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价墓地,承载不起死去的现实!
    作者| 王健                         猴哥看盘 2018-04-10 

来源| 读懂财经(caijing155)

活着买不起房,死后也买不起墓。

如今已经一语成茧。

在北京,好一点的墓地,价格在15万以上;上海,全市均价每平米超6万,而高端墓地,则接近40万。

再来看看惊现的天价墓地:厦门安乐永久墓园,售价800万元;无锡西洞庭墓园,售价300万;深圳“报恩福地”,均在也在4-20万之间。

1

谁推高了中国的墓地价格

我国的墓地政策将墓地分为:公益性公墓和经营性公墓。前者为农村村民提供,免费的;后者则是为城镇居民提供的,有偿的。

What?农村村民的公共墓地是纯公益的,不意间为农村户口打了一波广告。

言归正传,我们今天要讲的是经营性公墓,因为所谓的高价墓地,往往也出现在这里面。

究其原因,首当其冲的是墓地供给严重不足。

用数据说话,我国的经营性公墓数量,1985年为24座,到了2012年为1597座。而近三年,这一数字下降到了1386座。

更重要的是,北京、上海、陕西、河南等多地已经停止审批经营性公墓,大部分省市的墓穴将在10年内用完。

但供给的不足,绝不是导致公墓价格飞涨的根本原因。

据“内陆殡葬第一股”福寿园年报显示:土地成本仅占墓地销售价格的11.7%,毛利率超过80%。

该公司出售的墓穴,平均售价达到10.28万元/座,其中最高档的墓地平均售价42万元/座。

OMG!什么是暴利?以后别跟我说房地产企业是暴利,相比之下,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原因?大部分公墓由民政部门负责经营,属于公益性事业单位。这本身没有问题,可问题就在于,审批建立经营性公墓,由建墓单位提出,上级民政部门审批。

简单的说,民政部分一边自己经营,另一边又负责管理和审批。自己审自己,自己监管自己?笑话,不存在的!

如果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就会践踏人间一切法律。

在利润的驱使下,从事“炒墓”也大有人在这些人往往借助于豪华墓地的稀缺性,同时打着个性化、风水好子孙后代有福等噱头,借助媒体的渲染,炒高墓地价格。

在需求端,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对墓地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用数据说话,截至2017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为11.4%。未来十年,我国老年人口的死亡人数,都会维持在千万以上。

再者,积累了大量财富的人,活着的时候花大价钱购置豪宅,死后自然也希望躺在豪华墓地里,“入土为安”。

在这样的观念下,也为了让后代人体现出“孝心”,寄托哀思。支付高溢价的墓地价格,也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情。

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则形成了“一墓难求”的局面。

2

墓地虽好,却只是暂时租用

中国不承认经营性墓地的永久使用权。简单的说,即使你买下了这块墓地,也只是租赁关系,而非产权关系!

没有所有权!

What?花了天价买下的墓地,却只是暂时租用来的。瞬间奔溃,泪流满面。

既然是租赁,那么就会有一个期限,这个时间是多久呢?20年!也就是说,最多20年,你的墓地就将欠费。

说好的入土为安,怎么现实却是狠狠地一巴掌,收到的是欠费通知书。以八宝山人民公墓为例,6万多个墓穴到期和即将到期的超过一半,却只有不到四分之一完成了续租。

为什么是20年?据殡葬协会副会长的说法:因为20年,刚好是一代人,一代人为一代人负责!

这样的逻辑,老实说有点牵强。不过,基于土地节约的原则,平坟还田还是可以接受的。

好吧,那就老老实实交钱。以北京为例,墓穴续租不收租赁费,只收管理费。费用多少呢?墓地造价的5%。

以10万的墓地为例,第二个租赁周期的管理费是5000元。目前不支持分期付款,一次性到账。

如果20年后,墓地到期后无人续租怎么办?别担心,不会让你耍无赖的。墓园会对墓穴进行迁移改造,或者直接赠送,深埋套餐。

怎么操作?墓地工作人员会在欠费的坟墓上,贴写欠费通知,或者按登记的方式进行电话联系;如果还是不行的话,就在报纸和官网刊登催费通知;最后,就可能对骨灰采取措施。

3

高价墓地,如何才能“死的起”?

实际上,在殡葬这个行业里,截至到现在也没有一个正式的法律,很多行事原则都依据民政部和国务院颁发的行政法规,甚至还只是地方性的管理条例。

只有加强立法,才会做到规矩办事,有法可依。这样各个地方才不会各行其是,造成不该有的黑暗。

关键之处,还是需要将殡葬业向市场开放,引入民间资本实现经营主体的变化。对于刚失去亲人的百姓来说,除了伤痛,基本上没有议价的能力,只能是价格的被动接受者。

市场竞争不充分,成本的不透明,无疑加剧了价格的飞涨。

不过,随着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根本的出路,还是在推行新的殡葬方式:生态葬。

什么是生态葬,主要形式有海葬、树葬、花葬、草坪葬、壁葬。 而顺利推进生态葬的关键,在于老百姓观念的转变,以及祭扫风俗的改变。

无论哪种葬,共同点就是:不留骨灰,不占墓地,生态环保,节约资源。

在北京八宝山公墓,生态葬比例已达到65%。整个北京地区,生态安葬率也已达到44%;在上海,已有3.2万名逝者接受海葬,骨灰洒向大海。

在沈阳,树葬公墓目前已经安葬36万份骨灰,绿化荒山1000多亩,并且每年这一数字还在增长。

就价格而言,部分生态葬的费用支出仅是传统立碑的三十分之一,即使高的,也不会到传统安葬的三分之一。

更重要的是,这种消耗小、污染少的安葬方式,与自然相融,为子孙后代留下青山绿水、土地资源和精神财富。

安葬只是一种形式,对亲人的牵挂会有很多种方式。“重敛厚葬”的传统观念正在改变,但节俭治丧、“厚养薄葬”的风气,客观的说,任重而道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传统墓穴到期拟不再续租,推广树葬花葬草坪葬
面对天价墓地,节地生态葬如何“叫好又叫座”?
网上高价叫卖墓地?八宝山人民公墓:安葬亡人若迁出墓穴收回不得买卖
公墓产权为何只有20年
公墓乱象呼吁尽快出台殡葬法
墓位20年使用期满后咋处理?贵州省民政厅作出回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