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普】中医对中风病的认知历程

中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在人生经验最丰富的中年期后发病。据卫生部统计数据显示,脑梗死近年在全球死因顺位中都呈现明显前移的趋势。由于脑梗死是致残率很高的疾病,在存活的患者中,约有四分之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其中重度致残者约占40%。

本病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角歪斜,言语不利等为主要表现。中医古代文献从其起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等特征,而又有卒中厥证偏枯等称谓。

对于中风的发病机理,中医认为是平素气血亏虚,心、肝、肾、脏阴阳失调,加之情内伤、风寒侵袭、烦劳过度、饮食不节等诱因,以至于风、火、瘀闭阻经络所致。

中医对中风病认识历史沿革

古代关于中风病有偏枯,风痒,大厥,仆击,薄厥等多种称谓,从医学典籍对于中风的认识来分析,关于中风,不同历史时期认识有所不同。先秦时期的"中风"指外感重病,而非偏瘫失语等症状。东奴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中风"包括太阳病和中风两项内容。隋唐时期把"中风"用于指因风邪导致的外感重证。五代宋元时期将偏瘫半身不遂等症状归为中风范畴,并将此作为中风病症在中医上的主要表现特征,明清时期对于中风病症的认识跟现代医学就较为接近了。但纵观历史,古代典籍中对于"中风"概念所指的具体病症往往古今不同、一词多义,不同的医学著作看法也有差异。

汉代——外感风病说

我国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认为中风是风邪作用于人导致的病症,《素问·通评虚实论》中提到五脏中风的病症,认为是人的脏腑器官因风邪导致的病患,《风论》中还详细描写了五脏风的症状特征和病理,而这在当时虽然也被称为风病,跟现代医学上的中风显然不是一个概念。

两汉时期——外因说产生,症状描述与现代意义上的脑血管病状开始吻合

两汉时期对于中风的概念认识和先秦有所不同,而对于中风的症状描述很多和现代意义上的脑血管病状开始吻合,但仍然把内脏器官疾病纳入中风范畴。《金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中记载;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搏。脉微而数,中风使然。……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㖞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在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这些中风症状的描述己经和现在意义上的脑血管疾病吻合,但对于中风的诊断仍然继承了先秦医学的观点把脏腑疾病也纳入中风范畴,不过在中风诊断上相对先秦有所发展,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开始有中经脉、中肺腑的病位诊断,并因此影响后世对中风病的诊断、辩巧和治疗

隋唐时期——症状描述更加准确,并开始注重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导引和北帝曲折法)

隋唐时期关于中风病症的认识在症状表现上有所发展,《中藏经·风中有五生死论》提到;心脾俱中风,则舌强不能言者也。肝肾俱中风,则手足不遂也。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中对于中风症状表现的描述,有口不能言(风舌强不得语候),偏擁(风偏枯候、偏风候),半身不遂(风半身不随候、风身体手足不随候)等症状,这把脑血管引起的半身不遂和语言功能受损纳入中风病症范畴,这使得中风疾病的症状判断更为准确。在治疗方法上隋唐时期也有所发展,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把导引作为治疗中风的方法并给予了论证,巢元方记载的导引治疗中风方法有16条之多,如:"一足踏地,足不动,一足向侧向转身依势,并手尽急回,左右碟乎二七去脊风冷,偏枯不通潤"等等。巢元方还将导引之法用于中风痉挛期康复的治疗,如;手前后第互,极势三七:,手掌向下,头底面,气向下至涌泉,仓,却努一时取势,散气放纵,身气平,头动膊前后依侧柔膊二,去膊并冷血,筋急,渐渐如消。

唐代孙思邀《千金要方·论杂风状第一》中描写的中风在外在症状的表现形式上己经和现代医学上的中风十分接近,中风大法有四:一曰偏枯,二曰风曰风懿,四曰风。偏枯者,半身不遂;风者,身无痛,四肤不收;风懿者,奄忽不知人。"孙思邀的《肘后备急方·真浩·卷十》中提到的风不授的症状和现代医学中风软期的症候十分吻合,对于此症的治疗书中主张应用北帝曲折法是一种运用了道家阴阳五行思想的运动疗法,这在前的中风治疗中是没有的。

隋唐时期关于中风的认识相对于前把中风症状的范围包含内脏疾病和神经疾病,在症状判断上比两汉先秦时期前进了一大步,但对于病理的认识还是局限在中风是由外来原因引起的疾病,由风邪侵害心脾等内脏器官而导致手足运动机能受影响和语言功能受损。显示出一方面对于病症外在现象的判断隋唐期要比前准确而进步了,但另一方面关于病理的认识仍然没有摆脱外感致病和内脏器官疾病的范畴

宋金元时期——“内风理论开始立论

宋代官方编纂的《政和圣剂总录》中对于中风方剂的有四肢急、不得屈伸手足筋急,拘疼痛及软风疼痛,行履不得风气四肢挛搐等记载,虽然在病理上相对隋唐两汉并无大的差异,却有部分方的主治涉及到今之中风。这说明在中风治巧用药方面上,宋代相对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宋人在中风病因的理解上还是继承了前的外因说,但在中风治疗方面分不同情况,如:风、寒、湿、热、暑来治疗,这在治疗方式上比前更为丰富,而对于中风症候的描述显示出宋人注意到中风跟骤然寒热有关,这和现代医学上脑血管受温度变化影响而触发中风的情况吻合,这使得宋代中风致病诱因的认识比前有所进步。宋人严用和《严氏济生方·中风候》中提到;中风在伤寒之上,为病急卒。……或因喜怒忧思惊恐,或饮食不节,或劳役过伤,遂至真气先虚,荣卫失度,腠理空疏,气乘虚而入。及其感也,为半身不遂,肌肉疼痛;痰涎壅塞,口眼斜,偏废不仁,神智昏乱;为舌强不语,顽不知,精神恍惚,惊惕恐怖;或自汗恶风,筋脉挛急,变证多端。书中对中风病因病机论述相对于隋唐又有发展,虽没有摆脱外因致病的看法,但更重视内虚等内因,在治疗上严用和提出推其所自的说法,认为中风病因源于内因,病人的情绪和体质等,因此应该采用调气来治疗,而不是从外来风邪入手,这在中风病理上赋予中风”以全新的内涵。

金代和元代对于中风外在症候的认识,把偏瘫,四肢无力,半身不遂,暴死等均归为中风,这在中风症候的认识上更为准确。但对类中风使用传统的续命汤之类,其疗效差强人意。于是在致病成因方面,金元时期有新的认识,金代医学家刘完素认为中风是“心火暴甚所导致,金代李认为中风产生的原因是正气自虚,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震亨主张中风是湿生热所致,这些对于病因的认识都把关注点放在内因上,因此内风理论在这一时期开始立论,这是中风病理学在金元时期的重大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清时期——内因说被充分重视,开始将脑部作为中风病理研究和治疗的主要对象

由于中风概念的多义性及致病成因上诸多分歧,金元时期兴起的内风理论和传统上的外风理论的对立,导致在中风治疗和病因认识上不同医家和流派之间存在一些矛盾,元末明初时期著名医学家王安道结合诸多医家观点,提出真中风类中风的概念,把外感风邪入中导致的称为真中风,把因火、因气、因等内因导致的称为类中风。现代医学上的中风(脑卒中)因而被作为重要的中风类型归纳到类中风的概念中。

明清时期,医学界关于中风的症状认识已经较为固定,卒暴僵仆,或偏枯,或四肢不举,或不知人,或死,或不死等作为中风主要表现症征,同时认为中风致病虽然由外感风邪等原因,但主要还是在于内正气亏虚。同时在明清时期已经有人认为中风完全由内因引起而不存在外因导致的真中风。如明代李材《医宗必读》、清代吴六吉《医宗金鉴》对于中风概念的解释王安道就有较大分歧。沈绿《沈氏尊生书》提到:痿痹瘫痪顽麻,或因而中,或暑而中,或因湿而中,或因寒而中,或因虚而中,或因气而中,或因恶而中,虽所中之因不一,皆为类中风。

同时对于往中风理论中关于中脏、中腑、中经、中络的概念也和前相比有所发展,清代程国彭《医学必悟·中风》中指出:中风者,真中风也,有中腑、中脏、中血脉之殊。中腑者,中在表也,外有六经之形证。……中脏者,中在里也,其人眩仆昏冒,不醒人事……宜分脏腑寒热而治之。……为热风,多见闭证。为寒风,多见脱证……中血脉者,中在经络之中也,其症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是也。"这跟内经中对于中风,中脏,中肺的概念有所不同,而程氏书中对于类中风症状的描述除了往内因引起的诸多病症还包括了今天所指的晕厥等症。

明代戴尧《证治要诀》中认为中风会出现突然晕倒,曰角流延,不能说话,手足雍痕,半身不遂等现象,这种对于症状的认识跟现代意义上的脑卒中已经十分接近,明代李时珍在中风治疗上提出脑为元神之府,清代王臣提出脑髓说,更把脑部作为中风病理研究和治疗的主要对象,这使得医学上对中风的认识已经接近现代医学上的脑血管疾病范畴。

近现代时期——对病因认识更加明确,治疗系统性和有效性大大提高

清朝末年至民国时期,由于西医理论进入我国,医学界受西医理论影响而出现了中西医结合的医学主张,同时在医学领域涌现出很多同时了解中西医理论的医学家,如张让、张寿甫等,在结合西医理论基础上提出中风病理学上的脑充血和脑贫血的概念,这在病理上是很大的进步。同时,由于西医理论中对于脑梗死的理论被我国医学界了解,而产生了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的中医概念,这使得我国医学界在中风理论上具有了一定的共识和把中风成因和病理的方向转向了脑血管疾病范畴。国家中医管理局于1994年又发布了《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其中把中风病分成气虚、血疲、阴阳亢、、风、火六大类症候。

一九九二年召开的全国中医脑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中医上的中风病(卒中、内中风)对应于西医理论上的急性脑血管病。王维治教授主编的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五年制教材《神经病学》第四版把脑血管疾病按照病理不同分为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又称脑梗死,脑栓塞和脑血栓形成都属于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

我国一九九四年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版发行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对于中风症状的描述是:"中风病症是因为气血逆乱造成血溢于脑或脑脉搏阻。眩晕、晕厥、肤麻、舌、半身不遂等为主要临床特征,属脑血管病范畴。"对于中风的描述结合了西医理论中脑血管疾病,同时又融合了中医(气血逆乱)病因,中医病机(脑脉黯阻或血溢于脑),同时强调中风的临床表现,是中西医中风理论的综合。这对于中风病症的定义后来为我国中医学界广泛接受

  针灸疗法对治疗中风及中风后遗症具有操作简便、价格低廉、作用双向的特点,且相比较其他多种治疗手段,针灸治尚未发现有毒副作用,其双向治疗作用又避免了过度治疗的风险。在临床对该病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疗效,表现有症状的改善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各种理化指标的好转,针灸对该病的治疗越来越被世人所重视,对其治疗机理的研究也不断开展和深入。很多临床实践经验和文献资料证实针刺能够通过扩张血管、增加侧支循环来改善梗死区的脑血流,针刺同时能够抑制细胞的凋亡,针刺还能够减少梗死区细胞内毒性物质的生成,针刺还可改善缺血区脑组织的能量代谢。

参考文献:

李雨蔓,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进展,2016(0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微头条
中风病与其说是外风不如说是内风
中风病名分析及现代中风病诊断
中风在中医中到底指的是什么?黄帝内经为你解答
偏枯(脑血管意外) - 中医论坛 - 51.COM - 新群组
黄耆五物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