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骨肌影像]“软骨黏液样纤维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要点及鉴别诊断~~~
软骨黏液样纤维瘤

临床资料

患儿,女,12岁。左膝关节疼痛、肿胀1年余。查体:左小腿上段局部骨质凹陷,压痛。

图1A

图1B

图1C

图1D

影像学报告描述

左胫腓骨上段正、侧位(图1A、图1B),左胫骨近侧干骺端前缘骨质缺损,周边骨质硬化。CT平扫(图1C),胫骨前缘骨质缺损区,呈半球状,似咬痕,内见条形密度影。CT轴位增强扫描(图1D),病变区轻中度不均匀、分隔样强化。

影像诊断与最后诊断

均为:左胫骨近端软骨黏液样纤维瘤。

临床与影像学要点

软骨黏液样纤维瘤(chondromyxoid fibroma)好发于30岁以下的青少年,好发部位为长骨的干骺端,80%发生于下肢骨,胫骨最多见,其次为股骨。起病缓慢,症状较轻,局部可膨胀变形,可有轻度压痛,病变浅表者及范围大者可触及软组织肿块。病理上肿瘤呈特征性分叶结构,由黏液样组织、软骨组织和纤维组织构成,三种成分多少不定,在小叶内的分布也不同。黏液和软骨样组织主要位于小叶内,纤维主要位于小叶之间狭长分割带。

X线及CT表现:骨质破坏。可为多房蜂窝状、类圆形、不规则样,呈偏心性。发生于腓骨和短管状骨者,病变一般占据整个骨,而失去偏心性特征。不少学者认为蜂窝状或囊套囊样改变对该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但根据CT图像,此种征象的形成是因为病灶内多个骨嵴在X线片前后左右重叠而成。破坏的边缘可见骨质硬化。钙化。发生率低,为点状钙化,X线片发现率1.5%3%,文献报道CT发现率可达20%软组织肿块:肿瘤可突破骨皮质,形成软组织肿块,骨皮质中断后,残余的骨壳可构成半月形骨质缺损,呈咬饼样改变,尤以胫骨更常见,较有特征性。软组织肿块通常较小,边缘清晰,可能是肿瘤外包膜包绕所致。骨膜反应。不常见,可能是肿瘤突破皮质刺激骨膜所致,其形态符合良性病变的特点。

MRI表现:大多数在T1WI呈低、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信号不均匀,增强扫描可有轻度或中度强化。

 

鉴别诊断

1. 骨巨细胞瘤  多发生在2040岁的青壮年,位于骨端,偏心性,膨胀显著,其内间隔纤细,X线片可见皂泡样改变,瘤体内无钙化,边缘通常无硬化。

2. 软骨母细胞瘤  多发生于青少年,好发于骨骺,呈圆形骨质破坏,早期钙化多为点状或斑片状,晚期可有大量钙化或骨化,无髓腔侧硬化。

3. 纤维结构不良  常呈磨玻璃样密度,有的呈囊状低密度,其内可见散在的条索状骨纹或斑点状致密影。

4. 软骨肉瘤  病灶呈侵袭性改变,且病灶内具有细小的明显的钙化时,高度支持软骨肉瘤的诊断。

小结

软骨黏液样纤维瘤好发于30岁以下的青少年,好发于长骨干骺端,呈偏心或中心性溶骨性病变,病变上、下骨内膜反应性硬化,病变内可出现粗大的骨嵴,一般病灶内无钙化,出现胫骨的咬饼样骨质缺损较有特征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软骨黏液样纤维瘤的影像诊断
少见部位软骨黏液样纤维瘤的影像诊断
【骨与关节】脂肪硬化性粘液纤维瘤
软骨黏液样纤维瘤
软骨黏液样纤维瘤样型骨肉瘤一例
长骨偏心膨胀性病变诊断与鉴别诊断 – 影像PPT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