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中国邮票发行史上的今天~4月2日

发行时间1979年4月2日

全套2枚            面值8元

(1)1元     景山公园

(2)2元     颐和园

(3)5元    北海公园

邮票规格    25×40毫米

邮票版别    影雕套印

齿孔度数    P13

齿孔度数    100枚(10×10)

邮票设计    万维生

雕刻师    (1)姜伟杰(2)李庆发

(3)高品璋

印刷厂     北京邮票厂

最新交易平均价格参考65元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根据考古学材料,早在四、五十万年以前,这里就有了人类活动的遗迹。北京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三千多年,最早称为“蓟”,后来成为燕国都城,“燕京”之称即由此而来。在中华封建帝国的最后数百年中,北京成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金代、元代、明代、清代都曾在北京建都。北京的风景亦因其悠久的历史和皇家风范而独具特色。

本套邮票共3枚。邮票画面是北京的三处风景点:景山、颐和园和北海。

(3-1)为“景山公园”。景山历史悠久,名称亦因年代而多变。据传最早是金世宗完颜雍大定三年至十九年(1163-1179)建造大宁宫时,取西华潭(今北海)淤土堆积而成。元代,它成为帝后们游玩的 “后苑”,被称为“青山”。至明代,明成祖朱棣将旧城碴土及挖紫禁城筒子河的土堆在此,形成一座大土山,取名“万岁山”,又名“镇山”,有明朝万年不绝及镇压元朝王气之意。但因传说山下堆过煤,又被民间称为 “煤山”。不过,明朝的基业并没有因万岁山而流传百世。一个从陕西深山中出来的农民领袖李自成把它推翻了,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检便自缢于这里。至清代,景山建筑更多,顺治十二年(1655)改名“景山”, “景”在汉语中是高大的意思,站在景山上,可以俯瞰北京全城。

(3-2)为“颐和园”。颐和园在北京城的西北部,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颐”在汉语中是休息之意;而“和”则是谐调之意,“颐和园” 即是颐养太和之处的意思。  颐和园前身是金代所建的 “金山行宫”,明代增修后改名“好山园”。清朝对颐和园的修建更不惜财力。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3000万两白银,重修此园,历时10年才基本完工,并正式改名为颐和园,作为皇家消夏之所。但这位穷奢极欲的皇太后并没料到颐和园修成仅2年后的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英、美、法等八国军队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匆匆出逃,颐和园惨遭战火破坏,大量珍贵文物典籍被掠夺流入西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对颐和园进行多次大规模修复和精心保护,颐和园才恢复原貌,成为北京一处充分表现中国园林艺术的旅游胜地。

(3-3)为“北海公园”。北海公园位于北京城内故宫西北。早在公元九世纪末契丹族人便开始动工修建。北海在元、明两代均有增建。意大利的旅游家马可·波罗来到这里时就曾大加赞叹。清代对北海进行了两次大规模改建,终于奠定了现在北海公园的格局。北海公园在建筑上独具匠心,在人工修建的山水、楼阁之中体现自然的风韵,具有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

2004-5 《成语典故(一)》特种邮票

发行时间2004年4月2日

全套4枚       面值3.20元

(4-1)80分 邯郸学步  1230万枚

(4-2)80分 叶公好龙  1120万枚

(4-3)80分 滥竽充数  1110万枚

(4-4)80分 鹬蚌相争  1060万枚

邮票规格    40×30毫米

邮票版别    影写版

齿孔度数    12.5×13.5度

整张枚数    版式一20枚(5×4)

版式二8枚(2套邮票)

整张规格    版式一240×150毫米

版式二 130×176毫米

邮票发行量  1060万套

小版张发行量   95万枚

邮票设计    李永清、李国柱

版式二边饰设计    李国柱 

印刷厂    北京邮票厂

最新交易平均价格参考6元

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是中国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成语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当然,也有中性的。成语多数为4个字,也有3字的以及4字以上的成语,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逗号隔开。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其数量很多,大多从历史事实、寓言传说、古人原句中产生。每则成语都有一段趣味无穷、受益匪浅的典故,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是中华语言之精华。

邯郸学步:这则成语故事是指到邯郸去学走路的步法。后人用邯郸学步的意思和故事来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忘掉了。这则成语出自《庄子·秋水》。

叶公好龙:讲述了叶公爱龙成癖,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叶公一看是真龙,吓得转身就跑,好像掉了魂似的。比喻表面上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含贬义。

滥竽充数:滥:失实的,假的。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近义词:名不副实、掩人耳目、鱼目混珠。反义词:货真价实、名副其实。

鹬蚌相争:又作“鹬蚌相持”,选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二》,今天已经成为一个成语,它原是战国时谋士苏代游说赵惠王时所讲的一个寓言故事。当时赵国正在攻打燕国,苏代认为赵国和燕国争战不休,不过是“鹜蚌相争”而已,必定会让强大的秦国的渔翁之利。

2016-5 《高逸图》特种邮票

发行时间2016年4月2日

全套3枚       面值3.60元

(3-1)1.20元 高逸图(局部) 1949.7万枚

(3-2)1.20元 高逸图(局部) 1949.7万枚

(3-3)1.20元 高逸图(局部) 1949.7万枚

邮票规格     47×35毫米(一、三图)

62×35毫米(二图)

邮票版别     影写版

齿孔度数    13×13.5度

整张枚数    15枚(5套,3枚连票)

整张规格    187×218毫米

防伪方式    防伪纸张、防伪油墨

异形齿孔、荧光喷码

发行量  1949.7万套

邮票设计    王虎鸣

资料提供    上海博物馆

责任编辑     沙志辉

印 刷 厂   北京邮票厂

最新交易平均价格参考3.5元

我国传世名画《高逸图》,为唐代晚期画家孙位的《竹林七贤图》残卷,纵45.2厘米,横168.7厘米,是存世罕见的唐代人物画之一。原画卷描绘魏晋时期的七位名士,此卷仅剩其中四人,从右至左分别为浩然洒脱的山涛、手持如意的王戎、捧杯回首的刘伶和挥动麈尾的阮籍。而嵇康、向秀、阮咸三人的画面,在北宋时就已缺佚。卷中四人坐于花毯之上,形态、表情各具风采,四位童子侍立其旁,并配以不同器物,人物个性特征惟妙惟肖。

《高逸图》为绢本设色,绘画技法成熟,线条圆润流畅,人物造型细致生动,设色鲜艳典雅;卷首有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题字“孙位高逸图”。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

邮票根据原作画面布局,3枚邮票采用不同的邮票规格,巧妙切分画面,突出了主要人物形象;而小型张边饰古朴典雅,主图完整再现了古画的风貌。该套邮票和小型张分别由王虎鸣、李群设计,北京邮票厂影写版印制,这是中国邮政发行的古代绘画系列邮票中又一精品之作。

2016-5 《高逸图》特种邮票

(小型张)

发行时间2016年4月2日

(1-1)6元     高逸图      1449.99万枚

小型张邮票规格    134×34毫米

小型张外形规格    160×66毫米

小型张版别    影写版

小型张齿孔度数    13.5度

防伪方式     防伪纸张、防伪油墨                  

                    异形齿孔、荧光喷码

发行量   1449.99万枚

小型张设计者   李群

资料提供    上海博物馆

责任编辑     沙志辉

印 刷 厂   北京邮票厂

最新交易平均价格参考9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8-15T【屈原(小型张)】特种邮票
2011-26T《美好新家园》特种邮票
中国邮政2011年9月12日发行《关公》特种邮票图案
中国邮票目录 » 2015年特种邮票《挥扇仕女图》
《洞庭湖》2022-10特种邮票
2017-11T 《中国恐龙》特种邮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