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幼升小最让你焦虑的问题,这篇文章彻底说明白了!不信点开看

进入3月,虽然离幼升小还有段时间,家长们却集体焦虑了!换位思考后才明白,很多家庭马上要面临教育路上第一个正式选择:

继续上幼儿园?还是去上幼小衔接班?

今天,我们特邀作者海淀胖爸爸,把这件事掰开了再说说,目的就一个,让大家定下心来,做好自己的选择。

为了写好这篇文章,我做了两类调查

我在安安所在班级的家长群做了一个调查,一是看看在最重视教育的北京海淀家长心中,学前班的覆盖面。二是看看学前班和小学阶段学习成绩的关系(如有关系的话)。

我选了海淀另一所重点小学一年级的班级做了调查,看看最近一批幼升小孩子的情况。

调查结果是这样的

安安班上现有40名学生,上过学前班的(时间从两周到一年不等),22人,占55%,其中3个月以内短期班有9人。没上过的18名,占45%。

实事求是的说,学前班对截至目前的学习成绩,影响不明显。

某小学一年级某班,现有学生47名,上过学前班的31人,占66%(三分之二);没上过的16人,占34%。

这个结果和目前的教育现状基本相符。

据我平常观察、了解和掌握的情况,这个调查结果和目前的教育现状基本相符。请注意我的用词是:现状,意思是不带任何评价和感情色彩的客观事实。

如果您是一个从众的人,看到这儿就可以做出决定了,不用看下面那些blablabla。

坦白地说,从众也是一种品格。带娃多年,深知认定一种教育观,是多么重要且幸福的一件事。(这段话烦请大家多读几遍,琢磨其中的意思)

如果您对从众有些个人看法,想听完正反两方面的分析再做决定,那么继续。

这一段,先说一些大实话

➊ 准备上学前班的

不要天真地以为,有了学前班做跳板,孩子上了学就会一帆风顺,放学之后就不再鸡飞狗跳了。模拟终究是模拟,且不说模拟考的试题和正式考试不一样,考场环境,气氛和要求,和真实情况相比,差距大了去了。

➋ 不上学前班的

不要天真地以为,自己孩子能逆袭,钱和时间都不是白花的,别人家的家长和孩子也不傻。

既然没有提前出发,就不要幻想上来就把别人秒杀,跟跑在一段时间内是必然结果。龙生九种,各有不同,何况咱的孩子是自己生的,又没选过基因,差异是必然的。

➌ 认识并接受孩子的差异性

这是家长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功课。每一个关于教育的决定,核心都离不开四个字:因材施教。

有一种孩子,是天赋很强或者早慧的,具体表现出来就是学习,体育,文艺,外联,样样都很棒,这样的孩子通常占比在5%-10%之间,一个班40几个孩子,大约2-5个。

有一种孩子,是天赋比较弱或者晚熟的,具体表现和前者相反,学习不怎么样,跳绳只能跳别人的尾数,通常就连玩儿也不是那种特别通透的,占比和前者差不多。

这两种孩子,上不上学前班,实质意义都不大。因为半年,哪怕一年的模拟学习,不会对小学生活产生实质性影响(安安班上公认的几大学霸,上过和没上过的,打平)。

如果在幼升小阶段,家长对孩子已经有了清晰地认知,建议让孩子继续在幼儿园度过光辉岁月(前者未来的鸡娃战役很漫长,后者的放松成长很重要,都不在这一时)。

➍ 别不好意思,早点从内心承认孩子是普娃,早解脱

当然,如果对孩子的认知不太清晰,还是建议从众,这样心理上会舒适一些。不过,绝大多数孩子都在这两者之间。别不好意思,早点从内心承认孩子是普娃,早解脱。

对了,如您的目标校是私立小学及靠面试决定入学名额的公立校,上学前班会比较保险,因为得先保证孩子有资格站在起跑线上。

接下来,我再把您往对立面推一推

坚持看到这儿的家长,不用否认,您内心有“不上”的想法,但是不够坚定。我负责把您往对立面推一推。

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 您能接受孩子入学后,在半年乃至一年半以内,成绩不那么出色,并且在短时间内有可能(只是有可能而已)不太被老师重视(未必是歧视)和同学敬佩么?

· 如果出现上述情形,您能够内心平静地帮助孩子,并且持续相信和鼓励孩子么?

· 如果出现上述情形,您能抑制自己马上给孩子报个学科类课外班的冲动么?

· 您是否认为,孩子跌倒了自己爬起来,对他的成长进步会显著于有人扶着走路?

· 您家孩子所在的幼儿园,是否安排了一定的幼小衔接课程(只要有就算)或者至少有一位家长可以在入学前三个月的时间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如果是男孩,以及家里有个甩手父亲,请回到第一题,再做一遍。

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犹豫或者答案为不是,建议还是从众吧。

您失去的只是金钱,收获的是入学后的心理安宁。

对了,不用担心半年乃至一年的学前班生涯,会把孩子累着,孩子们到了那儿,虽然形式不同,但绝大多数的心态也还是玩儿。学前班的老师也不会像一年级的老师那样,对家校共育提出多么高的要求和期望。

口口相传,但是被曲解的事

对不起,您还在么?

如果在的话,您的内心,选择“不上”的概率可能要大于“上”。下面,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一些口口相传但是被曲解的事。

➊ 一个月学完拼音?多数孩子会的就不讲?

——安安所在的学校不是这样的,我专门打电话问询了北京、省会城市、省内二线城市、县城等多所公立小学的教师,情况和安安学校一样。

去年年底,教育部印发了“减负三十条”,“超前教学”属于明令禁止的范畴,即使是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极原则,公立小学的教师没有任何内生动力违抗教育部的命令。

确认这一条很简单,找上一届的孩子问一下就行了,记住直接问孩子,先不要问家长,家长们口口相传的,可能会夸大。

至于说学半年拼音,打的底子扎实,比学两个月拼音效果好的,说好就好吧,毕竟花了钱的。

但是,汉语拼音才诞生多少年啊!而且,简单的东西反复打基础,可能属于无效劳动。否则,为什么学校不为这些内容安排更多时间呢?再者,从实际情况看,汉语拼音跟不上趟的孩子,很少。

➋ 数学不上学前班,上学后可能跟不上。

这个是必然的!刚入学的时候,别人都会100以内加减法了,你还得现学10以内的,心理上可能会有落差。

但是,我可以负责任地说,仅就数学这一科而言,学前班的先发优势,最迟到了一年级结束就没有意义了(不包括竞赛数学)。

如果孩子可以做到,对已经会了的东西,也能保持足够的关注度,那么,这一条的负面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绝大多数普娃,是做不到的。而且,因为尝到了甜头,后续的超前学习就是必然。孩子能适应,没有任何问题;那么多跳级的孩子,照样学得很好。

只不过我认为,如果是普娃,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比短期的好成绩意义更大一点。

➌ 学前班会有幼儿园没有的阅读课,口语和书面表达课,师资都是资深的退休老师......

想做出某项选择,就会收集正面信息支持自己,反之亦然,这是心理学定律。很多情况下,事实是客观的,但是事实和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可能比很多人想象的要弱很多。

这方面,正面例子很多,负面例子也很多;专家肯定的很多,否定的也很多。

既然众说纷纭,起码可以证明一件事,缺乏共识。既然缺乏共识,那就意味着这件事并非必须做的。就像疫苗一样,有强制的,也有选择性的。

不管上不上学前班,幼小之间是需要衔接的

➊ 千万不要开骂教育部门

这不是目前教育形式所逼,而是提高教育水平的需要。不要说“以前我们没衔接不也挺好”之类的屁话,现在都2019年了,人类和社会总是要进步的,不是么?

幼小衔接重在学习习惯,包括但不限于:专心听讲,规矩意识,团队意识,生活自理能力,学习自理能力。

➋ 在这个时间节点,建议大家把握两个原则

·上学前班,要防止“超前教学”。

·不上学前班,要防止“坐以待毙”。

无论上不上学前班,家长都不能做甩手掌柜的;就像无论将来孩子上了多么好的小学,家长也不能撒手不管一样。

学校承担教育主责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是大势所趋,骂破嘴皮子,也得面对和接受。所以,从幼小衔接时期开始,家长就得行动起来,家庭分工就要明确清楚。

说在最后

·既不要高估幼小衔接班的作用,也不要高估自己对未来孩子成绩不好的承受力。

·既不要高估挫折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也不要低估小情绪处理不好可能潜在的心理问题。

·既不要高估学校对孩子的作用,也不要越俎代庖做了学校该做的事。

相信学校,相信孩子,相信自己,三方合力,才能书写当代教育。教育路漫漫,上不上学前班只是个起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奉启玉:“双减”后,幼小衔接发生了哪些变化?
幼儿园“防小学化”停兴趣班家长焦虑报班补课
孩子幼升小,你有焦虑症吗?
警惕“幼小衔接”沦为“准小学”
孩子,我宁愿你输在起跑线上
诞生于焦虑、躁动之下的幼小衔接市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