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10)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10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有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隋朝末年,家住涿郡的一位商人想通过最便捷的方式去洛阳,他选择的

出行方式应是(  

 

A.坐轿子    B.乘船     C.乘汽车    D.坐火车

2.“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分别是唐代的两个治世,这两个治世出现时在位的皇帝是(  

A.唐高祖 唐太宗              B.唐太宗 武则天

C.武则天 唐玄宗            D.唐太宗 唐玄宗

3.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子提出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观点。它最适合作为以下哪部电视剧的主人公的台词(  )

 

4、对于武则天的统治,历来众说纷纭,评价不一,但始终以肯定为主,主要原因是(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协助高宗处理政事 

C. 她建立了周朝              

D.武周政治为唐代中期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5.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的积极意义是(   

①发展并加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②促进了吐蕃经济的发展 ③加强了汉藏双方的文化交流 ④形成了汉藏两族世代和亲的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从右边的图表中分析出与下列哪些事例无关(   

 



A
.隋文帝的励精图治

B.贞观之治奠定了唐朝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C.武则天统治期间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

D.唐玄宗时,进入鼎盛时期。 

7.唐太宗与汉武帝相比,在处理民族关系问题上的相同点,不包括(  

A.发动正义反击战     B.加强行政管理    

C.注意经济交往    D.与吐蕃和亲

8.假如你生活在唐朝,不可能看到的事件或现象是(  

A.日本派遣唐使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

B.高僧玄奘西游天竺,学习印度的佛法

C.考生们攻读“四书五经”,钻研“八股文”

D.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加强唐与吐蕃的交流

9.唐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下面对其强盛原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采取较为开明的开放政策,发展与各国的关系

B.政局稳定,经济发达

C.注重任用贤才,发挥人才的重要作用

D.创建科举制度,选拔人才

10.唐元和年间主管财政的宰相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大臣崔祐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祐的意见。崔祐所属的机构是(  )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吏部

11.居住长安(唐都)的刘宗仁,热情款待远道而来的好友,他可以为好友办到的事有(   

①清晨去大慈恩寺观看佛事活动    ②上午去东市选购礼品

③傍晚西出全光门,遥观夕阳映衬的宏伟建筑大明宫   

④夜里上街逛夜市,品尝风味小吃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③

12.有位收藏家最近从古董市场上购得一座彩陶马,上面有多种颜色,主要有黄、绿、青三色,经专家鉴定是真品,你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制作的(  )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13、唐朝都城长安规划严整、市容壮观,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荣的城市之一。下列关于长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在隋代大兴城的基础上修建的  B.由宫城、皇城和外郭城三部分组成

C.皇城全是居住区和商业区       D.是全国政治、经济中心和国际大都市

14、研究古代印度和中亚地区历史和佛教可以参考的典籍是(     

A.《大唐西域记》  B.《徐霞客游记》  C.《东游记》   D.《西游记》

15、“你挑着担,我牵着马……”唐僧到西天取经的故事妇孺皆知。历史上,唐僧西行取经的目的地是(    

A.天竺      B.新罗     C.日本      D.波斯

16.某中学在探究“宋元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澶渊之盟”、“岳飞抗金”、“蒙古兴起”这些信息反映出宋元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的发展

17.按照宋金绍兴和议的内容,宋不再与哪国接壤(  

A.         B.吐蕃等部      C.西夏     D.大理

18. 辽、宋、西夏、金时期的政治特点是(   

A.地方军阀割据       B.南北政权对峙  

C.民族政权并立     D.战乱长期不息

19.北宋与南宋的关系,类似于( )

A.西汉与东汉 B.东魏与西魏C.隋朝与唐朝   D.西晋与东晋

20.“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是大家所熟知的历史典故。这些历史典故与下列哪个人物有关(  )

A.阿保机     B.阿骨打     C.元昊      D.赵匡胤

二、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1、三省六部制的三省指中书、门下、尚书,其中中书省的职责是审议。

错误:                    改正:                                           

22、隋朝创新的政治制度主要有科举制和三公九卿制。

错误:                    改正:                          

23、“贞观之治”的两大基石是为政以德和虚心纳谏。

错误:                    改正:                                     

24、贞观之治为唐代中期的繁荣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错误:                    改正:                              

25、“赋役宽平,刑罚清省”,达到前所未有的极盛时期,史称“贞观之治”。

错误:                    改正:                              

26、“羁縻州”的建立体现了一国多制精神和宋代政治开明的特色。

错误:                    改正:                       

27.唐朝商业繁荣,长安城内有专门从事商业活动的场所“坊”

错误:                    改正:                             

28、玄奘六次东渡,被尊为律宗初祖,被日本人民誉为“天平之甍”。

错误:                    改正:                               

291141年,南宋与金达成了澶渊之盟。

错误:                    改正:                          

30、郭靖和杨康是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两个重要人物,他们的名字与金灭辽有关。

错误:                    改正:                                  

四、识图填图题:(3112分)

31

 

 

⑴ 图中向西和向东行的路线分别反映哪两位历史人物的事迹?(4分)他们具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分)

 

B路线要经过历史上著名的什么道路?(2分)

⑶ 试举出唐朝如何与A地区发展关系的事例(2分)并说明意义。(2分)

 

.五、材料解析题:(328分,33 10分,3410分)

32.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 赵嘏

1)以上诗句反映了唐朝实行的什么制度?(2分)这种制度正式创立于哪个朝代?(2分)

 

2)这种制度有什么影响?(4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阅读材料后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的人物是谁?(2分)他建立了我国的哪一个政权?(2分)

2)材料二中反映的北宋与辽和议之事历史上称为什么?(2分)

 

3)材料三中反映的南宋与金的和仪历史上称为什么?(2分)

 

4)两次和议的意义是?(2分)

 

3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今天文成公主来西藏,狮子进了大森林,孔雀落在大平原,不落的太阳高高升起,西藏从此幸福太平 ……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中华”与“朕”分别指谁?(4分)

 

2)哪个少数民族首领娶了文成公主?(2)

 

3)这两则材料反映了唐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如何?(2)对我们今天有何借鉴意义?(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七年级下册历史试题
部编版历史七下第一单元练习题
七下历史第一单元检测卷
七年级历史(下)期末综合检测题
初一历史期末考试测试题自我检测
初一下历史期中复习试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