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汇报
(上接12版)甘愿让在中国文化土壤中根深蒂固的杨步伟像一条线拴住他,让他不至离地面飘得太高太远。套胡适的话说:“宁愿不自由,也就自由了。”
  他1918年曾写信给韦莲司说他独自在麻州乡下山水间漫游,竟忘了身在何国何世。1921年8月婚后回韦莲司的信说:“你问我幸运的妻子是否会跟我一起到剑桥,应该说她幸运的丈夫跟她在一起才对。可惜我讲英语的朋友们将不易理解我这句话,因为她的思考和表达方式都是中国型的。”
  结婚已四年后的1925年发自巴黎的“绿函”道:“我是不是在情网中?是,即使我已结了婚。跟谁相爱呢?自然是我的妻子。”又说:“我对人对事最厌恶的是什么?就是陈腔滥调和虚伪。”世界上大概很难找到第二个人比杨步伟更不虚伪更少陈腔滥调的了!
  然而,杨步伟说赵元任因她而找到他本行却言过其实。赵元任从小便喜欢学各地方言,留学期间常和胡适讨论中国语言问题,如怎样让全国人民有共同的语言,怎样改革文字消除文盲等,有文章在《中国留美学生月报》上发表。他在哈佛就开始选修语言学,1920年到了北京恰巧“国语运动”如火如荼,但什么是“国语”大家议论纷纷,他被选为教育部国语统一筹备会的成员,马上把研究汉语语法,统一“国语”发音视为己任。
  杨步伟又说赵元任不回康奈尔而到哈佛教书,目的要在哈佛进修语言学,和赵元任的说法不同。他自传里说理由是康奈尔医学院不在绮色佳而远在纽约市,哈佛的医学院就在附近,便于杨步伟准备在美国从事医务工作,但因她怀了孕作罢。两人说法不一,可能反映他们夫妻间罕有的分歧。杨步伟在《杂记赵家》里(第十九章)说他们共同生活数十年最大的争吵,便是赵元任一到美国就要她学英文而她不愿学,觉得日常生活能应付就行了,可见杨步伟没打算在美国扎根,过了三年她便催丈夫回中国。
  父母亲密无间,往往会令儿女感到自己是外人,何况母亲事事逞强,作为长女的如兰首当其冲;杨步伟在美国仍我行我素,不时用她文法不通的英语奚落人,必定让如兰这做女儿的也会感到尴尬,对这母亲的感情更复杂。
  杨步伟的《中国菜怎样做怎样吃》(HowtoCook and Eat in Chinese)是1945年由赛珍珠第二任丈夫创办的JohnDay Company出版的,著者虽说是杨步伟,其实付诸文字的是如兰:母亲讲,女儿录,而经如兰编撰修润成书。序里有一段坦直地谈她们母女相处不融洽:
  写这本书,我不知道骂了如兰多少趟,她回我,两人又争执不休,如果不是无数好心的朋友劝阻,我们母女关系早就完全破裂了。诸位必定了解新式女儿和我们这些自认为新式母亲间的纠葛。何况我们两人饮食、烹饪、讲话、写作的经验都不同。幸亏完成最后一章我们和解了,我现在可趁机告诉读者此书所有的长处都应归我,所有的短处都归如兰。
  这食谱很特别,有赵元任的脚注,大多解释一个名词,但有些则是他跟杨步伟近乎打情骂俏地抬杠。
  食谱非常畅销,英语因而多了个常用字,就是stir-fry,之前英语只有“烤”和“炸”,而没有“炒”这动词。赛珍珠又鼓动杨步伟出《自传》,这次杨步伟写,赵元任译成英文,1947年便出版了,到1967年才有台北传记文学的中文版,中文版和原版间有些出入。此书讲到她和赵元任结婚,只有几处谈她的女儿,呼名提及如兰的只有一处:
  前些年我的女儿如兰慨叹婚姻与事业不能两全,我就骂她净背些陈旧俗套的成语,从旧思想里如何能有新眼光呢?并他(她)自己也不用着愁,因为那次的话说了没有多久他就结了婚了……(《自传》,三十四)传记文学1972年又出了杨步伟的《杂记赵家》,讲到赵元任退休,写得实在说不太好,本来是在《传记文学》杂志上连载,想到哪就写到哪,而且自圆其说的心态甚重,自己也承认。序里提到预备出英文版,结果没实现,理由很明显:除上述的短处外,中文读者对陈寅恪、傅斯年、徐志摩、金岳霖等人物和赵元任本身本来就感兴趣,对英文读者来说则是一大串陌生的名字;她有时又用不屑的口吻介绍欧美风俗习惯,更不易讨好;而许多能令中国读者会心微笑的细节,英文读者也不可能领会。
  此时杨步伟已八十多岁,谈到已届中年的女儿笔触婉转些。她坦承自己不爱带孩子,如兰主要是由父亲带大的;说如兰儿时淘气,但赞她每次到美国学业很快就赶上了。美国1941年参加盟军作战后学鐄加入海军陆战队,杨步伟对如兰怎样于学鐄入伍前夕和他订婚,在他退伍前不声不响安排好婚礼让他惊喜,有很有趣的叙述,却有一段透露她们母女间的竞争:
  (檀香山)中国城发起开国语课……结果请了我和大女如兰两个人去教了……年老的学生在我班里,很多年纪比我大,还有孙中山先生的朋友呢。年轻的在我大女班里,也是年纪比他(她)大,因为他那时才十六岁。因为他的国语实在好,又是天生的教书匠。他很知道怎么教法,就是有时常到我班里来抗议,因为我的声音大,往往他的学生不听他讲而竖起耳朵来听对门我在讲和教,他就来请我声音小点,免得两面混乱了。(《杂记赵家》,十二章)我寻找胡适资料时,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档案里发现一张四人合照的相片,除胡适和儿子祖望外,有位潇洒的年轻人和位穿白衣的中年女子,我怀疑那女子就是胡适40年代的护士与情人,而小子是胡适好友金融家徐新六的儿子徐大春。徐新六1938年乘的飞机被日军轰炸身亡,胡适和当时在上海办保险业的美国人施太尔(C.V.Starr)负起监督徐大春受教育的责任;后来徐大春成了施太尔的左右手;施太尔无子嗣,设立了个庞大的慈善基金会,徐大春多年任其会长,造福各地教育机构,包括冠Starr名的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以及加大伯克利校区的东亚图书馆。我到纽约拜访久仰大名的徐大春,他老先生健谈得很,呵呵大笑说我猜的一点都没错。谈到赵元任,他说他40年代有个暑假在赵家住,赵伯母很喜欢他,常要他陪她去买菜,但喜欢骂人。他亲眼见到费正清夫人费慰梅(WilmaFairbank)到赵家赴宴,受她奚落没吃完就含泪离席——这费正清夫人也并不是轻易让人欺负的——“可怜如兰长期活在她母亲的影子下。”他感慨地说。
  赵元任是个明白人,我们读了如兰的《素描式的自传》,就知他完全了解杨步伟的脾气大大压缩了孩子们的空间,刻意为孩子开辟另一个园地,是杨步伟没兴趣侵入的,这园地就是音乐。所幸四个女儿都有他的音乐基因,尤其是长女如兰。
  从《素描式的自传》叙述的另件事里,也见得赵元任确是位不平凡的父亲,他1938年决定携妻女赴美避难,为帮助女儿练习听英文,在昆明每天读一段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给她们听。这部书关于一个被父亲虐待而逃家的男孩,遇上一位偷跑出来的黑奴,两人相濡以沫。此书在当时是具争议性的,内有不少粗话,而且暴露美国社会对黑人的残酷,并不是一般父亲替十来岁女孩选择的读物。
  《赵元任音乐作品全集》附了如兰本来用英文写的《我父亲的音乐生活》,说赵元任有个爱吹笛子的父亲和会唱昆曲的母亲,自幼受音乐熏陶,到了美国又正式学和声、对位、声乐和作曲,还学了几年钢琴。他在康奈尔时把《老八板》和《湘江浪》改编为风琴曲,曾由该校的风琴师公开演奏,他1928年出版的《新诗歌集》收集了替刘半农、胡适和徐志摩这些朋友的新诗谱的曲,常采用中国传统音乐词汇。如兰说她父亲晚期的作品把东西方音乐的特色成功地糅合了。
  这《全集》也附了《新诗歌集》原序,讨论国乐和西乐的同异,替中国诗配音乐应怎样处理平仄和平上去入等。赵元任说他写的歌曲预料中国人听了仍感到它是外国音乐,而西方人听了则会觉得它不是中国音乐,因为他们认为中国音乐是只用五个音阶,全篇用传统和声的东西;但“我们不能全国一生一世穿了人种学博物馆的服装,专预备着你们来参观”。他说要看音乐好不好,就问和它长期相伴会不会仍觉得它可爱、温暖、生动。
  如兰继承了她父亲对节奏、旋律和音色特别灵敏的触觉。读了《素描式的自传》,我们就知道音乐成了她和这位不多说话的父亲间的共同语言,也成为她探索四周复杂纷纭的环境的管道。透过音乐,她可以撇开心烦的政治,领会家里老妈子和街上贩夫走卒的心情,流离失所难民们的苦痛,到前线冲锋陷阵的军人的感受,以及欧美人的情怀;对她来说不管局势如何,谁是谁非,这些情感是真挚的,而反映真感情的音乐都值得珍惜。于是她有机会便搜集民间音乐,试图厘清各种流派,探讨音乐跟日常生活、跟戏剧的关系,从而扩展了中国音乐研究的领域。
  《素描式的自传》是如兰为《中国音乐研究会学刊》(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hineseMusicResearch)创刊号写的。如兰和她的学生以及她学生的学生,便是这学会的主要支柱。这篇很长的“上文”没有下文,而且说是自传,很大程度上还是写她父亲。
  记得我和如兰谈到胡适时,她突然说她父亲和胡适不同,是个过私人生活的人。我当时很不以为然,心想:“令尊在许多人眼中亦是个公众人物!”现在才领悟这是如兰替她父亲的定位,也是替自己的定位。只因如兰是赵元任的女儿,人们对她有太多的“想当然”了;身世显赫的她,能够远离是非过平实的生活实在不易,多少名人子女被毁了。其实她的处境很复杂,说也说不清,而且一不小心就仿佛是炫耀。她不谈自己是一种保护色,防止自己成了他人各样投射的产物。
  如兰没有她那一代女人常有的心计或浮躁,因她没有那种需要,她尽可以安心生命的筵席上有她的座位。是的,如兰是个命运的宠儿,但她执意不让自己被惯坏。她的作风和她母亲恰恰相反,却可以说体现了她父亲心目中的理想音乐——糅合东方和西方的特色,和她在一起长久觉得她可爱、温暖、有生趣。
  (作者为旅美传记作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步伟与赵元任
从皖南大小姐到中国第一医学女博士:她用4毛钱的婚礼,赢得旷世奇才的老公
民国名人逸事----赵元任的婚姻与爱情
《一个女人的自传》杨步伟
那些年,在赵家的客厅
23岁当校长,评首位医学女博士,养出4个教授女儿:“民国奇女子”杨步伟的开挂人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