚了”的原因,则回家后的情况可略写甚至不写;如果要强调“回家晚了”的后果,则原因可以略写。

这个“提示”较为详尽,既帮助学生将话题展开,提示写作的内容,又附有简要的写作提示,可以说给了学生写作足够的辅助。

(五)综合性学习更有语文性,更富操作性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综合性学习是与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相并列的一个项目,自新课改以来,成为语文教材不可或缺的一个板块。它体现为一种学习方式,表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读写听说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沟通、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以其开放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喜爱。

本套教材的综合性学习,缩减了活动数量,每册书仅安排3个,使学生有充分活动的时间;目标设定上,由过去宽泛的打通课堂内外、沟通各学科内容,限制为学习传统文化、语文生活和综合实践三个方面。

更重要的是,我们改变了综合性学习的设计思路。过去的综合性学习,教材重在提供学习内容和大致方式;活动交由学生自主选择,自行设计,教材并不关注过程。带来的结果就是有些活动天马行空,大而不当,缺乏可操作性;或者每个子活动,各组各行其是,采取不同的活动方式,教师很难协调统一。本套教材把大多数综合性学习整合成一个大的活动贯穿始终,在此基础上分出活动步骤,条分缕析。实施中,学生分组,以辅助活动形式分步骤实施,完成各自任务,最终归结到主要活动中来。

在行文上,则给出活动的具体建议。比如七年级上册第二个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主要活动是组织成立文学社团,分为三步骤实施: (1)读书写作交流会; (2)布置读书角;(3)创立班刊。在第一个步骤,教材给出了详尽的活动建议,包括筹备工作的具体事项、筹建小组的分工等内容,活动时,学生只需要根据自己拟成立社团的实际情况,将工作具体化或增补遗漏事项即可。可以说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大为加强。

此外,在综合性学习中引入多种文本的阅读,也是教材的一个创新点。这主要在“综合实践”类活动中的“资料夹”中体现。比如七上《少年正是读书时》,设计初衷是让学生反思自己的阅读情况,讨论当下阅读中的问题及应采取的策略。教材附了三个文本,要求活动过程中作为参照。资料一、资料二是非连续性文本,资料三是两则连续性文本。资料一,提供了近六年来国民阅读调查的相关指标,主要是国民阅读率指标和阅读量指标,旨在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图表数据,并能对照指标,反思自己的阅读情况;资料二,提供了一份个人阅读状况调查问卷,要求学生填写问卷,了解自己的阅读状况,总结经验,发现不足;资料三,提供了两篇名家谈读书的文章,要求学生在讨论读书方法、读书习惯的过程中进行借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统编七年级《语文》教科书责任编辑解析新教材四大理念、五大特点
语文|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3篇)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一)——阅读编排解析与教学建议
培训讲义 | 何致文: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介绍及教学注意的问题
统编教材专家柳琏:一年级课文层级序列与教学指要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特点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