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年花开月正圆》:女人做起生意来,在座的男人都是……

1


我一般不太爱看国产的女性向电视剧——今年被各大自媒体追捧了几个月的《欢乐颂2》和《我的前半生》我几乎都没看过,完全是被朋友圈刷屏才了解了剧情的大概。

 

所以一开始我也没有打算看《那年花开月正圆》。

 

当我知道这是一部孙俪主演的,时代背景定在清末的古装剧时,我想到的是这样的。

 


当我看到预告片里孙俪土气的造型和过于不拘小节的江湖气息时,我想到的是这样的。

 

 

但我判断错了。

 

《那年花开月正圆》让我非常喜欢的一点在于,终于有一部大女主剧能谈谈女人除了爱情之外的意义,和除了“男人眼中的魅力”之外的价值了。


比如女人也可以经商,可以成为首富。

 

虽然孙俪饰演的女主角周莹在剧中还是有很多感情戏,也被很多男性爱慕(目前已经确定的就有三四个),但我还是看到了很多反套路的地方。

 

比如周莹没有爱上男一号——以喜闻乐见的“霸道少爷”形象出现的沈星移,而是直接嫁给了男二号吴聘。

 

比如在新婚没几个月,剧情根本没来得及展开的时候,吴聘就死了——之后的六十集当中,周莹都没有和男一号或者其他任何男性发生实质性的情感关系,以“寡妇”的设定完成了剧情。

 

更重要的是,和其他玛丽苏向的女性剧完全不同,你看任何剧情的时候都不会认为周莹的价值是“被男人追捧和宠爱”。

 

这部戏的主题就是一个女人自己的创业,奋斗和成功。

 

2

 

其实《那年花开月正圆》之前,也有一些影视剧里强调过“女强人”的概念,把女主角塑造成学业、商业或者职场上雷厉风行气场十足的形象。

 

但这样的形象一般都是作为点缀出现的——换句话说,这样的“女强人”人设多半是为了更好地吸引男主角,并且男主角一旦登场,女主角的所有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通常都会大幅下滑甚至直接掉线,然后等待着比她强大无数倍的男主角拯救她于水火之中。

 

反观周莹,她最初的商业头脑是从小自己跟着养父跑江湖跑出来的。

 

这就是她和养父靠走江湖的演技挣到的钱...


她得到能够进学徒房学习的机会,靠的不是男人的施恩,而是自己的一再争取和用过人的天赋来自我证明。

 


能够看出来,她的商业才能是比从小成长于经商世家的丈夫还要出众的。

 

截止到目前的剧情,周莹已经算是完成了非常成功的创业。在看似家业凋零无力回天的危急关头,她顶着所有人的反对靠做棉花生意,在得知去年棉花价格极低时,想方设法凑钱收购了80万斤棉花,实现了市场垄断。



靠这80万斤棉花的差价,她赚到了起死回生的第一桶金。

 

当她苦心孤诣的土布生意遭到胡家洋布生意冲击的时候,吴家的亲戚们都束手无策,而她另辟蹊径,亲自赶到几千里外的其他城市去抢占市场。



周莹有主意,有勇气,还很有孤注一掷的决心。



在迪化,她也同样靠着自己的聪明和诚恳,得到了西域大财阀图尔丹的信任,和他成为“不打不相识”的朋友。



图尔丹不仅收购了她全部的土布,还把自己在中土的所有生意都交给她打理。

 


还有非常可贵的一点是,她前瞻的商业眼光和大胆革新的精神。虽然自己的土布有了市场,但她还是仔细思考并分析洋布对于土布的优势,并大胆计划引进西方先进织布机进行洋布生产。



于是,周莹又决定引进先进的织布机器开设织布局,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即使在正式开工当天遭到手工织户聚众闹事,所有机器都被砸烂,依然没有放弃。

 

与此同时,她还在同时参与调查好几桩棘手的案子,维护家族的名誉,证明自己的清白,告慰亡夫的在天之灵……

 

这个过程中几乎没有男人在背后为她开挂——她真正开始独当一面的时候她的丈夫已经过世了,而男主角沈星移不仅没有给她提供帮助,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因为两家的世仇和竞争关系,和她分庭抗礼。

 

对于她的经商梦想,沈星移则是这么说的:

 


可以说,周莹完全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证明了“女人也能做生意”,甚至在她的操持下,家族的生意比之前更上一层楼。

 

她比剧中的其他男人,都做得更好。

 

3

 

在封建旧社会,一直是男尊女卑,女人是不能做生意的。

 

周莹一开始想要加入学徒房,中间想要为丈夫的家族生意出谋划策,想要去六椽厅参与商业会议等等,都受到了严重的阻挠——不是因为她经商能力不够,而是因为她是个女人。

 


这在封建社会很好理解,一方面女人没有接受过教育,自然被默认为缺乏经商赚钱的才干,另一方面经商需要与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显然和古代女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得抛头露面,更不能和陌生男子接触的规则相违背。

 

从现在的视角来看,这都是极其荒谬的——从某一角度来说,女人也有可能拥有比男人更好的经商天赋。

 

即使是鼓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旧社会,对女人也要有“持家”方面的要求——除了“操持家务”,更强调了女人的理财能力。

 

在《红楼梦》当中,贾府的男人要么花天酒地要么混吃等死,把全家上百号人管得服服帖帖,想办法在外面放债补贴家用的是王熙凤;敢于“兴利除弊”进行经济改革的是探春;经常能指出家里已经财政亏空,必须及时采取措施的是秦可卿、宝钗和黛玉。

 

都是女人。

 

而女性本身的细腻、坚韧和吃苦耐劳,在经商上面是非常具有优势的:她们更容易细心地对待每一笔账务,对金钱的收支更加敏感,在销售和合作洽谈上也更容易发挥感性思维,和对方实现共情来达到利益最大化……

 

而且我本人也真的挺佩服女孩子的理财能力的——念书的时候她们就会有意识地规划自己的生活费,无师自通地会用各种记账软件和理财软件,在日常生活和服饰美妆这些购物需求之外都能有一定的结余。


每年开学前后会去主动认识新生,顺便给他们卖一点生活用品的一般也都是女生。


而很多学生时代生活费不低,毕业之后收入也还可以,还没什么高消费需求的男生,每到月底不仅分文不剩,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钱花到哪里去了……

 

4

 

还有一件值得一提的事情,这部剧并不是一个虚构IP,而是由真实事件改编的。

 

剧中的周莹是清末很有名的陕西第一女富商。

 


嫁到吴家不久丈夫就去世了,她临危受命,接手掌管起逐渐衰落的吴家家业。


她不仅商业才能过人,还知人善任、坚持诚信经营,没过多久吴家东院就重新拾起了之前的盐商生意,并扩充到了蚕丝、棉花、棉布、药材、茶叶等方面,涉及面非常之广。各大商埠、码头都有吴家生意,南通北达,兴旺非常。

 

她还在灾荒之年搭建施粥棚无偿救济灾民,在国难当头时捐献过数十万两白银,其传奇程度丝毫不亚于剧中的艺术再现。

 

并且百年之后的当下,这样的女人越来越多了。

 

被年轻人称为“国民女神”的老干妈辣酱创始人陶华碧和周莹的经历有点相似,一样从小没有读过什么书,婚后没几年又遭遇了丈夫过世的不测。


她纯粹靠着手艺和韧劲儿开着一家小饭馆,并且敏锐地发现了自己亲手制作的辣酱极受欢迎,又决然关掉饭馆开始研发辣酱。


陶华碧没有受过教育,但是有一套极其朴素诚恳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要能吃苦,捣辣椒的时候飞沫四溅,工人都不敢操作,她就自己亲手操作给工人们示范;对员工要好,不仅包吃包住,每当员工要出差时她都会像送儿女离家一样亲自送行;要诚信经营,2001年部分“老干妈”的包装不够严,陶华碧果断追回并且全部销毁……


和周莹在剧中所做的很多事一模一样,就像是那种吃苦耐劳、诚信踏实、知人善任的“周莹精神”,已经刻在了很多杰出女性的骨子里,成为她们创业经商的支柱和奠基。


之后,又有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成为福布斯认证的“中国最杰出商界女性”,80后姑娘胡玮玮和她的“摩拜单车”一起,把整个中国推进了共享经济时代,以及无数职场女性一步一步地用实力来证明自己,冲破隐形的“职场天花板”……、


无数女人都在传承着“周莹精神”,像男人一样奋斗,甚至超越他们。

 


《那年花开月正圆》的格局,终于超越了宫斗和宅斗剧里女人忙于为争得男人的宠爱而明争暗斗,或者现代的爱情剧和家庭伦理剧里女人只能为爱情、家庭束手束脚,为婆媳关系和丈夫出轨焦头烂额的惯例。


它让女性真正走向了商海,走向了硬碰硬的残酷厮杀。

 

这样的剧,我希望能够多一点,给姑娘们一点鼓励——现在女性的就业环境越来越好,“女强人”也越来越成为一个只有钦佩没有反讽的褒义词。除了谈恋爱结婚生孩子之外,你们还有很多其他的事情可以做,有很多让自己实现价值,变得更优秀的选择。


至少我看到的,身边不管是通过考取更高的学历,还是加倍努力工作,甚至自己创业姑娘们,在比较年轻的时候就实现经济独立的例子的确不少——比通过婚姻提升阶层的要多很多,而且过得也更自由,更开心。


不要辜负这个还算不错的时代。

 

毕竟周莹纵横商场的时候,还是在100多年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抛开她的五个男人,陕西女首富的创业秘籍更精彩
《那年花开月正圆》蕴含的商道
安吴寡妇周莹历史原型 +大义秦商成功路
力挽狂澜,带领家族成功转型升级的过程
《那年花开月正圆》:周莹的阶层逆袭法
陕西女首富的传奇人生,揭示了五个商战哲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