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汇报
史中兴
  昨读张洁刊发在文学报上的一篇文章,里面提到,“今年春天,我把这些心债写成一篇稿子,但被退稿了,这是我今生第二次被退稿。”张洁是新时期以来非常耀眼的著名作家,报刊编辑抢着向她约稿还约不到呢,如今送上门来的稿子怎么会打了回票呢?但张洁没怨气,对此表示理解,“我也知道它确实难以发表,因为涉及当时的许多历史人物和历史背景。”
  报刊编辑处理名家、领导的来稿,有时是件很棘手的事情。用还是不用,颇费思量。如果退稿,都经过慎重研究。名家、领导对待退稿的态度也不一样,有理解接受的,也有抱怨不满的。这两种情形,我在职时都遇到过。前者,来稿人一位是夏征农同志,一位是陈沂同志,都既是市领导、报纸的顶头上司,又是早有文名的老作家,陈沂同志写的一篇短诗还是赞颂一位进京就职的领导同志的,编辑们经过研究,认为不适合在副刊发表,就写信说明缘由退稿了。开始有点不放心,怕作者生气,怪罪下来,结果,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一样,两位领导对我们亲切如常。后者,北京一位名气很大的作家,遭了退稿,马上打电话给市委宣传部分管文艺的副部长徐俊西同志,责问报纸为何不发他的稿子?在他心目里,你们居然不发我的稿子,这还得了。似乎,他某部某篇作品得奖了受到好评了,就意味着他部部、篇篇作品都是上乘的,都得为他大开绿灯。世界上是不是真有这样的大家,我没考证过,不敢说。
  报刊不同,编辑的素养不同,但都有自己选用稿件的标准,看一篇稿子,意见不大可能都是一致的。一般是看得准的,也有看走眼的,不要紧,有信心的作者,可以另觅高枝,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这家退稿那家又作为重点稿子刊发的例子不是一个两个。当年文汇报发表的《伤痕》,就曾是人民文学的退稿。这是一点也不值得奇怪的。张洁在这篇文章中说,退稿“没关系,这些事都记录在我的日记里,我想在我离开这个世界之前,它一定会得到发表的机会。”张洁的这种态度,我是敬佩的。怕的就是编辑在处理稿件时,既不用,又不退,不给人一个信息,搁在一边睡大觉。
  现在说退稿已不恰切了,发给报刊的绝大多数都是电子稿,编辑动笔写退稿信已属十分罕见。可是,用还是不用,给个回音还是需要的,不管对名家、领导还是无名草根,编辑应该尽这份职责,这也是对作者的一种关爱。及时回音,作者还有第二次选择的自由。生命力强的稿子不怕误,这样的稿子不是很多,有的稿子,时过境迁,就难有出头之日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感谢编辑
必要的投稿技巧:撰稿人如何写稿赚钱
章德宁回忆李清泉
小谈“退稿”_福州晚报_20090718_XPLUS
投稿指南 ▏树立个人形象
四十八篇退稿...曹正文(米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