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学药方,症候

7 心血虚—— 临床表现:心悸、失眠、健忘、多梦,面白无华,眩晕,唇舌色淡、脉细弱。 1 风寒犯肺——临床表现:咳嗽、咳痰稀白、气喘胸闷、鼻塞流清涕。或见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苔薄白,脉浮紧。

2 脾气虚弱——临床表现: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气短懒言、四肢倦怠、食少纳呆、头目昏花、大便稀溏,甚至小腹坠胀,阴挺,脱肛,或月经过多,崩漏,便血,尿血,舌淡苔薄,脉细弱。

3 脾胃虚寒——临床表现:脘腹胀痛、面色萎糜、喜按喜温、腹胀纳呆、形寒肢冷、大便稀溏,或尿少,水肿,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

4 肝气郁结——临床表现:精神抑郁、胸闷不舒、常喜太息,或急躁易怒,或月经不调,痛经。舌苔薄白,脉弦,或舌紫黯,边有瘀点或瘀斑,脉弦涩。

5 肝胆湿热——临床表现:胁助胀痛、面目周身发黄、食欲不振、呕恶腹胀,小便短黄,或发热口苦,或妇女带下,色黄腥臭,外阴瘙痒,苔黄腻,脉弦数。

6 肾阳虚——临床表现:头昏耳鸣、形寒肢冷、精神萎靡、小便清长,或尿少,水肿,或阳痿,妇女宫寒不孕。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尺侧尤甚。

7 心肾不交——临床表现:虚烦不眠、心悸健忘、眩晕耳鸣、梦呓早泄,或潮热盗汗。舌红苔少,脉细数。

8 心脾两虚——临床表现:心悸、健忘、失眠多梦、面色萎糜、月经量多色淡,或经少经闭。舌淡苔白,脉细弱。

9 肝肾阴虚——临床表现:头昏目眩、失眠健忘、耳鸣耳聋、男子遗精,女子月经量少。舌红少苔,脉细数。

1 脾肾阳虚——临床表现:形寒肢冷、或少腹冷痛、小便不利。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弱。

1 风寒感冒:证候: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四肢酸痛,鼻塞流清涕,喉痒或咳嗽声重,吐痰清稀,舌苔薄白,脉浮紧。治疗方法:发散风寒,辛温解表;方剂:荆防败毒散。 2 风热感冒:证候:发热,微恶风,或有汗出,头痛且涨,咳嗽咯痰黄稠,口干微渴,咽喉焮红作痛,舌苔薄白微黄,脉浮数。治疗方法:疏散风热,辛凉解表;方剂:银翘散。 3 暑湿感冒:证候:身热,微恶风,有汗不解,肢体酸重或疼痛,头重而晕,咳嗽痰黏,鼻流浊涕,心烦,渴不多饮,胸闷泛恶,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治疗方法:清暑解表,化湿和中。方剂:新加香薷饮。

一、外感咳嗽

(一)风寒束肺【证候】咳嗽,痰白稀薄,鼻塞流清涕,喉痒声重,头痛,恶寒,无汗,或见发热全身酸痛,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方药:杏苏散 (二)风热犯肺【证候】咳嗽,咯痰黄稠,或兼发热恶风,头痛咽痛,汗出口干,舌苔薄黄,脉浮数。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方药:桑菊饮

二、内伤咳嗽

(一)痰湿阻肺【证候】咳嗽痰多而白粘,胸脕作闷,纳呆,身重易倦,舌胖苔白腻,脉濡滑。治法:燥湿健脾,化痰止咳;方药:二陈汤

1 肝胃不和:症候:脘胁胀闷疼痛,嗳气,嘈杂吞酸,急躁易怒,舌苔薄白,脉象弦;治疗方法:舒肝理气,和胃止痛;方剂:柴胡疏肝散。

2 饮食积滞:症候: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腹部胀满,大便不调,舌苔厚腻,脉象滑;治疗方法:消食导滞,和胃止痛;方剂:保和丸。

1/3页

3 寒湿泄泻:症候:头重如裹,四肢沉重,口腔粘腻,连泄泻的质地也要比风寒泄泻的粘腻不爽,舌苔薄白或白腻,脉象濡缓;治疗:散寒解表,化湿止泻;方剂:藿香正气散。

4 脾胃虚弱:症候:大便溏泻,胃腹冷痛,饭后胀满 ,舌质淡,舌苔白,脉象细弱;治疗:健脾益气,化湿止泻;方剂:渗苓白术散。

5 热结便秘:症候:口干舌燥,小便黄,口干口臭,舌苔黄,脉象滑数;治疗:清热通腹,泻下通便;方剂:麻子仁。

9辛温解表药;

1 菊花——功效:(1)疏散风热;(2)平肝明目;(3)清热解毒。

2 葛根——功效: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

代表药方:

1 九味羌活汤——功效:发散风寒,除湿止痛,兼清里热;主治:风寒夹湿表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口苦而渴。

2 银翘散——功效:心凉透表,清热解毒。

3 川芎茶调散——功效:祛风、散寒、止痛;主治:外感风邪证。

4 藿香正气散——组成:藿香9g、紫苏6g、白术9g、白芷6g、茯苓9g、大腹皮9g、厚朴8g、半夏9g、陈皮6g、桔梗6g、甘草3g.;功效:芳香化湿,解表和中;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

5 玉屏风散——功效:益气固表止汗;主治:表虚自汗证。

四、清 药凡具有清热功效,以清除里热为主要作用,治疗热性病证的药物 清热泻火;

1 金银花——功效:? 清热解毒? 疏散风热。

1 黄连——功效? 清热燥湿? 清热解毒 ? 清热泻火

代表方剂:

1 黄连解毒汤——功效:泻火解毒;主治:三焦火毒热盛证。

2 龙胆泻肝汤——组成:龙胆草12g、黄芩6g、栀子9g、泽泻9g、木通6g、车前子6g、当6g、柴胡6g、甘草3g、生地18g;功效:泻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主治:肝胆实火症。 药指具有泻下通便功效,以促进排便为主要作用,治疗胃肠积滞、水肿停饮的药物 包括攻下药、润下药及逐水药三类

攻下药

1 大黄——功效:泻下攻积、泻火解毒、凉血止血、活血祛瘀、清利湿热。 2 火麻仁——功效:润肠通便、治胃肠燥热,脾约便秘。

代表方剂:

1 麻子仁丸——功效:润肠通便;主治:肠燥便秘及痔疮便秘。

三、祛湿药凡具祛湿功效,以祛除湿邪为主要作用,治疗水湿停聚的药物 1 薏苡仁——功效:健脾止泻、渗湿止泻、祛湿除痹、清热排脓。

2 茵陈——功效:清热祛湿、利胆退黄。

代表方剂:

1 八正散——功效: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主治:湿热下注膀胱证。

2 理中丸——功效:温中散寒、补气健脾;主治:脾胃虚寒证。

2/3页

3 逍遥散——组成;柴胡9g、当归9g、白芍9g、白术9g、茯苓9g、当归9g、甘草6g;功效:疏肝解郁,养血健脾;主治:肝郁血虚之证。

药指具有消食导滞功效,以消除胃肠积滞,促进消化为主要作用,治疗饮食积滞的 4 山楂——功效:消食化积、行气化瘀。

常用方剂:

1 保和丸——功效:消食和胃、清热化湿。

药指具有调理血液功效,以补血、活血、凉血、止血为主要作用,治疗血分证的药 1 丹参——功效: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凉血消肿、养血安神。

2 延胡索——功效:活血行气止痛。

3 三七——功效:散瘀止血、消肿定痛。

代表方剂:

1 桂枝茯苓丸——功效:活血化瘀,缓消癥块;主治:瘀阻胞宫证。 1 川贝母——功效:化痰止咳、清热散结。

1 朱砂安神丸——功效:重镇安神,清心泻火;主治:心火亢盛,阴血不足证。 1 钩藤——功效:清热平肝、息风止痉。

2 天麻——功效:息风止痉、平肝潜阳、祛风通络。

1 人参——功效:大补元气益、 益气益肺、 益气生津、 安神益智。 2 黄芪——功效:补气升阳、 利水消肿、 益气活血、 托毒生肌。

3 山药——功效:补脾养神、固肾益精、益气养阴。

4 当归——功效: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

5 阿胶——功效:补血止血、滋阴润燥。

6 枸杞子——功效:益精补肾、养肝明目。

7 补中益气汤——功效:补中益气,举陷升阳;主治:脾胃气虚证,中气下陷证。 8 参苓白术散——功效: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主治:脾虚湿盛证。 9 四物汤——功效:补血调经;主治:血虚兼血致证。

1 归脾汤——功效:健脾养心,益气补血;主治: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证。 2 六味地黄丸——功效:滋阴补阳;主治:肾阴不足证。

3 生脉散——功效:益气生津,敛阴止汗;主治:热病气阴两伤证,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证。、 4 五子衍宗丸——功效:填精益髓,补肾固精;主治:肾虚精少、阳痿早泄、久不生育。

3/3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B.确有专长考题及参考答案B
模拟试题-2
百首方剂之速记歌诀与主治(四)清热祛暑6...
一轮考点||方剂23 祛湿剂(上)
《方剂学》236条必背考点
中医综合-方剂学第二版(1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