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神经系统、免疫、内分泌系统的相互影响
一.神经系统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http://www.med66.com/html/2008/9/zh4342359241229800224486.html
        大量的临床资科和实验研究表明精神因素能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与预后。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住往有切身的体会,在精神紧张、过度疲劳、悲伤等条件下机体的抵抗力降低,容易诱发很多疾病。在病人得知身患绝症时,精神打击导致疾病的急剧恶化,加速病人的死亡。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心因性疾病病人有免疫功能异常。动物实验也有相当多的资科证明精神活动对免疫功能有影响,愉快的情绪能使免疫功能增强,淋巴细胞对有丝分裂原植物血凝素的增殖反应增强、NK细胞活性增强;恶劣的情绪可使免疫功能抑制。

1.中枢神经系统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实验证明定位刺激或损毁中枢神经系统的某些部位的研究发现,损毁脑干上部可使速发和迟发某些部位对免疫功能有影响。损毁脑干不同部过敏反应增强;而损毁脑干尾部则可抑制上述反应;损毁脑干中部特别是脑桥网状结构,可以降低由注射佐剂引发的关节炎。有关损毁下丘脑不同部位的研究较多。损毁双侧下丘脑前部可抑制脾脏和胸腺的功能,使T淋巴细胞对有丝分裂原的增殖、NK细胞毒性、抗体产生和致死性的过敏反应均受到抑制,而垂体切除则可消除上述变化。损毁下丘脑其它区域所得结果不完全一致,例如损毁下丘脑后部可抑制T、B淋巴细胞活性,但可使同种移植排斥反应增强。损毁海马或杏仁核对胸腺和脾脏的细胞数无影响,但可使淋巴细胞对有丝分裂原的反应增强电刺激背侧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可抑制周围血NK细胞活性。损毁大脑皮层也可以改变机体的免疫功能,且存在不对称现象。切除左侧前额叶或顶叶皮层可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切除右侧前额叶或顶叶皮层可使免疫反应增强,切除左侧或右侧枕叶均对免疫反应无影响。

2.外周神经对免疫系统的直接作用

免疫器官的神经支配被视为神经免疫调节的直接通道。形态学研究表明:胸腺、骨髓、脾脏、淋巴结以及消化道淋巴组织都有植物神经的支配。实验证明,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动物模型上,疾病症状加重出现交感神经支配减少,且化学切除交感神经可使病情恶化。交感神经抑制免疫功能,而副交感神经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切除单侧交感神经,同侧颌下淋巴结的空斑形成细胞活性、迟发性超敏反应及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均增强,而切除副交感神经可使空斑形成细胞活性降低。已有用化学药物通过交感神经改变机体的免疫状态的研究。目前认为,支配免疫器官的神经末梢有多种类型,包括去甲肾上腺素(NA)、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SP)、缩胆囊素(CCK)、神经肽Y(NPY)、乙酰胆碱(Ach)及神经紧张素等,所以周围神经和免疫系统间有直接联系。

二.神经内分泌系统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
http://www.med66.com/html/2008/9/zh18467134122980022233.html

肾上腺皮质激素是最早发现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一种激素,它几乎对所有免疫细胞都有抑制作用,但许多实验证明,在切除肾上腺后,应激所引起的某种免疫功能的变化依然存在,说明还存在其它的神经内分泌调节机制,其中生长激素、催乳激素、阿片肽、多巴胺等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GH具有广泛的加强作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起着广泛的抑制作用,而阿片肽则表现复杂的影响。它们与其他神经内分泌激素一起共同维持着免疫系统对不同环境刺激的应答反应。

1.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作为肾上腺皮质产生的激素,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早已为人们熟知。糖皮质激素能抑制白细胞、单核细胞及巨噬细胞向炎症区域聚集,并能明显抑制这些细胞产生和释放细胞因子。与此同时,糖皮质激素充当着内分泌和免疫系统之间的杠杆,当免疫增强时,免疫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上升,对糖皮质激素受体的敏感性也相应增强,从而发挥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免疫抑制作用,保护机体免受过强免疫反应的损害。

2.生长激素(GH)

它是垂体前叶分泌的—种多肽,由191个氨基酸组成,对骨骼生长和代谢有促进作用。近年来GH的基因(DNA)及GH受体基因都已克隆成功。以GH重组基因所生产的GH也已成功地应用于临床,研究发现GH对免疫功能有很重要的调节作用。 归纳起来,GH几乎对所有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巨噬细胞、NK细胞、中性粒细胞、胸腺细胞等都具有促进分化和加强功能的作用。因此在体内有广泛的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实验证明生乳素与生长激素对免疫功能有类似的作用,它们在某些方面是相辅相成的。

3.阿片肽

阿片肽是1975年发现的第一种肽类神经递质。它包括内啡肽、脑啡肽和强啡肽等。除了镇痛作用,阿片肽还参与脑对心血管、呼吸系统的调节,还与运动功能、体温、睡眠和觉醒调节有关。目前已有很多实验证明,阿片肽在免疫调节中有重要作用。它们能作用于下丘脑生乳素释放激素(PRH)和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使血浆中PRL和GH升高,进而影响免疫功能。阿片肽对淋巴细胞转化、T淋巴细胞玫瑰花环反应、NK细胞的活性、多形核白细胞及巨噬细胞功能、干扰素的产生等等都有调节作用。

          三.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的关系
http://www.med66.com/html/2008/9/zh72863824122980027740.html
          神经与内分泌功能间有密切的关系,近来年的研究发现,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间也有密切的关系,并认为三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调节网络。

(一)神经对免疫功能的作用

神经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影响免疫功能,一条是通过神经释放递质来发挥作用,另一条是通过改变内分泌的活动转而影响免疫功能。骨髓、胸腺、淋巴结等免疫器官均有自主神经进入,虽然神经纤维主要是支配血管的,但末梢释放的递质(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肽类)可以通过弥散而作用于免疫细胞。

去甲肾上腺素能抑制免疫反应,免疫细胞上有相应有肾上腺素能受体。乙酰胆碱能增强免疫反应,免疫细胞上的胆碱能受体主要为M型。脑啡肽能增强免疫反应,而β-内啡肽的作用比较多样,有时能促进免疫反应,有时则抑制免疫反应。

神经细胞在特定的条件下也可产生免疫因子,例如在内毒素处理后可产生白细胞介素-1(白介素-1)等。

(二)免疫系统对神经活动的影响

在大鼠实验中观察到,用注入羊红细胞的方法来诱导免疫反应,当抗体生成增多达顶峰时,下丘脑某些神经元的电活动增加1倍以上,提示免疫反应可以改变神经活动。在裸鼠中注入白介素-1,可以使下丘脑有关神经元释放更多的促肾上腺皮持激素释放激素,导致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升高几倍,说明白介素-1可以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

(三)内分泌系统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能直接促使人外周白细胞(经内毒素预处理后)产生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内啡肽。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的作用,糖皮质激素一般也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的作用。雌激素、孕激素和雄激素均有抑制免疫功能的作用。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素、甲状腺激素均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生长激素也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四)免疫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前文已述及白介素-1能作用于下丘脑而增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的血中含量。在大鼠中观察到,注入羊红细胞诱导免疫反应达到高峰期间,血中糖皮质激素含量上升而甲状腺激素含量下降,这一机制可能是一种负反馈调节,使免疫反应受到压抑而不致过分。此外,较低浓度的白介素-1能使胰岛B细胞的胰岛素分泌增加。

免疫细胞具有内分泌细胞样功能。免疫细胞分泌折各种免疫因子均为多肽或蛋白质,可以认为免疫因子是免疫细胞产生的内分泌样物质。此外,免疫细胞还可产生一般的激素。例如,巨噬细胞经内毒素外理后能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β-内啡肽和脑啡肽,外周淋巴细胞在葡萄糖菌毒素A的刺激下可产生促甲状腺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快乐神经病理 | 2017年WHO垂体肿瘤最新分类解读(2)
内分泌系统疾病概述
功能医学专业分享|女性荷尔蒙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上)
心理因素与肿瘤发生的关系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总论
卫生职称考试-西药生理学:内分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