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越来越多研究表明,导致癌症的罪魁祸首并不...
越来越多研究表明,导致癌症的罪魁祸首并不是基因突变,在癌症的形成过程之中,最先发生的是线粒体的损伤。

首先做一个小的医学科普-线粒体。线粒体是一种微型细胞,它有自己的DNA,可以直接利用氧气制造能量,可以说人体90%以上吸入体内的氧气被线粒体消耗掉,因此线粒体又称为细胞的能量工厂,当线粒体受到损害时,各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癌症、衰老等应运而生。存在功能障碍的线粒体会产生活性氧,继而导致DNA突变。

关于癌症与线粒体之间的关系首先是由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瓦伯格提出的,它发现癌细胞中的绝大多数线粒体都存在功能障碍,这种障碍使得它们无法利用氧气,无法利用脂肪(这很重要)来产能。基于这样一个原因,癌细胞并不是在线粒体中对葡萄糖进行氧化,而是不断增加葡萄糖在细胞质中的含量,依赖发酵的方式给自己供能,这种产能的效率非常低下,称为乳酸发酵。

实际上,近几年的研究发现,癌细胞几乎没有功能完整的线粒体。托马斯·塞弗里德主要是研究新陈代谢和疾病之间的联系的著名专家,他在《癌症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彻底否定了基因突变是癌症的罪魁祸首的传统学说,甚至进一步指出,有些类型的癌症并不存在基因突变,但癌细胞依然依靠发酵而不是有氧呼吸来提供能量。

某些已知的致癌物如石棉和砒霜,并不会直接导致基因突变,它们导致癌症的过程是先有细胞线粒体的损伤,进而细胞提供乳酸发酵形式获得能量,最终导致癌症的形成。

有研究表明:把癌细胞的细胞核转移到含有正常线粒体的正常细胞之中,癌细胞会停止增殖。从健康细胞中提取线粒体用来代替乳腺癌细胞的异常线粒体,此时尽管乳腺癌细胞核依然存在,但乳腺癌细胞异常生长和转移行为消失了。

上述的研究说明了什么?它意味着当我们将加工食品、糖、谷物以及其他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的食谱之中剔除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一定程度上剥夺了癌细胞最为偏爱的“燃料”。可以想象,当机体供能的状况由人们习惯性的淀粉-葡萄糖模式转变为脂肪酸-酮体模式时,细胞中的线粒体一定会得到优化,其结果可能是更多的健康细胞茁壮成长,癌细胞的生长得到一定程度抑制。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江苏省肿瘤医院李枫。也欢迎关注我的西瓜视频。希望交流者,可以加入李医生桥本讨论圈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癌细胞的自白:求生欲让我变坏
每年450万人患癌!研究公布癌症产生的根本原因,不是基因突变
时隔百年,Nature重磅解析癌症领域的重要谜团
细思极恐!只知道大部分肿瘤细胞都具有p53突变,但没想到...
一个细胞癌变就会得癌症?吃糖会加速癌症进程?这些癌症流言,究竟是真是假?
科罗拉多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乳酸对癌症的重要影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