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亲子阅读】《作家唐韵的亲子阅读故事》读后感

作家唐韵在“花漾淮安”开设“亲子绘本共读”栏目(每周五)已经进行到第13周(今日头条是第13期),这期间,很多父母受到触动,更加注重与孩子的阅读分享,我们还建立了“亲子阅读群”,目前群员达到200多人,以多种方式交流亲子阅读方面的经验。

唐韵的“亲子绘本共读”还引起了其他一些机构的关注,陆续有平台申请转载。为此,我们在4月20号推出《惟愿做好两件事 ——作家唐韵的亲子阅读故事》,对于唐韵的亲子阅读作了较为完整的梳理。

文章在“亲子阅读群”引发讨论,其中一位妈妈写下了自己的感想。


虽然是读后感,但是我还是想从唐韵说起。唐韵说,未来只希望做两件事:一是用文学的方式做藏文化的传播者;一是做一个小男孩的母亲,陪他一起成长。

唐韵在我的心目中有很多标签,比如藏地、作家、可可(唐韵的儿子)、绘本、亲子阅读、国学启蒙(排名不分先后)……那么我们细细说来。

1

首先是藏地,这是我对唐韵的初识,2014年,海宁老师在朋友圈转发了唐韵带着可可入藏地的系列,那时候还没有娃的我已经去过两次西藏,心中早就期望以后可以带着自己的孩子去感受藏地的广博,于是,我成了她的粉丝,心潮有些澎湃,我很难得去粉一个人,因为我不爱娱乐圈不追明星,虽然后来我在海宁老师的引导下粉了好多人(添妈啊钱敏老师啊等等),这是后话。再来说唐韵带着可可转山,那时候可可五岁吧,可能大部分人很难想象这么小的孩子可以去高原,而事实上可可已经不是第一次去高原西藏了,在可可两岁半的时候,唐韵就已经带着他去了海拔4600多米的青海果洛西藏。2014年,他们去的是阿尼玛卿神山,可可爬上了5000米的雪山冰川,这可能是我们很多成年人都还没有做到的事情。回望我们身边的孩子,大多出生在城市,有些孩子可能还从来没有见过真正意义的农村,没有接触过广袤的大地和美妙的自然,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虽然读书也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行万里路正是把万卷书实践到生活中的必由之路,我也相信,藏地深厚的信仰文化和无数令人震撼的自然风貌,也会带给孩子们更广阔的胸襟和情怀。

2

再来说作家,我曾经以为唐韵只写了《一个人的藏地》这本书,现在我才知道,还有很多散文集和小说集,唐韵学医出身,弃医从文,把梦想变成了现实。我们总是说我有个梦想,我还有个梦想,然后,就只是梦想了,看看人家,你会发现,我们的只是想法而已,我们总是说暂停想法只是因为理智,但其实真正的梦想是要付诸实践的,而且完全具备实现的可能性,至少我现在是这样想的。我用了很多个早饭后上班前的时间(起床早也是有好处的),读完了《一个人的藏地》,突破了我对藏地风光的迷恋,普及了我对藏地文化的了解。读书长知识,可不是吗?如果你也喜欢,可以去看看。还有,做一个有梦想可以去实现的人吧。

3

接下来是可可,那么我们和绘本以及亲子阅读一起来说吧。可可不只是很小时候去了藏地的勇敢小男孩,可可还是个爱读书的孩子,也是个会讲故事的孩子,自从唐韵在“花漾淮安”开了周五绘本共读专栏,让我知道了,绘本,不只是大人给孩子讲故事,还可以是大人和孩子一起讲故事。在我痴迷绘本以后,我关注了很多会讲绘本推荐绘本的妈妈的公众号,也有一些教你讲绘本的群,听妈妈们绘声绘色地给孩子讲故事,我就想,我的播音主持专业终于派上用场了,我也可以绘声绘色地讲故事给儿子听了,读图画书,谁不会?看了几期唐韵的绘本共读文章,我汗颜了,给娃讲故事,也是要备课的,那些有趣的绘本,不仅仅是几个人物几个动物几个我们大人看似简单的情节,更有能够让我们成长的闪光点,这些闪光点的迸发,正是在亲子阅读中可以和孩子一起发现的。传统的家长形象,是那种我说你要照着做的权威型,所以常常会出现孩子叛逆期、孩子不听话等现象,弯下腰来,聆听孩子说的,你也许会发现,成长,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情,不是孩子身高体重的增长,不是孩子学会了走路说话,而是突然有一天,发现我们在陪伴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获得了又一次的成长。

唐韵对我触动最深的还是对孩子读书的启蒙和引导,两岁时,《弟子规》启蒙,三岁背诵《三字经》和《小学生古诗词》,四岁诵读《论语》,每天一节,354节,刚好一年,每背诵一节,在纸上爬高一层楼,一年后,这座《论语》“大厦”有三米多长了,书也足足增厚了一倍。正确的引导和良好的氛围是引导孩子走上阅读这条路的好药方。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现在的孩子,很小时候就会玩手机、玩pad,甚至比大人玩得还要好,真正能够静下来,坐在那里看书的孩子越来越少。我是比较抵制给幼小的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和看电视的,通过亲子阅读可以给孩子带来的乐趣,绝不是电子产品可以取代的。
4
说到这里,我又想插一句题外话,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孩子们被应试教育所束缚,唯分数至上,课外阅读也常常是老师开出一长串数目,孩子应付式的阅读,做一个类似于美文摘抄、中心思想的读书笔记,而真正文学作品所渗透出的内涵是否引起了孩子们的共鸣呢?国学也一样,变成了家长追捧的热门,各种国学启蒙班如雨后春笋,家长出钱,把孩子交给各种培训机构去启蒙的比比皆是。这些培训班,究竟有没有教会我们的孩子如何去阅读呢?除了中心思想,孩子们还看出了什么呢?仅仅是为了提高试卷上阅读理解的分数吗?当然,我们没有办法突破现有的体制,除非你愿意尝试非主流的在家读书,作为父母,总希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也有很多无奈,看看最近热门的各种文章,不难看出,焦虑有焦虑的道理,不能免俗、无法脱俗。回头来看看唐韵带着可可走过的路,你能否发现一些我们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呢?

有朋友笑话我说生娃以后好像打了鸡血,我总是回应说,哪里是打了鸡血,我就是泡在鸡血里的。其实我就是在想,一是希望自己能够有足够的能力去养育孩子;二是职场妈妈陪伴孩子的时间很少,希望能够多掌握一些知识,在未来的路上做一个淡定的妈妈;三是其实我很享受现在每天读书的幸福生活。
THE     END
一路相伴   
本文版权归“花漾淮安”和作者本人所有,其他任何机构或个人转载或用于商业活动,请首先与“花漾淮安”取得联系。未经授权使用,本平台将依照相关规定予以追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正确的与孩子亲子阅读方式?
《下巴上的洞洞》:和孩子一起开始生命成长的纯美亲子阅读故事
亲子阅读心得
有意思!门头沟新开绘本美学馆!孩子们来了就不想走!
等你来:2017年有温度的亲子阅读活动
10大创意打造书香校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