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周敦颐《太极图说》有感(续)周敦颐(1...
userphoto

2023.08.02 重庆

关注


周敦颐(1017-1073年),字茂叔,湖南道县人。曾任洪州分宁县主簿、郴州郴县令、大理寺丞、知洪州南昌、国子博士、通判虔州、广南东路转运判官,为官清廉,注重教育。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世称濂溪先生,儒家尊称周子。

在名臣璀璨、文豪荟萃的北宋,周敦颐实在是“很不起眼”。周子早年丧父,寄人篱下,因恩荫入仕,并非科举出身,历任皆地方小吏。因性格清高,不屑运作,从未接近过朝政中枢。论官位权力,周敦颐远逊于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等同时代的朝廷重臣大儒;论名气才华,也比不上苏洵、苏轼、苏辙、曾巩、黄庭坚等一众北宋超级文豪。周敦颐何以成为宋明儒学的开山鼻祖?归纳起来就是:守正儒学,贯通佛道,组合创新,同道切磋,教学相长,知行合一,终于成就了新儒家崛起之大气势。

周家源出周王朝姬姓王族血脉,后改姓周,西汉封于河南汝南,成为著名的汝南周氏,世代守护儒家思想。隋唐时期,汝南周氏之一脉迁湖南道县,周敦颐即出于此支。他的父亲周辅成是宋真宗时期的进士,曾任贺州桂岭县令,因性情淡泊,不到两年就辞官归隐,以教书授徒、培养子侄为乐。在父亲的悉心调教之下,周敦颐4岁熟背唐诗,6岁开蒙读书,到13岁时已精通《四子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并立志以伊尹和颜回为楷模,使儒学思想复明于天下。14岁周敦颐进入族人在月岩开办的私塾。月岩有“一洞三月”的自然奇观,传说周敦颐“睹此而晤太极”。15岁父亲去世,周敦颐与母亲投靠汴京的舅父郑向。郑向也是进士出身,为龙图阁大学士,博古通今。郑向视周敦颐为己出,极其喜爱这个外甥的聪明睿智,在郑向的倾心传授之下,周敦颐儒学造诣不断精进。“行谊早闻于时”,不到20岁,其儒学见地在京城已小有声名。

1036年,周敦颐19岁,根据朝廷恩荫规定,郑向举荐周敦颐作为候补的低级官吏,但不久周母和舅舅不幸先后过世,周敦颐依制需要请假守孝三年。周母和舅舅都葬在老家镇江,于是周敦颐就在镇江为母亲守孝。

从6岁开蒙读书到为母守孝,在周家历代儒学家风的熏陶之下,有父亲和舅父两位进士的悉心调教,再加上自己14年的寒窗苦读,年仅20岁的周敦颐,其儒学功底已经相当深厚。

周敦颐3年守孝期间,在镇江鹤林寺刻苦读书,遍览寺中佛家经典,并常与高僧们研讨佛学。鹤林寺是牛头禅最后一代宗师寿涯禅师的思想大本营,牛头禅与正统禅宗可谓同源异枝,其初祖法融(594-657)据传为禅宗四祖道信的旁出弟子。法融具有深刻的“老庄”和“玄学”的思想基因,他从“道本为无”出发研究般若空,深刻认同三论宗的本体“毕竟空”。牛头禅传至寿涯禅师,其道家基因历久弥新,也对道家人士拥有独特的吸引力。寿涯禅师的再传弟子就是大名鼎鼎的陈抟,他被后世道家尊为“陈抟老祖”,其各种神奇传说流传至今。

陈抟的再传弟子穆修(979-1032年)乃北宋文豪鸿儒,据史书记载,穆修曾指导过周敦颐。从时空分析,穆修与周敦颐最可能相遇的时间是1032年,地点在蔡州(河南汝南)。1032年周敦颐15岁,父亲去世后随母亲去汴京投靠舅父郑向。从湖南道县到汴京开封,汝南是必经之地,而周敦颐源出汝南周家,顺路祭祖并停留一段时间合乎情理。此时,居住在汝南的穆修已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年。周家是汝南望族,穆修是北宋名士,相互走访,彼此巧遇也在情理之中。据说穆修将道家的无极图传给了周敦颐,应该就是在此时。

三年鹤林寺守孝习佛法,穆修授道家精髓传无极图,周敦颐在二十四五岁就已经融汇贯通了儒释道三家的精华,身上已经透射出新儒家的圣贤气象,慕名而来交流切磋的名士络绎不绝。

在鹤林寺守孝期间,年长周敦颐二三十岁的范仲淹、胡宿、许渤等重臣名士纷纷前来与之交游论道,前辈的指点极大地拓展了周敦颐的视野。此时,18岁的王安石也在南京为父守孝,听闻镇江鹤林寺有位青年才俊周敦颐学问精深,王安石三次来访切磋儒学,二人从此心交神往。后来到了1060年,39岁的王安石已号称天下通儒,名满京城,一份《上仁宗皇帝言事书》震动朝野。周敦颐却在四川合州任通判,回京述职与王安石再次相聚,“语连日夜,荆公(王安石)退而精思,至忘寝食”。我们不知道两人具体聊了些什么,但合乎逻辑的推测是周敦颐系统阐述了新儒家的思想体系,让王安石受到了强烈震撼,回到家里苦思冥想,茶饭不思。

周敦颐在为官期间,勤于政事,体察民情,为老百姓办了许多实事,体现出新儒家知行合一的坚定信念。与此同时,他还十分注重教育,广办书院学筵,亲自授课,传播新儒家思想,许多青年才俊慕名而来,与周敦颐的思想碰撞激荡,教学相长。在他的学生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就是二程兄弟。

1046年,周敦颐任江西南安军(江西大余县)司理参军,时任南安通判的程珦见周敦颐“气貌非常人”,深得儒学精要,且颇有独见,人品更令人钦佩,于是让两个儿子程颢(15岁)、程颐(14岁)拜周敦颐为师。周敦颐常问二程兄弟如何看待“孔颜之乐”,颜回是孔子最喜爱的学生,家境贫寒,身居陋巷,渴了喝一瓢凉水,饿了用竹碗盛冷饭吃,周围人都为他发愁,用现代话说,就是一个典型的人生输家,但颜回每日好学不倦,乐观开心,从不迁怒于人,没有犯过两次同样的错误,三个月言行不违背仁的精神。周敦颐让二程兄弟从内心深处细细体会,当一个人都穷成这样了,他到底因为什么而快乐?二程兄弟从此立下求道之志,放弃了科举考试。后来哥哥程颢(明道先生)开创了心学,弟弟程颐(伊川先生)开创了理学,师徒三人共同成为宋明新儒家的开山鼻祖。

新儒家思想到底“新”在哪里?

在我看来,新儒家之新,在于颠覆了旧儒家的思想范式,准确地说,是将孔子最核心的仁学思想的价值之锚,从外王切换为内圣!

关于仁,孔子从未给出过精确定义。但从和弟子们的对话中可以发现,在孔子的心目中,仁有大小之分,均以直心真性为本体。颜回性情发乎自然,更有不迁怒、不贰过、三月不违仁的后天努力,可谓已经接近仁的最高境界,然而这还只是小仁。

子路和子贡认为,管仲曾辅佐公子纠,齐桓公杀公子纠,而管仲没有赴死以尽忠,反而当了齐桓公的宰相,这肯定是不仁。而孔子却认为,管仲帮齐桓公匡正天下,万民蒙受其利,这乃是大仁。子贡问孔子,如果能广泛地给民众带来好处和实惠,这叫仁吗?孔子回答:这岂止是仁,这肯定是圣人啊,连尧舜都发愁怎么做到这一点呢。

所以,孔子仁学体系隐含有大仁和小仁,仁的最高原则是治国平天下(即外王),造福百姓,泽被万世,这是大仁;而个人修身成仁(内圣)是小仁。因此,管仲之仁的含金量大于颜回。同时,孔子并没有谈及管仲之心,而更看重管仲之行。

实际上,孔子隐含的逻辑是:仁的含金量取决于能否治国平天下和造福百姓,如果不能,即便是达到颜回的境界,也无法实现大仁。如此一来,仁的价值之锚就挂钩于个人无法控制的外部因素。用佛家的话说,就是仁无“自性”,必须依赖缘生缘灭的现象界。

周敦颐却认为仁应该有自性,而外界因素不可控。比如,周敦颐十三岁就立志学伊尹,伊尹以厨师出身而辅佐商汤定天下,当然属于大仁。商汤死后伊尹又辅佐其长孙太甲,商汤是明君,而太甲则是昏君,伊尹甚至不得不流放太甲,自己摄政当国。虽然后来太甲改过自新,伊尹也还政于太甲,但这也暴露出一个问题,伊尹之仁是自己可以控制的,而太甲是否为贤君,则伊尹只能凭运气,如果遭遇昏君记恨流放之仇,伊尹还有掉脑袋的危险,即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大仁的条件是可遇不可求的。如果仁的最高价值不得不依赖外部环境的最终结果,而外因又是不可控的,这将严重制约仁的可实现性。因此,周敦颐的逻辑是,内圣本身就是最高价值,而外王只能顺其自然。换句话说,仁的本体是内圣,外王只是内圣的衍生物。

其实,周敦颐自己的人生经历就是这种“内圣本体论”的注脚。如果按照孔子的大仁要求,周敦颐应该不遗余力地去争取升官晋爵的机会,以便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抱负,而周敦颐却以《爱莲说》抒发了自己的理想,牡丹代表权贵,菊花象征隐士,莲花则是出淤泥而不染的清官。很明显,周敦颐不屑于权贵,也不愿为隐士,而立志做内圣的清官,至于能不能实现伊尹和管仲那样的大功业,周敦颐并不太看重。

说白了,周敦颐的仁,就是“我欲仁,与外界无关!” 非常类似现代人常说的“我爱你,与你无关!”

旧儒学的思想范式是:仁的价值之锚系于外,治国平天下,造福百姓,建千秋之功,立万世之业,实现外王才能体现仁的最高价值,这是典型的结果导向,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倾向。

新儒学的思想范式是:仁的价值之锚系于内,宇宙之心,太极之理;天理至善,寂然独照;仁有自性,感而遂通。追求内圣本身就是仁的最高价值,这是典型的过程导向,体现出强烈的理想主义。

旧儒学的逻辑:因为要外王,所以需内圣。外王是目的,内圣为手段。(有为的功利之心)

新儒学的逻辑:因为有内圣,所以能外王。内圣是目的,外王为结果。(无为的道佛之心)

1300年来,儒学从来没有经历过如此具有颠覆性的逻辑革命!

在周敦颐之前,儒家思想已衰落800年,两汉以降社会精英莫不尊道崇佛,直至周敦颐奋然崛起,挽狂澜于既倒,上承孔孟之传心儒学,下启宋明新儒家之端绪,影响之深远直至千年之后的今天。

《宋史》对周敦颐的评价是:“千有余载,至宋中叶,周敦颐出于舂陵,乃得圣贤不传之学。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命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

南宋理学大家胡宏更是直呼周敦颐的《太极图书》和《通说》为,“一回万古之光明,如日丽天;将为百世之利泽,如水行地。其功盖在孔孟之间矣。”

朱熹对周敦颐更是推崇备至,注释周敦颐249字的《太极图书》竟然达到“解之如解经”的程度,直追其《四书章句集注》对孔孟先贤的崇敬庄重。

清代大儒黄宗羲虽不屑于朱熹,但对周敦颐却是推崇备至:“孔子而后,汉儒止有传经之学,性道微言之绝久矣。元公(周敦颐谥号)崛起,二程嗣之……若论阐发心性义理之精微,端数元公之破暗也”。

看看这些评价:千年中兴、功介于孔孟、解之如解经、破暗之功 …… 周敦颐仅凭区区249字的《太极图说》和2800余字《通说》,究竟是如何赢得后世如此之高的评价?

在此向大家奉上鸿学院读书会收官解读《太极图书》和《通说》的插图(全部解读近四个小时,打字太累了)。我们以黑格尔的辩证逻辑详尽透视了周敦颐的文章,结论是:文以载道之博大深远,逻辑结构之严密精巧,思想框架之开放兼容,堪称前无古人,故能破穿千年时空,独照万古人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儒家, 到底是个什么玩艺?(之三) ​朱子理学的由来
周敦颐太极图,为什么是“主静立人极”,而不是“主动立人极”?
中国历代大儒(47位大师的简明小传) 十八
宋儒“理学”简介
周敦颐思想与道家思想渊源——以太极图说为例
被二程“遗弃”的老师 周敦颐:三千字开创宋明理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