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她不留孩子做上海的精英,而去德国做普通孩子?

三川写在前面:

 

是不是世界上所有人都希望孩子成为精英?在我的上海朋友枭帆那里的答案是未必。


她和德国先生在上海相识并生育了一双混血儿女,儿子四岁半时,他们毅然决定要回德国生活。

 

“我老公当初坚持回德国,真正打动我的只有一个理由,他说我们不需要养两个在上海处处被人围观的孩子,他们俩需要回到德国好好扎根,孩子的成长可以有很多环境变换,但在他们幼年,父母一定得负责提供给他们安心的扎根环境!”

 

尽管每个月都会因公事往返中国,他们一家还是搬回了德国小城雷根斯堡,做扎扎实实的普通人。而枭帆也因为写作德国教育系列文章疗愈了自己在异国的产后抑郁症,并成为新浪教育名博。


一晃在德国生活了7年,枭帆说迄今没有一天后悔这个选择,今天两个孩子自信阳光,开朗聪慧,有很多好朋友,他们安心而愉悦的样子,就应该是孩子的美好样子!


本文是童书妈妈精心编辑的德国家庭养育精彩分享,在文章中你可以看见德国家庭如何把孩子养育得文明有礼内心强大能力优异的,这些具体做法非常值得中国家庭学习和借鉴。

文/枭帆    编辑/Yonglinger


随丈夫去德国定居时,儿子阿迪4岁,女儿2岁。如今,看着他们跌跌撞撞,从敏感、慢热的孩子走向阳光自信,勇敢独立,我从心里为他们感到骄傲。于他们,是从面对陌生环境的惶惑、不安走向融入、自如,而我,也在陪伴他们的过程中收获成长。


我是70年代的人,熟悉父母那一辈的养育方式,自己的骨子里也莫不留下“中国式育儿”的痕迹。而在德国养大一双儿女的这些年,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带给我冲击,也同时带给我思考。


来说说那些给我印象最深,最有启发的德国养育经验吧。

  


从每天“正确道别”开始


▲ 和孩子开心道别,开始一天的好心情。


德语的“vielspaß”直译是“玩得开心”。3岁孩子可以对奶奶说玩得开心,老师对学生说玩得开心,警察检查完驾照后知道你要去度假也会说玩得开心,当然这更是妈妈对孩子说得最多的。每天早上,学校门口都看得到家长和孩子拥抱、吻别。妈妈说“我爱你,玩得开心!”孩子回答说我也爱妈妈,谢谢,再见。然后孩子带着笑脸去学校,妈妈带着笑脸去工作。

 

兄妹俩从3年幼儿园,到如今哥哥小学三年级、妹妹一年级,回想一下,已经做了几百遍几千遍的每日“和孩子道别”,一直都是很温馨、让我珍惜的小环节!

 

作为一个中国妈妈,不得不说这和我们小时候或一直熟悉的文化有些区别,自从养了孩子,俺这个女汉子才慢慢习惯并从心理上真正接受:可以和老公当众拥抱,轻吻,能自然地说我爱你!可以和孩子当众拥抱,吻额头,说妈妈爱你,很想你!

 

德国的孩子从小就接受的是亲密教育,大人和孩子说话时都会自然蹲下来,孩子从小就看着大人的眼睛说话。孩子乐于祝愿别人和被别人祝愿,知道父母会怎么做孩子也需要怎么回应。每次去小朋友家接孩子,德国父母们都会问简单情况,然后蹲下来问问孩子:“玩得开心么?告诉妈妈今天你们都玩了些什么呀?”,再看着孩子穿外套,和对方父母聊聊并感谢。

 

记得在幼儿园最后一年,哥哥就明确提出:“妈妈你可以亲我额头,拥抱,但是不要让别人看到啊!”现在我们依然是下车前拥抱下,妈妈亲下额头并祝他玩得愉快。


7岁的甜小妞迄今还不拒绝和妈妈当众拥抱吻别,我也好迷恋这亲密机会,每次都使劲拥抱她,说很多很多很爱你,甜小妞现在也很幽默了,时不时的会做晕倒状逗妈妈开心。

 

每次和孩子开心的道别,让孩子带着愉悦的心情离开。每次和孩子开心的相逢,让孩子带着美好的心情回家。每次祝愿孩子玩得开心,学得开心,让我们的孩子可以愉快的成长,就是我们父母的功课和使命!


我相信,点滴改变教育。试试每天给孩子一个“赞许的笑脸和温暖的拥抱”,这是比唠叨或咆哮更能潜移默化的改变孩子的正向力量。

 

 

 给孩子一个“被世界厚爱”

的美好小环境

 

▲ 融洽的社区氛围,给了孩子们更多广交好友的机会。


德国的社区文化很浓厚。社区只有人多少之分,没有厚此薄彼之虞,无论多小、多分散的社区,组成部分都基本一致:政府、教堂、面包房、诊所、警察属、超市等,孩子们的幼儿园、学校都一应俱全。

 

孩子在一个社区长大,意味着这些孩子和周围的邻居都很熟悉。同一社区,邻里之间不仅鸡犬相闻,大家还都互相关照。德国孩子第一天入学包括第一次参加教会,都是很重要的事情,邻居们会在这天给孩子们封个小红包或送个小礼物。孩子们的玩具,社区里大家也会互相赠送或暂借。

 

没有孩子,邻里之间可能多年都只是点头之交,但是有了孩子立刻就不同了,孩子会哭闹,孩子会去敲邻居家的门,做父母自然而然就多了机会帮邻居带点水果示好,或者送一束花套近乎。

 

这里家家都有花园,尤其夏天度假,有的家里有猫咪、植物需要照顾,半大孩子通常都可以通过帮邻居照顾花园挣零花钱,这不仅强化了孩子们通过劳动获取报酬的理念,还加强了孩子和邻居们的亲密互动!

 

德国幼儿园规定不准学习字母书写和算术,看重培养孩子的逻辑思考和独立自主能力,另外最重要就是学会和周围人和谐相处。向周围人求助并得到有效帮助,也是孩子们率先学会的本领之一!

 

孩子们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专业人士,都生活在他们的社区周围。家门口就是修理站,木匠就在隔壁,爸爸的杂货店就在街的另一头,孩子们不仅在熟悉的街区可以自由玩耍,也同时在熟悉的街坊邻居关爱呵护下安心长大!

 

德国孩子从小就被鼓励要有自己的梦想,有自己的主见,大人们不仅会热情鼓励,还尽可能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智慧帮助孩子!德国孩子可以说从一出生,就得到了来自世界的温柔对待,而这其中,融洽的社区,让孩子们感受到温暖,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有力支持。

 


签合同

培养契约精神

 

▲  签合同的方式渐渐让孩子明白,不哭不闹也可以解决问题。


当孩子在玩具店哭天抢地耍性子时,当孩子在餐厅明目张胆地和父母对峙时,当孩子晚上 10 点还在客厅蹦跶时,不知你是否和我念头一致:得想办法快点纠正他!

 

有一天我突发奇想,叫来 6 岁半的阿迪,说咱们签一份合同吧。小朋友一下来了兴趣:“怎么签合同?什么叫合同?”我解释道:“就是两个人一起约定一件事,达到目标,就能赢得奖品。如果说话不算话、耍赖、反悔,那么就要接受惩罚。”


那时正是暑假,13 岁的申展哥哥出现在阿迪的生活里,阿迪从家里的老大,突然变成了“夹心饼干”,而且哥哥和妹妹还老联手欺负他,结果阿迪老挂着泪水来找妈妈告状申冤。我们一起去意大利度假前,我和阿迪郑重其事,签了第一份为期 10天的合同 : 如果可以用语言解决问题,就尽量不要使用眼泪,如果能做到 10 天不哭,就可以赢得一个乐高玩具。


阿迪明白了合同规则,很有信心地坚持过了第一天。这一天有两次想哭,被及时提醒“不哭换玩具”,立马把眼泪收了回去。第二天游泳时被石头蹭了一下,有些渗血,阿迪噙着眼泪问:“妈妈这个可以哭吗?”当听说可以哭时,他反而不好意思地笑了:“现在我不想哭了。”


每天晚上,妈妈都会表扬他又坚持了一天,过了今天晚上,就有几天没有哭了……


这样做最大的收获是阿迪发现不哭也能解决问题,而且几天都不哭,自己也觉得很开心,很有成就感。妈妈也觉得很神奇,这个 6 岁多的小男生这么能约束自己,而且不投机不耍赖,看着他幸福地在算“我已经不哭 8 天了”时,我会感动孩子的成长原来会带来这么多奇妙的美好。

 

德国人注重契约精神,承诺了就会做到,似乎就是大家心照不宣的约定。把这点运用到亲子关系里,给我不小的启示,也琢磨出一些小原则。


  • 针对孩子比较突出的问题。比如频繁使用眼泪,老要买玩具,不肯按时睡觉等,都可以'签合同'纠正。

     

  • 合同期限要适宜。太长会让孩子失去耐心,太短约束力不够,达不到纠正小缺点的目的。

     

  • 制定切实可行的合同目标,避免大而笼统。比如半个月不吃巧克力,要比“从今往后不吃”更容易操作。每天好好练琴,不如和孩子商量一个月练熟五首曲子。


  • 找到孩子最期待的奖品。不一定是玩具,也可能是一次旅行,或者是妈妈每天准时回家,或者是睡前故事从一个变成两个……


  • 灵活机动地履行合同细则。在坚持大原则的同时,动些小心思给孩子们制造些小惊喜,让孩子多感受妈妈爱心牌的“宽容”的温情。


奖和罚,其实都是手段,重点是让孩子能懂得明辨是非,适当的奖励很多时候要比惩罚更让孩子充满动力和正能量。

 

  

让熊孩子在餐厅安静用餐

 

▲ 孩子们能安静用餐,有大氛围的影响,也有科学的方法。


国内常有报道熊孩子在餐厅状况百出,相信不仅父母头疼,让餐厅老板也都好多怨怼。而在德国,这种现象少很多。

 

记得去年和一群妈妈们坐火车去慕尼黑采野韭菜,顺便我们一群妇女儿童去火锅店饕餮。4个妈妈,7个娃,说真心话,那天表现最好的是阿迪,其他6个人类的熊孩子,四处攒动,当然妈妈们不时的嘘声和小声安抚也起了作用,但是相比另外一桌德国人,也是几个大人几个孩子,人家的安静和斯文,直接甩出我们几条大街!

 

作为一个中西对撞的家庭成员,我和老公貌似因“关于孩子们在餐厅是不是太吵”争论了很多年。记得前两年每次带孩子外出用餐,老公都会唠叨:坐好,声音小点,不准跑,不准玩盘子,刀叉更不允许。很多时候,爸爸低声发火时,妈妈觉得这个男人太小题大做了。我一直觉得孩子的天性爱动,稍微宽松一点,孩子不会被父母吵哭,大家能开心吃饭。当然,这个度是不会影响到别人。


德国父母到底用了什么神器实现了熊孩子能安静的用餐呢?经过多年观察、实践,包括我们家德国爸爸的每次三令五申,我总结出几个方法。


  • 清晰、耐心讲解外出用餐的礼仪,从家里练习开始。

    如果孩子在家里素来大吵大喊,到了外面即便在高压下可以短暂噤声,也维持不了多久。最好慢慢先让孩子在家里就能做到安静用餐!

    有些孩子天生嗓门洪亮,父母可以和孩子在家里彩排,让孩子学会控制呼吸和音量,吐字清晰,无需大喊大叫。

     

  • 提供让孩子可以安静下来的工具:图书,画笔等。

    给孩子带一本他喜欢的书,是很好的方法。有时即便有书也安静不下来,就可以让孩子朗读一段,或者爸妈给孩子朗读一段,当然要用不打扰别人的音量。

    很多餐厅会给孩子准备图书和画纸,有的还会把餐厅logo设计成有意思的图画让孩子填色,这些对低龄孩子是很好的消声小方法!


  • 和孩子轻声讨论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例如让孩子讲讲学校里的趣事,或者讲个笑话,谈谈和美食有关的内容……爸妈尽量让孩子注意力集中,而不是乱跑乱叫。轻声讨论的内容不要变成说教,不然等食物来了大家就都没好心情了。


  • 有科学的方法。

    培养孩子有比较平和的性格,吐字清晰、表达有逻辑,和孩子一起学习更让听众舒服的分贝。

    其实,关于讲话的音量、呼吸,吐字,都有科学的方法可以训练和提高!例如孩子讲话太快,可以让他数到25,每个数字间隔踏脚一次,每次踏脚不能快也不能慢,这种训练可以调整孩子的呼吸和吐字频次,而且也提高吐字清晰度。

 


在家庭聚会中成长



▲ 在家庭聚会中,孩子们懂得分工、合作。


有一个主编妈妈在群里感叹:“想到过年就头大,我是婆家娘家都要操劳干活的人,如果不帮忙,看到老人干活实在过意不去,但是每天的杀鸡宰鸭,做饭做菜,真心觉得很累!”

 

到德国几年,发现德国妇女真的很解放,例如不用没完没了的刷锅洗碗,洗碗机拿出来锃亮的刀叉放到抽屉里就行了!而且家庭聚会都是举家动手,男人和小孩,都得力所能及的帮忙,谁也别想坐那里,张开嘴巴就等吃现成的。

 

当小年轻们有了自己的孩子后,带孩子拜访爷爷奶奶就是德国最普遍也是最经典的家庭聚会,圣诞节、生日、夏天烧烤,都是孩子们充分参与的聚会。


  • 奶奶绝对不是只在厨房闷头干活

    奶奶除了要和客人握手寒暄,还要和客人坐下来攀谈。而且,奶奶也要坐下来一起用餐,因为德国很多家庭,如果奶奶妈妈没有落座,小男生们是不可以先坐的,他们要帮女士们拉椅子。


  • 大家一起动手

    德国很多是开放厨房或者餐桌和厨房相连,女主人的很多工作,聚会成员都可以一起帮忙。例如爸爸妈妈帮助奶奶铺桌布、叠餐巾纸,孩子们帮忙布置盘子碟子和刀叉等。

     

  • 散步是经典活动

    用餐或喝完咖啡后,奶奶会邀请大家一起外出散步。德国人的休闲活动有很大一个选择是散步,尤其很多家庭聚会,吃饱喝足后大家就会一起到公园或者田野、森林里去散步!

    圣诞节下午,去教堂弥撒前,基本都是爷爷奶奶带着几家大小在外面散步,小孩骑着小自行车,老人们和年轻的爸爸妈妈们一面散步一面聊些家长里短!

 

我们家里,每次来客人,老公都会嘱咐说:“我们今天是个TEAM,我来负责烧烤、带大家喝酒,你要负责接待、聊天,孩子们负责带着小朋友玩耍。”后来,一群孩子们在花园里爬树、扔网球、吹泡泡,窝到小木屋里唱儿歌,还拿着树枝和木屋下面的爸爸逗笑取乐。

 

在德国人注重的家庭聚会中,孩子们参与合作,感受着大家庭的氛围,也陶冶了性情。

 

其实不管是在祖国的大上海,还是德国的南部小城,养儿育女的工作内容和本质没有区别,尤其在孩子幼年,妈妈就是孩子的天地和世界。妈妈阳光自信,带的孩子肯定也会开朗活泼!妈妈焦虑不安,即便生活在德国,依然也会有焦头烂额!所以我最想告诉妈妈的是:育儿先育己,遇到了孩子就是遇到了更好的自己,请放慢脚步,安心、耐心和孩子一起成长吧,相信自己:我们就是孩子最好的妈妈!


▲ 庭院这样的开放空间,总会成为孩子们的乐园。



作者简介:枭帆, 原上海电视台资深媒体人。2010年移居德国全职带娃,养儿育女12年,期间活跃在儿童摄影、写博著文、文化交流等领域。著有育儿畅销书《妈妈请在童年这样爱我》《遇见孩子就是遇见更好的自己》《走出家门就是最好的旅行》。现有自媒体“德国育儿”和“德国小兄妹”,并原创写画时光妈妈成长Club,开设网络课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德国奶奶怎样带孩子?(图文)
嘿! 不要乱给我孩子东西!
小学生作文《我讨厌爸爸妈妈》,语文老师:评语无从下笔
德国父母:孩子“锦上添花的人生”需要妈妈用心织好“三幅锦”
多多表扬自己的孩子,孩子会越来越好
孩子每日旅行:就在家门口(多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