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哥,你读过几本书就敢写?

前一段时间我特盼着城市能静态管理,因为我在写一部书《西域四百年》,从今年元月一日开始,到今年六月十五日交稿,35万字。

书中写了什么?

“历史是有情的,戊校尉耿恭,守着疏勒孤城,他相信他的国家、他的兄弟不会放弃他,于是有了十三勇士归玉门的荣光。

历史是无情的,当都护陈睦捐躯高昌壁,已校尉关宠血洒柳中城时,他们都曾遥望着东方,用最后的气力将剑插入敌人的胸膛,他们相信大汉的战旗将出现在明朝旭日的晨光中,将士的血不会白流。

古往今来,华夏民族韧性极强,在诸多小人物的身上,往往能看到耀眼的光茫,这是华夏文明延绵不绝的根源!

戎马鸣兮金鼓震,壮士激兮忘身命。被兕甲兮跨良马,挥长戟兮彀强弩。这就是那最初的四百年,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故事。”

(东哥绘,汉丝绸之路示意图)

很多人对历史不感兴趣,因为那是过去式。其实不然,在我翻看百余本关于两汉西域的故事时,我发现,我们今天发生的每一次重大事件,在历史中都可以找到痕迹,甚至是映照。

东哥,你以什么身份写的这本书?

这本书的内页将会这样介绍东哥:生于七十年代,新疆大学环境工程硕士,曾在公安消防部队服役二十九年,新疆文联作协成员,公安部西北研究所特约研究员,西安科技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兼职导师。曾出版文集《消防队长》,在其公众号《西行的人生》《网事评说》及《西域都护》中发表原创文章一千余篇,三百余万字。

(东哥绘,蜀身毒道路线示意图)

东哥,你怎么想写这个题材?

不是我想写,是因为传媒公司找我写,去年,出版界立项一部书叫《西域三百年》,然后他们找作家,这类体裁让生活在新疆的作家写可能更符合实际。

于是,有人推荐了东哥,因为之前我所写的西域故事曾在飞机上的读物《民航旅游》杂志上连载,编辑看了之后,觉得这种写法可以,不是论文,不是小说,而是通俗的历史解读。去年八月编辑盼联系了我,我一直没有动笔。因为,我的知识储备还不足以解读那段历史。于是,我开时翻阅大量的历史期刊上关于西域的论文,记录不同学者对同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观点和立场。今年一月开始写,但我并没有签合同,原本出版社合同中是二十万字,今年四月写完西汉西域故事已超过二十万字,我觉得交稿没问题了,之后还有王莽的新朝与东汉西域故事,于是,签了出版合同接着写,写到了三十五万字,写到了四百年,没故事了。因为东汉末年开始了“三国演义”,中原割据政权无心西顾,而西域土地上驻守的汉军西域长史、戊己校尉及西域诸国王本着认庙不认神的态度在等着新王朝的诞生。大多数人不知道,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董卓,在历史上第一次留名就是驻守西域的戊己校尉。

(东哥绘,张骞出使西域形势图)

东哥,你写的是小说吗?

不是小说,写小说的人不用看书,也不用考证,知道几个历史人物的名字,天马行空就行。曾有一个作者写了一本关于班超进西域的故事,商家请我在公众号上付费推销。我说你先把书稿发给我学习一下,看是否真实。书稿发来,书中班超出使还带了个妹子。故事情节是这样的“天选少女,绝美胡姬,弑神少年,江湖浪子,战场豪杰,于阗女巫、莎车铁骑、大漠鹰隼,丝绸路上唱响别样驼铃”。然后,我回复,去你妹的,这种胡说西域的历史言情小说,送我书我都不会看,别说让东哥帮你写推荐了,给钱都不干。东哥记录的是一段历史,一段中华民族荡气回肠的征战史,其间英雄、枭雄、奸雄轮番登场,因为,我们的土地用马蹄和战刀耕犁。

(东哥绘,陈汤灭郅支单于路线图)

我们永远不可能知道第一历史的真相,只能从史书上看到第二历史,我写的应当算是第三历史,因为书中有大量的历史分析。比如:刘邦“白登之围”怎么逃出来的,没有记录,东汉落幕一千多年后成书的《资治通鉴》借用《后汉纪》《西京杂记》等小说体书籍的说法,认为汉使夜见单于阏氏,送上大量礼物,于是,阏氏枕边风起了作用,让出一条道,刘邦跑了。可能吗?根本不可能,两军对垒,汉使怎么可能半夜进入匈奴军营准确的找到单于老婆,送上重礼,语言通吗?刘邦是打仗去了,不是会朋友去了,可能带重金礼品吗?唯一可能就是刘邦写了降书,降书的条件就是之后娄敬所提出的献礼与和亲政策,太丢人,所以《史记》《汉书》中都没有记录,只提了“陈平之计”。比如,佛教进入中原,谁带来的,僧人吗?不是,是丝路之上信佛的商人,佛教又刚好是对中国的“黄老之术”及“神仙术”的最完美的解释,于是有了白马驮经的故事,儒、释、道有机的结合了。东哥是干消防的,当然会搜集两汉火灾的事,书中自然就会出现廉叔度成都防火的故事,不是硬拉,是因为成都是“蜀身毒道”的起点,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东哥绘,汉、匈奴、西域诸国位置图)

东哥,这本书什么时候能看到?

我不知道呀,传媒公司现在已完成了三审三校,本月二十日交出版社。这家出版社叫“新世界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是我国最主要的对外出版机构之一,中国国际出版集团成员之一。最初以向海外读者介绍中国历史、文化、音像为主,出版了一大批深受海外读者欢迎的图书,其中不少图书以版权贸易的形式传播到许多国家和地区,累计出书5000多种。看百度的介绍,这是一家很牛的出版社。

东哥,你为什么会盼着疫情的“静态管理”?

因为东哥是作家,不是坐家,有很多事要干,只有隔离在家才会有大量时间去写,去绘图。结果很无奈。我把书中插入的地图交稿后,总感觉还有一些图没有画。刚好,小区被封了,可以画了,一天画了五幅,可是编辑盼说,东哥,够了,文稿已排版完了,送外校了,560页,17.5个印张,是最佳的印张数。于是,静态在家被管理的我没事干了。

得说说编辑盼,第一次返回的校对稿,我对编辑盼就满满的佩服。唉,东哥是个错字大王,“的、地、得”不分,符号乱点,一页中,编辑盼能改十几处,太丢人了。

(东哥绘,班勇进入西域路线图)

编辑盼很认真,书中的年代与附录中的年代少一个点她都能发现。于是,第二次校稿的返稿,我对编辑盼说,别发我了,我自己写了啥都忘记了,你按标准改吧。但是编辑盼还是发了几页文中没说清或会产生歧意的截图给我,让我介绍清楚推断的依据。我们一直说,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从编辑盼身上,我看到了专业精神。

感谢编辑盼对我的认可,她说:东哥,这本书的信息量太大,我是历史类书籍的编辑,书中很多故事都没有听说过,读这本书真是一种提升。

编辑盼说:东哥,您是我遇到的第一位可以写文字还能自己绘图的作家。

我说:东哥是基层中队长出身,当年用mapinfo、CAD、3DMAX绘图,现在用PS作图不得要领,您让美编修修吧!虽然只是简单的线条图,但我很用心,是对照史料绘制的。

编辑盼说:东哥,我看您绘制的张骞出使西域图与网上搜到的不一样?

我说:张骞出使西域在史料中根本就没有记录路线图,网上的图是按现在的公路线绘制的示意图,根本不是真实的线路,现在的公路网在张骞时代根本不存在。张骞时代只会沿着水源线走,那时候的蒲昌海(罗布泊)、秦海(博斯腾湖)浩瀚无边……

(东哥绘,东汉初年中原割据图)

因为写这段历史,我认识了很多搞历史研究的学者、教授,他们给我提供了很多资料,工程学院一位地理老师还专门给我发来了新疆地理地貌及水系图。虽然历史的变迁当年很多水系干涸了,但《水经注》中有。

值得一提的是一直到清末,学者还一直坚信黄河之源是新疆的塔里木河。这源于汉武帝命名的昆仑山。因为在《山海经》中,黄河出自昆仑。昆仑山最大的水系就是塔里木河,古人认为河水流入蒲昌海,渗入地下,从羌地冒出。

(东哥绘,东汉对北匈奴作战图)

“一衣带水”是什么意思?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

西域与中原在古籍中就是一衣带水。

西域,今日的新疆,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公元前60年,就在中央政府的管理下,两千多年的血脉相传形成了今天这块土地上的民族。这是不争的史实。

这本书,算东哥为“文化润疆”作出一个新疆人的贡献。

编辑盼问:东哥,这本书的参考文献及论文,为什么您列了101本书,52篇论文。

我说:我看过的资料远远大于这个数量。我们要做到百里挑一,独一无二。

(东哥绘,匈奴五部改“刘”姓分布图)

参考文献及论文:

[1](汉)司马迁:《传世藏书·史库·史记》,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出版 1996年版

[2](宋)司马光 :《传世藏书·史库·资治通鉴》,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出版 1996

[3](东汉)班固:《传世藏书·史库·汉书》, 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出版 1996年版

[4](南宋)范晔:《传世藏书·史库·后汉书》, 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出版 1996年版

[5](汉)桑弘羊撰,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2年版

[6](汉)刘向撰,赵善论疏证:《说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7](晋)郭璞注:《穆天子传》,《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

[8](北魏)杨炫之撰,周祖谟校释:《洛阳伽蓝记校释》,中华书局1963年版

[9](晋)葛洪:《传世藏书·史库·西京杂记》,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出版 1996年版

[10](北魏)郦道元:《传世藏书·史库·水经注》, 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出版 1996年版

[11](清)黄本骥:《历代职官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年版

[12](日)松田寿男 :《古代天山历史地理学研究》,陈俊谋译,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87年版

[13]余太山:《西域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 2013年版

[14]曾问吾:《新疆文库·中国经营西域史》,新疆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15 ] 陈世明:《新疆文库·二十四史西域史料辑注》,新疆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16 ]刘学铫:《 少数民族史新论》,南天书局 2014年·台北

[17]王治来:《中亚通史》,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

[18]方英楷:《中国历代治理新疆国策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

[19] 周伟洲:《西域史地论集》,兰州大学出版社 2012年版

[20 ] 薛宗正:《西域史汇考》,兰州在学出版社 2014

[21 ] (英)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邵旭东译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6年版

[22 ] 张星烺:《中西交通史料汇编》,中华书局出版 1977年版

[23 ] 张安福:《历代新疆屯垦管理制度发展研究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0年版

[24 ] 冯承钧:《西域南海史记考证论著汇集》,中华书局 1963年版

[25 ](俄)尼·维·鲍戈亚夫连斯基:《长城外的中国西部地区》, 新疆大学俄语教研室译 商务印书馆 1980年版

[ 26] 童书业:《中国疆域沿革略》,开明书店发行 1949年·上海

[ 27] 田卫疆:《历史上的鄯善》,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7年版

[ 28] (法)莫尼克·玛雅尔:《古代高昌王国物质文明史》中华书局 1995年版

[ 29] 曹尚亭:《吐鲁番五千年》新疆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 30] 刘学铫:《新疆史论》,知书房 2013年·台北

[ 31] 张安福、王零辉:《西域屯垦人物论稿》,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1年版

[ 32] 马登杰:《新疆历史与发展》,新疆人民出版社 2010年版

[ 33] 谷苞:《新疆历史人物》,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

[34] 丝绸之路考察队编:《丝绸之路》,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3年版

[35]逯软立辑校:《先秦汉魏晋东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

[36]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敦煌汉简》,中华书局1991年版

[37]胡之主编:《内蒙古居延汉简》,重庆出版社2008年版

[38]林梅村:《中国所出佉卢文书(初集)》,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

[39]王国维:《流沙坠简》,中华书局1993年版

[40]谢桂华、李均明编:《居延汉简释文合校》,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41]安作璋:《两汉与西域关系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42]常青:《西域文明与华夏建筑的变迁》,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43]常任侠:《丝绸之路与西域文化艺术》,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44]方明:《丝绸之路》,黄山书社2014年版

[45]马克章:《西域汉语通行史》,甘肃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46]高荣主编:《河西通史》,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47]葛承雍:《胡汉中国与外来文明》,三联书店2019年版

[48]耿振华:《贵霜为大月氏考》,三联书店2019年版

[49]郭朋:《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齐鲁书社1986年版

[50]韩康信:《丝绸之路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1]霍旭初:《西域佛教文化论稿》,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02年版

[52]贾文丽:《汉代河西经略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

[53]林幹:《匈奴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4]王功格:《龟兹古国:遗落的西域故地文明探秘》,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

[55]孟凡人:《新疆考古与史地论集》,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56]彭丰文:《先秦两汉时期民族观念与国家认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

[57]卢苇:《中外关系史》,兰州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58]马长寿:《北狄与匈奴》,三联书店1962年版

[59]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60]军事科学院主编,陈梧桐等著:《中国军事通史·两汉军事史》,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61]李明伟:《丝绸之路贸易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2]李肖冰:《丝绸之路服饰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63]梁启超:《梁启超中国佛学研究史》,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64]刘光华:《汉代西北屯田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65]王子今:《匈奴经营西域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

[66](奥)沃尔特·施德尔主编,李平译:《罗马与中国:比较视野下的古代世界帝国》,江苏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67](法)让·诺埃尔·罗伯特著,马军、宋敏生译:《从罗马到中国:凯撒大帝时代的丝绸之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05年版

[68](美)狄宇宙著,贺严、高书文译:《古代中国与其强邻:东亚历史上的游牧力量的兴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69](美)麦高文著,章巽译:《中亚古国史》,中华书局2004年版

[70](日)江上波夫,张承志译:《骑马民族国家》,光明日报社出版社1988年版

[71](日)杉山正明著,黄美蓉译:《游牧民族的世界史》,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4年版

[72](美)余英时著,何俊编,侯旭东译:《东汉生死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73](古希腊)希罗多德编著,王以铸计:《历史》,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74](古希腊)塔西佗著,王以铸、崔妙音译:《编年史》,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75](法)德勒热著,吴岳添译:《丝绸之路东方和西方的交流传奇》,上海书店2000年版

[76](法)鲁保罗著,耿昇译:《西域的历史与文明》,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7](英)斯坦因著,向达译:《西域考古记》,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

[78](英)拉乌尔·麦克劳克林著,周云兰译:《罗马帝国与丝绸之路》,广东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79](英)崔瑞德、鲁惟一编,杨品泉等译:《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80]宋超:《汉匈奴战争三百年》,华夏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81](法)勒内·格鲁塞;赵晓鹏译,《草原帝国》 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19年版

[82]张大可,郑之惠:《西域使者张骞》,商务印书馆,2018年版

[83]武斌:《丝绸之路全史》辽宁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84]葛剑雄:《从此葡萄入汉家:史记·大宛列传》海豚出版社 2012年版

[85]蓝勇:《南方丝绸之路》重庆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86]陈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87]崔乐泉:《中国古代百戏杂技发展史》,台北文津出版社2010年版

[88]崔连仲:《古印度帝国时代史料选辑》,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89]《世界古代史地图》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翻印 1974

[90]朱玲玲:《地图史话》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0年版

[91]中国疆域变迁与地图发展编辑委员会《地图的见证:中国疆域变迁与地图》,中国地图出版社,2012年版

[92]黄文弼:《西域史地考古论集》,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

[93](日)小谷仲男;王仲涛译:《大月氏:寻找中亚谜一样的民族》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

[94](美)鲍尔;王宝泉译《世界的故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年版

[95]朱增泉:战争史笔记(秦汉)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

[96]郭利民:《中国古代史地图集》 北京:星球地图出版社,2017年版

[97]侯灿:《高昌楼兰研究论集》 新疆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98]侯灿、杨代欣:《楼兰汉文简纸文书集成》,成都:天地出版社,1999.11

[99]沈福伟:《中国与欧洲文明》,山西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100]陈正祥:《河西走廊》,国立中央大学研究院 南京:民国三十二年

[101]彭无情:《西域佛教演变研究》 成都:巴蜀书社,2016.3

论文:

[1]高佳莉:敦煌汉简中的卑爰㚄及相关问题研究(J)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 2020.5

[2]王玉平:西汉和亲对当朝和西域各国的政治影响(J) ,文章编号:1003-6652201903-0014-03

[3]陈君:汉代车师国史表(前108-191(J), 南京:江苏师范大学学报 2017.5

[4]颜世明,刘兰芬:甘英出使大秦研究(J), 兰州: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2015.6

[5]陈霞:丝绸之路的开通及其对新疆历史的影响(J),《西域研究》2013年第3

[6]丁忠林:汉代西域进行都护设置年代考(J),《历史教学问题》1988年第3

[7]高荣:汉代对西北边疆的经营管理(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4年第4

[8]龚骏:两汉与罗马丝贸易考(J),《文史杂志》19425

[9]韩香:两汉时期中亚人的东来及活动(J),《西北民族论丛》2013年第1

[10]郝树声:简论敦煌悬泉汉简“康居王使者册”及西汉与康居的关系(J),《敦煌研究》2009年第1

[11]申超:汉代西域长史略论(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5年第1

[12]胡岩涛:汉帝国西域屯垦与国防的战略选择(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7年第4

[13]霍巍:“西南夷”与南方丝绸之路(J),《中华文化论坛》2008年第2

[14]黄靖:大月氏的西迁及其影响(J),《新疆社会科学》1999年第2

[15]贾丛江:西汉属部朝贡制度(J),《西域研究》2003年第4

[16]姜生:注代神祇考(J),《江西社会科学》2015年第1

[17]黎小龙:战国秦汉西南边疆思想的区域性特征初探(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4

[18]李大龙:汉武帝“大一统”思想的形成及实践(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3年第1

[19]丘进:汉代中西交往与社会开放(J),《学术研究》1988年第5

[20]李大龙:如何诠释边疆:从僮仆校尉和西域都护说起(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20年第7

[21]李遇春:从出土文物看新疆和祖国的关系(J),《民族团结》1964年第9

[22]苗普生:略论东汉三绝三通西域(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2

[23]李炳泉:两汉戊己校尉建制考(J),《史学月刊》2002年第6

[24]王宗维:秦汉之际河西地区的民族及其分布(J),《兰州大学学报》1984年第4

[25]李云泉:汉唐中外朝贡制度述论《东方论坛》,2002年第6

[26]林海村:公元100年罗马商团的中国之行(J),《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第4

[27]林英:域外探索:班超的梦想(J),《文史知识》2013年第9

[28]王庆宪:匈奴冒顿单于的军事活动及其政治影响(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2年第4

[29]刘弘:西南丝绸之路上的汉代移民(J),《东南文化》1991年第6

[30]刘衍钢:古典学视野中的“匈”与“匈奴”(J),《古代文明》2010年第1

[31]刘运动:论西汉对匈奴与西域诸国的经济文化渗透(J),《石河子大学学报》2007年第6

[32]罗帅:贵霜帝国的贸易扩张及其三系国际贸易网络(J),《北京大学学报》2016年第1

[33]王泽文:汉代西域屯田与汉语汉文的传播使用(J),《新疆地方志》2003年第3

[34]马智金:论汉简所见汉代西域归义现象(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2年第4

[35]莫任南:甘英出使大秦的路线及其贡献(J),《世界历史》1982年第1

[36]石云涛:汉代良马的输入及其影响(J),《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第6

[37]王旺祥:敦煌悬泉轩汉简所记永无五年西域史事考论(J), 《西北师大学报》2009年第1

[38]吴焯:关于早期佛教传播史料钩稽(J),《中国史研究》1994年第4

[39]肖小勇:丝绸之路对两汉之际西域的影响—以考古学为视角,(J)《西域研究》2010年第4

[40]于志勇:尼雅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J),《新疆文物》1996年第1

[41]余太山:匈奴、鲜卑与西域关系述考(J),《西北民族研究》1989年第1

[42]张德芳:长罗侯费用簿及长罗侯与乌孙关系考略(J),《文物》2000年第9

[43]张绪山:甘英西使大秦获闻希腊神话传说考(J),《史学月刊》2003年第12

[44]周永卫:蜀商·汉使·胡人—试论两汉中外文化交流的三个时期(J),《历史教学问题》2011年第2期。

[45]朱葆珊:论东汉三通西域(J),《内蒙古大学学报》1981年第1

[46]朱绍侯:两汉屯田制研究(J),《史学月刊》2012年第10

[47]林雪丽:从古希腊城市规划的演变看政治因素的影响(J),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七期

[48]贾文丽:对东汉时期张铛经营西域之“三策”及相关史实的分析(J),新疆大学学报, 2016年人文社会科学版

[49]李芳:建国以来月氏、乌孙研究综述(J),《西域研究》2010年第3

[50]苏北海:吐鲁番盆地柳中城的历史发展(J),《西北民族研究》2019年第2

[51]戴春阳:乌孙故地及相关问题考略(J),《敦煌研究》2009年第1

[52]丁杰:两汉西域诸国户数、人口、胜兵情况的统计及蠡测(J),昌吉学院学报,2011年第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代轮台何处觅
东疆正在惊艳所有人01
哈密:东疆门户,西域襟喉
朱玉麒:大兴徐松及其西域著作研究述评
新疆旅游——丝路访古(组图)
(丝绸史话)三、“丝绸之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