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让人头疼的蔬菜粉虱,应该怎么防?

让人头疼的蔬菜粉虱,应该怎么防?【蔬菜卫士报 666】

蔬菜粉虱俗称小白蛾,属半翅目粉虱科,是蔬菜上的重要害虫。随着保护地栽培的迅速发展,粉虱的种类、数量均有所变化,其中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和烟粉虱Bemisia tabaci的为害有扩大和加重的趋势。

尤其是立夏以来,随着温度不断升高,粉虱危害逐渐加重,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给蔬菜生产带来巨大危害。

左(温室白粉虱) 右(烟粉虱)

一、危害现状

据报道,两种粉虱在美洲、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均有分布。

温室白粉虱寄主范围极广,已知的寄主植物有121科800种以上。1976年在京郊大爆发之后,很快成为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等地蔬菜上的重要害虫。烟粉虱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害虫,在亚洲、欧洲、南美洲、中北美洲、大洋洲等大陆地区均有分布,寄主植物多达900种以上。烟粉虱作为一种植食性昆虫,早在19世纪末即被记录,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虽在一些国家有局部严重危害作物的记录,但总体上只是一种偶发性害虫。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起源于中东和小亚细亚地区的所谓“B型”烟粉虱广泛、迅速地入侵美洲、大洋洲,进而入侵亚洲,烟粉虱成为世界性害虫而备受关注。而2003年前后,起源于地中海和非洲北部地区的“Q型”烟粉虱开始广泛入侵世界各地。

值得注意的是,烟粉虱遗传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早已被关注,但其分类地位,尤其是烟粉虱到底是一个包含多个生物型的复合种还是一个包含许多隐种的物种复合体,一直颇受争议。近几年来,有关烟粉虱种系发生和系统学的研究取得长足进展,有证据推论烟粉虱是一个包含至少36个隐种的物种复合体,但生殖隔离证据仍需进一步完善,为了方便与既有的烟粉虱的称谓相衔接,本文对两种入侵的烟粉虱分别称为B烟粉虱和Q烟粉虱。

二、危害特点

温室白粉虱和烟粉虱均具有趋嫩性,成虫喜聚集在植株顶部叶片背面刺吸取食,危害方式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成、若虫刺吸植物汁液,造成蔬菜营养缺乏,导致叶片失绿直至植株萎蔫死亡。

2、成、若虫分泌蜜露,诱发霉污病,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同时也大大降低蔬菜产量和品质,易引起观赏植物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下降。

3、粉虱可传播多种病毒病,引发寄主植物病毒病流行,造成重大损失。

粉虱聚集在叶片背面吸食汁液

分泌蜜露,诱发霉污病

粉虱传播病毒病

三、发生规律

冬季,温室白粉虱在加温温室和节能日光温室中繁殖为害,无滞育或休眠现象,第二年春季通过菜苗或由通风口迁飞至大棚、露地,成为大棚和露地蔬菜的虫源。露地蔬菜白粉虱于春末夏初种群数量上升,夏季高温多雨时数量有所下降,秋季迅速上升达到高峰。10月下旬气温下降,虫口数量逐渐减少,再由露地、大棚向温室迁移,使温室白粉虱周年发生,此外,白粉虱还可随花卉、苗木运输远距离传播。

在温暖地区,烟粉虱一般在杂草和花卉上越冬,在寒冷地区则在温室的作物和杂草上越冬,春末迁至蔬菜、花卉和经济作物上,随温度的升高虫口数量迅速上升。在我国北方、长江流域和华东地区,均以7~9数量发生数量最多,为害程度最重。烟粉虱在温室内可常年繁殖为害,第二年春季转入露地,随风扩散,并可随寄主植物长距离传播,因此,该虫具有危害猖獗、蔓延迅速等特点。

四、粉虱危害严重的原因

1、棚内环境适宜、繁殖能力强

温室白粉虱的繁殖适温为18~21℃,在温室条件可周年发生,一年可发生10余代,世代重叠;烟粉虱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适应沙漠性气候,能忍受40℃以上高温,适应能力很强,烟粉虱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一年可发生11~15代,且世代重叠严重。

其中,温度对两种粉虱的影响不完全一样。“B”烟粉虱在高温下(27~28℃)成虫寿命、产卵量均高于温室白粉虱。而在中温条件下(21~22℃),温室白粉虱的寿命高于B烟粉虱,此时它的产卵量大大高于“B”烟粉虱,可见,夏季高温天气与“B”烟粉虱的猖獗关系密切。

2、寄主范围广、不同作物间迁飞

粉虱寄主范围广,为粉虱的繁殖提供充足的食物,而不同作物之间的迁飞,为粉虱的防治增加了难度。

3、危害隐蔽,抗药性强

粉虱的成虫和若虫多聚集在叶片背面危害,隐蔽性强,喷药时药液不容易触及到虫体。此外,频繁的施用农药,使粉虱产生了抗药性,同时也易杀死了粉虱的寄生性、捕食性天敌,使防治效果变差。

4、所传病毒病危害严重

粉虱的成虫和若虫除了直接取食植物汁液造成危害,其作为介体所传播的病毒病危害尤其引人关注。防治措施不当或不及时可导致番茄等蔬菜作物绝收,造成严重后果。

五、综合防治措施

1
高温闷棚

夏季休闲时期,先清除棚内上茬植株枯枝、叶、果,结合整地把有机肥施入,浇足水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密闭大棚,利用高温杀死土传病菌和粉虱虫卵,一般闷棚30天左右,闷棚结束后要及时翻耕土壤,晾晒10~15天后定植下茬作物。

2
培育无虫苗

育苗时,苗床用防虫网隔离育苗,悬挂黄板预警,发现粉虱及时防治。在棚室风口和入口处设置60目防虫网,在定植前或定植后,可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7500倍液蘸根或灌根处理,能够有效防止带虫苗定植。

3
加强田间管理


3.1 悬挂黄板

利用粉虱对黄色具有强烈趋性的特点,可以田间悬挂黄板用于监测和诱杀,一般悬挂黄板与植株上部叶片等高,每亩(667平方米)放置25~30块左右为宜。

3.2 培育健壮植株

合理配方施肥,适当增施微肥和磷、钾肥,控制氮肥用量和浇水量,适当使用复合甲壳素有机水溶肥料,培育健壮根系,增强植株抗病力。

4
生物防治

丽蚜小蜂和桨角蚜小蜂是温室白粉虱和烟粉虱的有效天敌。这两种天敌可寄生粉虱若虫,寄生后虫体变色,死亡。在棚室栽培中,当粉虱成虫发生密度较低时(平均0.5头/株左右),或作物定植后,挂诱虫黄板,发现粉虱成虫后,即挂蜂卡,每亩2000~3000头,隔7~10天释放1次,共释放2~3次,使寄生蜂建立种群并有效控制粉虱发生为害。蜂卡应均匀释放于温室内,挂在植株中上部即可。

5
药剂防治

烟粉虱高龄幼虫的虫态抗药性较强,依据烟粉虱生物学特性,在防治上要把握住幼虫孵化期及时喷雾防治,将其消灭在幼龄期,药剂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或2.5%联苯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或3%啶虫脒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施药间隔期在7天左右,着重处理叶片背面,施药时均匀喷雾。也可用15%敌敌畏烟剂300~400克在傍晚,将温室大棚密闭,点燃熏杀成虫,综合使用能够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作者:刘银泉  浙江大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白粉虱说拜拜的防治技巧!
把好三关烟粉虱再难翻身!
粉虱泛滥,怎样防治才能不复发?【蔬菜卫士报 1102】
最近很多农户都说这个虫子很难治!棉花、辣椒、茄子多种作物深受其害
防治高抗性白粉虱 —— 杀虫杀卵 一招制敌【蔬菜卫士报 1522】
蔬菜白粉虱怎样防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