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多巴胺受体结构或有利于寻找更安全抗精神病药物

  

一项新研究报告了与常用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结合的多巴胺D2受体(DRD2)的结构——该受体是用于治疗精神病的药物的主要靶点。因为靶向该受体的药物与其他相关受体会产生小虎作用,所以常常引起严重、有害的副作用。正因为如此,对DRD2结构及功能有更好的了解能帮助科学家寻找更安全的、对DRD2有选择性的抗精神病药物。该成果1月25日在线发表于《自然》

神经递质多巴胺与多种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帕金森病和抑郁症有关。其行为由一个由5个G蛋白偶联受体组成的蛋白家族介导。其中一个受体便是DRD2,它是多种抗精神病药物的主要靶点,但是对其结构和功能在分子层面上的理解一直模糊不清。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Bryan Roth及同事报告DRD2与利培酮结合状态下的晶体结构。他们发现药物与受体以特殊方式结合,即一小块由色氨酸组成的疏水片像一顶帽子一样控制药物的进出——这不同于在D3和D4受体中观察到的现象。在此位置的变异缩短药物与受体保持结合的时间,而这种结合通常被认为与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副作用锥体外系反应(运动障碍)有关。(来源:中国科学报 冯维维)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多巴胺受体结构解析,或有利于寻找更安全的抗精神病药物
背靠背两篇Cell:上海药物所/四川大学等在多巴胺受体领域取得新突破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DRD4 7R被称为发现基因促使你去发现新的领域 ?
Nature丨精神分裂症靶点—多巴胺D2受体结构解析
《自然·神经科学》:破解70年谜题!首次证实多巴胺是精神分裂症的一个致病因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