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法则的力量与局限


进化有方向吗?“适者生存”需要重新考量?


一直以来,我们对进化论有什么误解?


影响我们每个人的科技政策是怎么制定出来的?有什么成就和局限?在与国际的合作和竞争中,政策的力量在哪里?


自然法则和政策法则有什么相通之处?政策法则是否也遵循了自然法则的进化规律?


人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法则之下,如何更自在成功的生存?


所有的谜团都在高山大学(GASA)2019年“高山七问”系列思享课第一课“问法则”中解开。


“高山七问”思享课,用一年的时间,与杰出的科学家和企业家们在七个城市一起追问科学的终极问题。



第一课“问法则”于2019年1月10日在北京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厅开讲。



进化论与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周忠和


导师简介:周忠和,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前所长。世界知名古鸟类专家、著名古生物学家,孔子鸟化石的发现者之一。周忠和院士发现并命名了若干中生代鸟类化石,是最早从事辽宁早期鸟类化石研究的学者之一。



对进化论的误解


进化论看起来很简单,其实很复杂。中国是世界上对进化论接受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但国人对进化论一知半解、不求甚解,甚至道听途说、以讹传讹。很少有继承和发展。

 

国人对进化论的误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将达尔文进化论与拉马克学说的混淆。拉马克学说主要强调环境的作用,他认为生物变异是环境变化所诱发的,这种变异可遗传的,最终会导致简单的生命不断自生并自动向更高级发展。达尔文进化论认为群体内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前提,自然选择才是生物进化的机制。


2、进化没有既定的方向。进化并不仅仅只是朝着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低级到高级的方向发展的。突变是随机的,在自然界能够最终被留存下来的,不见得是那个最能够适应环境的特征;不好的性状,由于机遇,在自然界也有可能被固定下来。进化是一个机会主义的过程。



3、进化不是强者生存,而是适者生存。很多人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概念滥用到了极致,以至于达到了一切在于竞争,唯有最强者才能拥有一切,并且不惜为了一己之利而不择手段地步。但所谓的“适者” 都是相对的,自然选择创造了适者。


生命的进化本身已不仅是假说或者理论,而是事实。但有关进化的过程和机理,有许多假说,更有许多未知的东西。



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达尔文发表的《物种起源》和《人类的起源与性选择》,彻底打破了人是超自然力量创造的思想禁锢,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也让我们知道了我们是谁。


180万年前,直立人出现,第一次走出非洲;

 

30万年前,智人出现,再次走出非洲。



语言、文字、教育和文化推动了人类的进化进程,人类取得了极大成就,与其他动物产生了巨大的差异。一万多年来人类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历史巨轮推进,人类还在进化。


但无论如何,人类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文化的发展永远也不会彻底脱离人类动物天性的约束


未来,人类将往哪里去?

 

未来科技革命会带来什么?国家关系、社会阶层、伦理道德都将会接受考验。



过去是理解现在和未来的一把钥匙。对地质历史时期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正确认识,能够为我们应对当今全球变暖等环境危机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提供历史的借鉴和启示。


38亿年的生命进化历史告诉我们:唯有变化是永恒的,不确定性是生命进化的永恒规律。


自然选择的规律不会改变,改变的只是选择的力量和类型的改变。文化的选择力量会越来越大。



中国科技政策制定与规范


△薛澜(左)与GASA创办人文厨(右)


导师简介:薛澜,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博士导师、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曾先后获得包括美国科学进步促进协会STEP奖、卡内基梅隆大学Stephen Lee最佳研究项目奖、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清华大学良师益友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等。


现场问答摘要

文厨:您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走进校园的大学生,也是中国留学生40年的典型代表人物,现在是苏世民书院院长,聚焦全球背景下人才的培养。请谈谈全球化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薛澜:什么是全球化?全球化最开始就是货物流通,到今天是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是全球化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我觉得,全球化其实还有很多无形的方面,比如思想文化的交流、跨国界的交流等等,这个方面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

 

不管是科技发展还是文艺复兴,都是思想文化的交流。我觉得从这点来讲,保持思想文化的交流,教育、科技就可以很好的发展。中国的落后,其实很大程度上是首先国界封闭开始的,明朝禁海,对我们的科技文化交流也是有阻碍的。


文厨: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的科技政策制定与规范取得了哪些成就,有没有踩过一些坑?

 

薛澜: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回头看过去40年的改革开放,首先可以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管是国外的同行,还是国内的同行,这一点是没有人可以否认的。

 

但是回过头细看,我们也走进过一个误区,那就是我们太重视科技了,政策与手段有点错配。很多的政策目标没有实现。


文厨:中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

 

薛澜:我们去年7月份做了一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发现中国人工智能吸引的风险投资,超过了美国。我当时很吃惊,这一点说明中国创新创业的活力现在已经被激发了。第四次工业革命新的领域里面,中国确确实实是走在前面,或者我们在前列的阵营之一。

 

从这个角度来讲,如果说前三次工业革命,我们没有跟上那班车,我觉得现在是在头班车上。不管是从国际上还是国内来看,这一点大家是比较认可的,即使在我们比较落后的领域,中国的发展速度确实是赶超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类进化史之谜,达尔文为何提出这些理论?
刘小枫:重审斯宾塞的有机体政治论
达尔文的进化论正确吗?
量子进化 《新发现》
100位世界名人(63)——达尔文
进化论误导人类文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