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阿克洪文书和精绝古城:一场骗局,开启尼雅遗址的惊世大发现

1890年,英国人鲍尔在我国新疆和田以十头毛驴换得一个无价之宝,一部后来被称为“鲍尔文书”的古书。此事轰动了西方学术界,从此,各国学者、探险家相继涌入新疆,踏上了寻找古文书之路。

十几年间,从多处古代遗迹中出土的文书先后进入世界各大博物馆。文书上神秘的古文字越来越难破译,难倒了一大批专家。不久,一个骗局被揭开。原来,“鲍尔文书”之后发现的这些古文书,都出自一个普通新疆农民的手工作坊。正是这位目不识丁的伊斯拉姆·阿克洪,炮制了那些神秘的“古文书”,竟骗过了英国著名的东方学者、古文书研究领域的权威霍恩勒,使其白白耗费了五年心血。

让人意外的是,当一个偶然的骗局和一个有准备的大脑相遇时,消失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精绝古国都城遗址——尼雅,随之被发现。

尼雅遗址界碑

新疆寻宝热

在历史上,曾经有一条东起我国长安,西至地中海之滨,横跨亚欧大陆,绵延7000多公里的丝绸之路。自从这条陆地商贸通道开通,无数旅行者奔波其上,有往来于东、西方的商贸队,有满怀宗教热忱的僧侣和朝圣者,有执行特殊使命的军人和外交官,还有形形色色的探险家。

当通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的班超、不取真经誓不返的玄奘、东游的马可·波罗等人的背影渐行渐远,进入19世纪末,沉寂多时的丝绸之路上又出现了打着各种名义的人,旅行家、探险家、传教士、测绘员、考古学家……他们蜂拥而至,进入我国的新疆。

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力衰微,西方列强对中国虎视眈眈,都想从中分一杯羹。当时,英国占据着印度,沙俄控制着中亚草原,位于两国势力范围之间的新疆地区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他们争夺的目标。整个19世纪,两国的间谍经常潜入新疆搜集情报并绘制地图。到了19世纪末,两国的兴趣又扩展到地理和动植物。1865年,英国测绘员威廉姆·约翰逊在新疆和田附近发现一个古文明遗址。之后,探险家福赛斯在进行考察时又发现了一个沙埋的城市和一些文物。

鲍尔中尉

1889年,英属印度军官鲍尔中尉为了捉拿杀害英国探险家达格利什的凶手,也来到了新疆。结果凶手没抓到,却意外地买到一本古书。这本古书是当地寻宝人在位于丝绸之路北道的库车南面遗址发现的,随同其他一起发现的文书被卖给了当地的鉴赏家古兰·喀迪尔·汗。而看到了书写在桦树皮上的古怪文字后,鲍尔凭着本能预测它价值不菲,于是便用10头毛驴换来了这本古书。

这本由51叶桦树皮制成的古书,随后被寄到了印度加尔各答的孟加拉亚洲学会,由当时著名的德裔英国东方学家霍恩勒进行鉴定。结果,霍恩勒正确解读出了其中的文字,判定这是一本在公元4世纪用婆罗迷字母书写的古印度梵语书。很快,这本号称世界上最古老的书籍成为无价之宝,轰动全球。而鲍尔也因此名垂青史,不仅军衔晋升为少将,还被授封为汉密尔顿爵士。

斯文·赫定

“鲍尔文书”被发现后,西方各国对新疆地区趋之若鹜,开启了一段全新的寻宝热和考古潮。1892年,法国人莱茵斯在和田发现了用古印度怯卢文写的公元2世纪的手稿。1894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也慕名而至,在此后数年间,对新疆、西藏的沙漠高原进行了8次游历探险,在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发现了多处遗迹,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消失千年的楼兰古城。1897年,俄国圣彼得堡科学院也向新疆天山南部地区派出一支考察队,队长克列门茨在吐鲁番的佛教遗址中收集到了许多珍贵的手稿和文物。

除上述几人外,英国的斯坦因,美国的亨廷顿,日本的大谷光瑞、橘瑞超,俄国的科兹洛夫、普洱热瓦尔斯基,德国的勒柯克、米勒、特林克勒,法国的杜特雷依、伯希和等,都曾是那个时代丝绸之路上的行者,对新疆大大小小的绿洲与沙漠进行过掠夺式的考古和探险。

就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一个大骗局成功上演。

楼兰遗址

阿克洪文书

当“鲍尔文书”风靡西方学术界后,各大著名博物馆开始竞相收藏来自新疆的古文书。他们给这些桑皮纸古本、桦树皮册、贝叶册、木本简牍等古文书包上漂亮的仿摩洛哥皮封面后,珍藏起来,视若至宝。整个西方学术界掀起了一股解读、研究新疆古文书的风潮。

其中,最早发现新疆古文书的英国走在了世界前沿。从1893年起,在霍恩勒的鼓动下,英国驻新疆及附近各地的官员开始受命收集这类文书,再交由霍恩勒解读。这些古文书和其他文物一起,形成了“霍恩勒收集品”或“英国中亚收集品”,被收藏在英国图书馆。

收集工作基本由英国驻喀什代表马继业以及驻克什米尔领事助手斯图尔特·戈特弗雷一手操办。其中,马继业收集到的文书大多出自一个名叫伊斯拉姆·阿克洪的和田人之手,正是他炮制出的这些“阿克洪文书”,让古文书领域的权威霍恩勒殚精竭虑地钻研了5年,仍百思不得其解。

马继业

那么,阿克洪是何许人也?中国历史上没有关于他的任何记载,他的造假故事多出自西方人的口述和记录。

依据这些支离破碎的史料:阿克洪原本只是新疆和田一个小山村里默默无闻的农民,当“鲍尔文书”名扬天下,许多西方人涌入和田到处打听并高价求购古文书后,阿克洪便想借此赚钱。想到那些古文书谁也没见过,阿克洪决定自己做一些出来。于是,在没任何人点化的情况下,他开始伪造古文书,而事情真的比想象中的简单。

他在那些快腐烂掉的旧黄纸上胡乱涂写一些离奇符号,居然被外国人视为珍宝,每次刚完成就被抢购一空。后来,他的生意越做越红火,手工制作已供不应求,为此,目不识丁的农民居然也引进“木版印刷”技术,大大提高了赝品的产量。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十年间,阿克洪的家成为了世界的中心,源源不断地向全球各大博物馆供应来自中国新疆的古文书。那些经他胡乱涂抹过的东西,每一件都价格不菲。

也许是上帝故意要让阿克洪上演这出闹剧,就在当时新疆政府与外国人勾结,出卖中国文物的同时,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农民,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跟外国佬开起了天大的玩笑。“阿克洪文书”长时间蒙骗了印、欧学界,那些奇形怪状的“古文字”成为了西方学者心中无法攻克和逾越的难关。他们越是破译不了,越认为这些文书有价值,有的甚至开始怀疑起自己的知识和学问来。阿克洪花几分钟制作的假文书,很可能让某些学者毕恭毕敬的把一生的时间搭进去。部分假文书至今仍遍布整个欧洲的博物馆。

阿克洪

然而,一个偶然差点揭穿了骗局。

有一次,阿克洪到喀什噶尔出售“古文书”,返程时顺便去看望一位名叫贝克伦德的老主顾,并交给他三卷木版印制的古书。巧合的是,这位瑞典传教士的仆人,正是阿克洪以前邻居家的孩子,早就见识过阿克洪的造假术,于是,阿克洪伪造者的身份很快被这个仆人戳穿了。半信半疑的贝克伦德仔细审视新买的古文书,终于发现了破绽。原来,阿克洪这回用以伪造文书的桑皮纸太新了。贝克伦德赶紧写信将这一发现告诉了霍恩勒以及所有他认识的收藏家。

滑稽的是,霍恩勒根本不相信一个仆人的说法,他极度相信自己的判断力,完全肯定“阿克洪文书”真实不伪。基于他在学术界的威望,其他收藏家也对“阿克洪文书”坚信不疑。结果,这场骗局的帷幕刚被人掀起一角,又顺势落下,像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刮起的风暴一样,很快又归于平静,不留下任何痕迹。

阿克洪伪造的古文书

精绝国古都

当一切归于平静后,阿克洪的文书又继续在市面上流通。可没过多久,一个叫斯坦因的人再次发现了事实真相,他不依不饶,终于将这场旷日持久的骗局连锅端开。

斯坦因是英籍匈牙利学者,同样因为受到“鲍尔文书”和“斯文·赫定报告”的刺激走入新疆。他也看走眼买了阿克洪的假文书,不同的是,他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漏洞。不甘心上当受骗,1901年4月,他在和田找到了阿克洪。

面对斯坦因的质问,阿克洪最终承认了所谓的“古文书”都是他和他的同伙一起伪造的。确知真相后,斯坦因气急败坏,语带讽刺地称赞阿克洪是个“人才”,随即到和田政府告了阿克洪一状,要求立即处置阿克洪。

当时的和田政府早已对斯坦因等人盗走中国文物的行为不满,因不敢得罪洋人,故而一直隐忍不发。现在见斯坦因状告阿克洪,算是找到了报复的机会,于是故意置之不理,让斯坦因无可奈何。很快,阿克洪造假一事再也无人问津,就此不了了之。

斯坦因

斯坦因把阿克洪造假一事也透露给了已经退休的霍恩勒。这回,霍恩勒终于正视了现实,然而可笑的是,为了挽回在学术界的声誉,他又托斯坦因再为他带回去几本看着不那么假的文书,然后重新释读,硬着头皮说它们是真的。现如今,这些伪造的古卷和刻本依然收藏在英国国家图书馆中,分类号为Or.13873和Or.13873/58的就是。

自从被阿克洪忽悠过后,斯坦因再也不相信寻宝人兜售的古文书,而是亲自深入新疆古废墟去考察。1900年至1930年,斯坦因在新疆地区进行了4次大规模探险,其中初次探险就取得了惊人的发现。

1901年,当初次考察告一段落后,斯坦因从塔克拉玛干沙漠克里雅河流域的丹丹乌里克返回绿洲,准备做些必要的休整再重新出发。就在回来的第一天,他偶然从当地一位老人家的口中获得一处遗址的线索。与此同时,又从一个名叫伊卜拉欣的磨坊主人那里,得到了失传已久的怯卢文木牍。

怯卢文是古西域的一种文字,在中国古代文献里曾提到过,在印度的一些石刻中也能见到它。在世界屋脊的北边,发现了世界屋脊南边的文字,这一点深深吸引了具有丰富历史知识和深厚考古素养的斯坦因。

尼雅遗址中心佛塔

三天后,斯坦因在依卜拉欣的带领下深入沙漠腹地,很快就发现了传说中被沙漠掩埋的精绝国古都遗址——尼雅。这是一个大约1800年前的古文明遗址,它封存已久,从未有人探查过,方圆数十公里内散布着大大小小上百处建筑遗迹,保存得相当完整,世所罕见。

在这里,斯坦因得到了各种陶器、木器、漆器、织物,和金耳环、银戒指、铜镜、铜印等各种贵金属饰品,以及欧洲人从未见过的捕鼠夹、靴熨斗、琴、笔、餐具等古代文物。其中,最有价值的当属数百件保存近乎完整的汉文木简和怯卢文楔形木牍,及书写在光滑羊皮上的怯卢文文书。

研究者还在这些捆绑完整的木牍上发现了印有爱神伊洛斯、智慧女神雅典娜等古希腊神话人物浮雕头像的封泥。1800年前,在遥远的中国新疆,东、西方文化竟以这种奇特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着实令人意外。更让人意外的是,如此丰富的古代文物居然出自寸草不生、素有死亡海之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

根据斯坦因在发现尼雅遗址后发表的探险报告,当代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凭借其丰富的学识,发现了某些文物中带有的明确纪年,进而推断,尼雅就是汉代西域三十六国中介于楼兰和于阗之间的精绝国都城。

尼雅遗址出土文物

一场骗局,一个惊世大发现,这可能是阿克洪和斯坦因都始料未及的历史收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阿克洪:上世纪一个新疆半文盲小哥的作假,忽悠了整个欧洲学术圈
大漠夺宝记:中国骗子造的假文物进大英博物馆,竟致“精绝古城”的发现
新疆阿克铁列克遗址佛像:4-7世纪 坐佛 浮雕牌匾(局部)
阿克蘇大峽谷(新疆)
“汉简”不简 | 在秦汉边塞简牍中感受烂漫风骨和大漠豪情
考古人脚下的“精绝古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