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柬埔寨-斯贝克托姆高棉皮影戏

      斯贝克托姆(sbek thom)是一种以采用整张皮革制作皮影道具为特征的皮影戏。“sbek thom”的字面意义,即'大块皮革(large skins)'。“斯贝克托姆”是一种以印度古代史诗“罗摩衍那(Ramayana)”为主要演出剧目的传统的高棉皮影戏,2005年斯贝克托姆高棉皮影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非物资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986年4月12日柬埔寨邮政发行了一套7枚的高棉文化邮票,其中4枚表现的就是斯贝克托姆高棉皮影戏的经典皮影。齿孔12¾度。


 


斯贝克托姆是一种以采用整张皮革制作皮影道具为特征的皮影戏

 

历史悠久的表演艺术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幕布,观看一种平面人偶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而皮影戏中的平面人偶以及场面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在过去还没有电影、电视的年代,皮影戏曾是十分受欢迎的民间娱乐活动之一。

      皮影戏,旧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蜡烛或燃烧的酒精等光源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有时用方言),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在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天水等地农村,这种拙朴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很受人们的欢迎。

      皮影戏是中国汉族民间的一门古老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皮影不仅属于傀儡艺术,还是一种地道的工艺品。它是用牛皮、驴、马、骡皮,经过选料、雕刻、上色、缝缀、涂漆等几道工序做成的。受到外在环境以及兽皮材料质地上的差异等种种因素影响,皮影戏偶造型风格各地不同。皮影戏从有文字记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中国皮影艺术从十三世纪元代起,随着军事远征和海陆交往,相继传入了波斯(伊朗)、阿拉伯、土耳其、暹罗(泰国)、缅甸、马来群岛、日本以及英、法、德、意、俄等亚欧各国。


操纵者赋予这些有着精致奇特图案的傀儡以生命,动作丰富

 

真腊吴哥王朝的流行戏剧

      真腊是中南半岛的一个农业古国,地占今之柬埔寨北部和老挝南部,中心在老挝巴龟一带,建都伊奢那城。其居民是高棉人的一支,据《隋书》载当地:“人形小而色黑,妇人亦有白者。悉拳发垂耳,性气捷劲。”

      公元627年之前,真腊只是扶南的北部属国。扶南国之强盛,跟东南亚的海上贸易是分不开的。来自地中海、印度、中东和非洲的商人经马来半岛和暹罗湾去往中国之前,总要到扶南境内的俄厄城进行休整;但是取道巽他海峡的南方航线出现后,商人们纷纷绕开扶南,利用巽他海峡的转运站将商品直接运往中国。扶南国势日衰,领土收缩,属国相继独立。公元550年前后,真腊国王去世,国土由女婿拔婆跋摩(扶南王子)继承。扶南国王卒,拔婆跋摩欲再继承扶南,发军攻打扶南太子,使后者迁都以避。拔婆跋摩死,其弟摩诃因陀罗跋摩(即《隋书》所谓“质多斯那”)继位,继续用兵,死后由儿子伊奢那跋摩继位,终至627年前后灭亡扶南。阇耶跋摩一世死后,真腊国分裂为水陆真腊。直至阇耶跋摩二世先后统一了水、陆真腊,开创高棉帝国之吴哥王朝。


依照传统习惯,表演在夜晚举行

 

      真腊吴哥王朝与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联系。梁大同三年(537年)武帝萧衍派沙门昙裕大智法师到真腊求得佛舍利带回广州。隋大业二年(606年)真腊国王派遣大使朝贡。唐神龙年间(705年-707年)真腊国分裂为北方的陆真腊(又名文单国)和南方的水真腊;水真腊国都婆罗提拔,陆真腊国都在今老挝境内。9世纪初水陆二真腊又归统一。宋政和六年(1117年),真腊国王派遣大使朝贡,赐朝服。宋宣和二年(1120年),诏封真腊国王与占城。在与中国的交往中,皮影传入真腊并流行于真腊吴哥王朝时期(802-1431年)。那时,“斯贝克托姆”高棉皮影戏与皇家芭蕾舞、面具舞一样,被认为是神圣的表演艺术。“斯贝克托姆”高棉皮影戏的表演者,与僧侣一样受人尊敬。祭神的表演只在一些特殊时刻举行,一年表演三到四次,例如:高棉新年、国王生日或敬奉名人。在真腊吴哥王朝末期斯贝克托姆高棉衰皮影戏也随之衰落,但它已经演化为一种保留着仪式规范的典礼性艺术形式。 

 

用整张牛皮刻画人物

      在高棉皮影戏中每个角色的傀儡都是由整片皮革制作的。例如湿婆与毗湿奴,采用意外或自然死亡的母牛皮,履行一个特殊仪式后在一天内制成。工匠们将想要的形象画在晒制后的牛皮上,然后将它剪出、用Kandaol(树名)树皮溶液染色,再系到两根竹棍上,以便舞者操作。同中国的皮影不同,高棉皮影的人物和场景都是刻画在大张的牛皮上的。


每场演出会需要几百件傀儡

 

      依照传统习惯,表演在夜晚举行,地点在户外的谷场或宝塔旁边。夹在两根高大竹木间的大白幕布,安置在一大堆篝火或今天的照明灯前面,傀儡的影像投影在白色的幕布上。操纵者赋予这些有着精致奇特图案的傀儡以生命,动作丰富。表演由一个乐队伴奏,并伴有两个讲述人。讲述高棉语译本的《罗摩衍那》,这样的表演可能会持续几个晚上,每场演出会需要几百件傀儡。

      在20世纪由于内战和红色高棉的统治,“斯贝克托姆”已很少演出。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斯贝克托姆”高棉皮影戏才在距离吴哥窟8公里的暹粒镇开始恢复演出。自2000年以来,汤姆Sbek在少数幸存的艺术家的努力下已逐渐振兴。到目前为止,有三个皮影剧院管理着遗存下来的皮影傀儡,确保传输皮影的知识和技能,包括皮影傀儡的制作技术。2007年4—5月,柬埔寨“斯贝克托姆”高棉皮影戏首次在德国奥格斯堡木偶戏博物馆内展出。同年,“斯贝克托姆”高棉皮影戏还参加了中国国际动漫节杭州国际皮影周的演出活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外也有皮影戏?| 世界非遗·柬埔寨
表演类项目(国际篇)——柬埔寨斯贝克托姆(高棉皮影戏)
皮影戏被禁记
在高棉的微笑中穿越·吴哥城·柬埔寨行
柬埔寨吴哥武校的高棉功夫表演,很精彩
一带一路·名城——暹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