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气不转,喉中有痰!千年前的预言,如今成了事实


列位看官,今日为你说上一个症状,这就是很多人都曾体会过的,喉中有痰,或者有异物感,咳不出又咽不下,总感觉不舒服。

这是什么病?哪来这么多痰?如果是痰,为何咳不出?阻隔在我们喉咙里的,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在很多人看来,这往往和慢性咽炎联系起来。

看官有所不知——正在我们苦恼之际,华夏医学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正有一位老人,看着我们这些子子孙孙,摇头叹息。

这位老人,叫做张仲景。他悲叹,自己在1800多年前的预言,竟然真的成了现实。他也无奈,自己为世人留下的除病良策,只能躺在书卷里,不为人知。

为什么这么说?

话,要从东汉末年说起。

那个时候,中华大地军阀割据,连年征战,朝政废弛,百姓流离失所。贫苦的生活让人们多病,也造就了一代大医的诞生。这就是张仲景。张仲景,出身大户人家,曾任长沙太守,但终怀慈悲济世之心,钻研医术,广行善举,成了当时百姓心目中的一盏明灯。

他到哪里,哪里的百姓似乎就有了希望。

在长期的行医过程中,张仲景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在女性身上似乎更为多见。病人的感觉,就是嗓子里似乎有一口痰,或者一块异物,咳不出来,咽不下去,同时可能伴随胸闷、欲呕、咳嗽等症状,看舌苔,往往白润或者滑腻。这些人找到张仲景,无不是愁容满面,忧心忡忡,多疑善虑。

难怪,在流离失所、缺衣少食的生活环境里,谁能开心起来呢?

这样的病人见多了,张仲景逐渐发现了其中的特点。就脉象和舌象而言,这类人无一不具肝郁、气滞、痰凝的问题。

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呢?用中医理论来解释,到底有一番妙趣:

原来,此类患者首先具有肝郁的问题。肝,主调达,司一身气机的顺畅。肝气郁滞,则影响到脾、肺、胃等脏腑的气机升降。其中,脾主运化津液,肺司水道,主疏布津液。这两者的气机,一旦随着肝郁而发生郁滞,则一身水液的代谢和疏布就出了问题,于是聚而成痰。痰凝和气郁相互杂糅,成了痰凝气郁、痰气相搏的局面,阻塞在咽喉部位,于是就形成了患者所谓的“喉中有痰,或者有异物,咳不出吞不下”的感觉。当然,如果痰气郁滞阻于胸膈,我们就会胸闷。如果痰气上逆,我们会伴发咳嗽。如果痰气影响了胃的通降,我们就会欲呕。

总而言之,这源于肝,现于脾,并于肺,发于咽喉的痰气互结之症,可把苍生黎民害苦了。聪明的张仲景,找到了问题的根源。

张仲景觉得,这样的问题,不仅存在于当世,也说不定存在于后世。倒不如拟出一方,专治此病,留于著述之中,供后人借鉴应用。就这样,他大笔一挥,写下了一张五味药的千年名方。这就是后来载于《金匮要略》里面的半夏厚朴汤。组方如下——

半夏12克,厚朴9克,茯苓12克,生姜15克,苏叶6克,水煎服。

对,就是这六味药。它是华夏医学古文明的杰出代表,流淌着中华文化的血脉。

现在,我们就来简单说一下其中的奥秘。

方才谈过,症状的产生,一个在于气郁,一个在于痰凝。所以,这半夏和厚朴两味药就成了开路先锋。其中的半夏,善于开痰化结,长于除痰结。其中的厚朴,行气开郁,下气除满,善于打开气结。如此,一个负责治痰,一个负责治气,两者搭配,相得益彰,痰气互结的威风,到这里先灭了一半。

接下来,看苏叶。苏叶芳香疏散,可以行气郁,宽胸之能了得。它的加入,主要是鉴于咽喉不适乃肺之所系,所以用苏叶入肺行气,从而更直接地化解病痛。对其他药物而言,苏叶则扮演了引药上行,直达病所的角色。

再看茯苓和生姜。茯苓,健脾利水。水湿凝聚,为生痰之源。利用茯苓利水,使得痰失其源。那生姜,辛散之性了得,还能解毒,所以可以抑制半夏的毒性,同时帮助半夏来除湿、降逆、和中。

就这样,五味药,简简单单,又相互联系。散气郁,化痰结,方寸之间暗藏乾坤。我们喉中的不适,也就烟消云散了。你说国医方剂,妙也不妙?

看官须知,这方子,神通可谓广大。就传统医学视角来看,它主治梅核气。患者表现,就是咽喉中有痰,或者有异物感,咳吐不出,吞咽不下,或者咳嗽欲呕,或者胸闷气急,舌苔白润或者滑腻,脉弦滑或弦缓。到现在,此方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如慢性咽喉炎,抑郁症、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气管炎、失眠、多寐、焦虑性神经症、慢性胃炎等等。可以说,这类疾病,只要出现了咽喉异物感,但吞咽无障碍,同时苔白腻脉弦滑的主症,就可以考虑加减应用。尤其是越来越多的慢性咽炎患者,用它的几率很大。

而且,此类患者还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这就是容易背负心理和精神压力。这是引发气滞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过,说到这里,有一个问题值得反思。

近2000年前,张仲景关于气滞痰凝的思考,到今天依然有价值。这么多年了,中国人多思多虑、肝气不疏、脾肺气滞的问题,依然存在。他所留下的方剂,如果理解成对今人疾病谱的预言,到底还是应验了。仲景泉下有知,他该是喜是悲呢?

我们不知道。我们只能目送先师在时光叠影中日渐模糊的背影,然后慢慢体会他的深意了:或叹息,或教诲,或希望,或叮咛……

肝气郁滞,中气不转,喉中有“痰”,个中精义,盼看官牢记。

文中方剂,看官需要在中医师辩证指导下应用。

全文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方剂学 54讲 理气药 越鞠丸 枳实薤白桂枝汤
中药鱼饵配方之43---理气(破气/降气/行气)中药
半夏厚朴汤
张仲景一秘方,只有5味主药,化痰散结效果一流,结节人群请收好
理气剂之行氣劑 越鞠丸 枳实薤白桂枝汤 暖肝煎
《方剂学》学习笔记199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