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专题:统编语文教材分析与教学

一、 当代性应贯穿语文教学的全过程

       我们要在新课标理念下认识教材,重视语文教育的当代性。新课标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强调语文教育的当代性。无论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位,还是对课程理念的阐述,抑或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的确立,都始终立足当代、面向未来,始终注重学科与当代社会的联系,注重学生对社会和文化生活的参与。这些性质的呈现、理念的贯彻、素养和目标的达成,都需要以相应的体现当代性的课程和当代语文学习资源为支撑。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如何“加强实践性,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及如何“注重时代性,构建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等,都需要我们强化语文的当代元素。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当代语文作品已经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从本质上讲,我们并不能以教材中当代语文作品的多少来理解当代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而是要回归语文学科的当代性这一学科属性。当代性应该贯穿于学科教学的全过程,当代性是性质,是规约,是目标。学生生活在当代,以当代语文的方式生活,包括心理、思维、话语、交际与行为方式,他们只能以当代语文的方式与社会建立联系并进行互动。学生的所有的学习也都跟当代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不管是语文学习的目的,还是语文教育的目的,都是为了学生能够拥有高质量的语文生活。我们要做的就是,以当代性为引领,借助教材中的当代学习材料和资源,让学生树立当代意识,以当代意识去理解、观照、吸纳知识,进而内化为能力。所以,关键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是否有当代意识。有了当代意识,我们就会时刻关注当代语文的变化,关注学生的语文生活,关注社会的语文需要,就会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建立起学生与当代社会生活的联系,建立起学生与当代语文生活的有机联系。在这方面,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以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为例。这是一个以青春为人文主题的单元,选编了诗词、小说共7篇课文,其中当代作品就有3篇。而且,单元人文主题的当代性非常明显。不管课文描写的是哪个时代的青春,学习的最后落脚点都在学生对当下青春文化的理解,对自己青春人生的认识,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和人生理想的确立。所以,编者在单元导语中首先指出当下学生的身份和状态,“青春是花样年华。怀着美好的梦想、纯真的感情,带着对自我的认识、对社会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我们就此迈出人生的重要一步”,要求对这一单元的学习要从“青春的价值”角度进行思考,“结合自己的体验,敞开心扉,追寻理想,拥抱未来”。

二、语文教育的当代性是具体的、真实的

       当代社会生活与语文生活都不是抽象的。“当代”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概念,更是一个几乎涵盖了所有生活领域的大文化概念。所谓“大文化”,就是指当下人类所有活动的品格与属性,是当下社会一切价值、观念、情感、趣味和习俗的总和。而所有这些,又一直处在变化和发展中。但不管如何庞大,如何变化,它们又始终是具体的,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我们的语文教育,只要关注当下,关注社会,关注日常生活,就会获得当下性和当代性。

       因此,首先应当秉持这样的理念来实施教学——从当代生活出发,提出学习任务,设计学习情境。要不断地挖掘课程资源,将我们身边的社会生活化为学习任务和学习情境,培养和鼓励学生用语文去认识社会、体验生活,解决身边的问题。要革除局限于书本的任务形式,破除单纯纸上练习的弊习,更要跳出单一知识习得的窠臼,将学生所有的语文素养,包括心理、情感、感觉、认知,特别是隐性的语文能力作为学习与训练的内容。要从学生成长过程和社会生活中发现情境,寻找任务。凡是与语文相关的,需要语文去实现的都可以成为语文学习情境,也都可以将其设计成语文任务。

       这也是本文使用“当代语文作品”而不是“当代文学作品”的原因。相比文学作品,语文作品要丰富得多;相比文学,语文的世界要广阔得多。只要是以语文方式呈现出来的,它们都是语文作品,也都可以并且应该成为学生接触和学习的材料。毫无疑问,当代性和当下性更多地通过当代语文作品记录下来、呈现出来。不论是学习任务的提出还是学习情境的创设,当代语文作品的学习应该是最快捷、最方便、最真实,最易于学生体验和实践的。因此,学习当代作品,需要我们重新理解教育教学,理解学校与课堂,理解学习生活与日常生活,理解教材、学习材料和学习资源。对当代语文作品的学习,可以提倡“泛教材主义”,即从学生的当代人身份出发,从当代语文作品的存在形态出发,扩大学生与当代语文作品的接触面,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当代生活的参与度,较好地落实“立德树人”,而且可以通过强化当代作品的阅读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提升学生对当代语文的现实状况、精神气质与语言氛围的敏感性。应该抓住这一点,打通课内和课外,打通单篇阅读和主题阅读,打通单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打破媒质界限,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增强学生的理解力,从而应对日益发展的全媒体革新。这对学生的终身学习非常重要。

       统编教材在这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也为学生全面接触当代社会及其语文表现形态提供了有效平台。必修下册第四单元“信息时代的语言生活”也是统编教材的一个亮点。从媒质上说,传统的教材可以说是一种全质的纸上教材,传统的语文教育也都是围绕纸质语文作品进行的。强调语文教育的当代性,其要义之一就是认识语文的媒介形态变化。这是一个大问题,涉及我们对人类文明史的理解。简单地说,人类文明史历经口传文明和书写文明,到了第三次工业革命,依托电子科技及其信息产业,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人类的文明进入了视听文明的新时代。这一文明形态的发生时间虽然不长,但其内部的革命比起前两种文明,其变化频率要迅捷得多。无纸化交流正在成为人们主要的生活方式,这使得人类的语文生活相应地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语文教育也要适应这样的改变。教育的根本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自由地生活于多媒介的生活中,还包括让他们在未来担当起推动新文明中语文建设的重任。教材的这一单元通过认识多媒介、善用多媒介、辨识多媒介等任务设计,从道与器两个层面将新媒介语文具体地引进教学,这无疑是语文教育当代性的绝好体现。

三、从更广阔的文化创意的角度来认识表达的重要性,让表达与当代生活无缝对接

       表达是语文实践最基本、最重要、最直接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传统语文教育表达虽然也包括口语,但在实际的语文生活中更重视书面语,甚至拙于言辞被视为一种美德。因此,中国古代有关表达的训练几乎全部集中在书面作文领域,其精细程度已经到了程式化的地步。现代语文的革命之一就是不断提升口头表达的地位,而这一革命的基础就是口语表达在日常语文生活中使用得越来越多,作用越来越大。所以,现代语文可以说是对口语世界不断发现的过程,是对语文教育口头语文资源不断开掘的过程,当然,也是口语教育日益发达和学生口语表达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语文教育的当代性也表现在对现代语文这一成果的发扬光大之中。不论是新的课程标准,还是统编语文教材,都在努力使书面表达与口语表达相统一,并努力使两者达到平衡。

       当代语文与传统语文的区别之一还在于它的创造性。从阐释学的角度讲,传统语文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复述性语文,讲求的是“述”而不是“作”。即使是“作”,也不是“离经叛道”的“作”,本质上还是一种“述”。所以,在表达上,不管是内容还是形式,强调的都是范本意识。现代语文对这一方面虽然做出了颠覆性的改变,但是,传统的影响还在,范本意识可以说根深蒂固。当代语文教育应该适应当代语文生活的发展,而当代语文生活最大的特点是创造、创新。所以,语文教育的当代性表现在语文表达的学习上就应该重视创造、创新。在这方面,可以引入“创意生活”的概念与学习方法。表达本质上是创意。从当下创意社会的现实出发,我们应该从更广阔的文化创意的角度来认识表达的重要性,认识表达的性质和作用。任何表达都是一种创意行为,而创意都是有目的的,所以,表达的形式,表达的内容,表达的规模,表达的主体性以及表达的风格,都与我们表达的目的密切相关,也与我们表达的环境、表达的接受和表达的预期目标相关。这一点非常重要,它会改变我们传统的表达观,更能培养学生的表达伦理,也更利于我们在新课标理念下实施任务统领和情境化的表达教学。由于它使学生的表达变成了有目的的语文行为,任务和情境就变得不可或缺。从中学生会养成表达的主体意识,会成为一个负责任的表达者。一旦将表达变为创意,表达的训练内容、途径、方式、手段,特别是表达的内容将会无比丰富,表达会无限展开。社会生活是创意的源,它会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和对社会生活的参与热情,使学生的表达与当代生活无缝对接。

       有必要对表达教学中书面写作的文体多说几句,因为文章文体最能体现时代的发展,当然也更能体现出当代性。任何时代,在众多文章范畴中,文体都是相当重要的。许多理想、主张都要通过文体来呈现,夸张一点说,文章史就是文体的演变史。文体的本质就是人们的表达方式,它是约定俗成的。谁表达,表达什么,在什么情境下表达,表达给谁,都由表达方式来决定,它是人与人沟通的途径、秩序与方法,并且要得到表达者与接受者双方的理解与认同,否则,就不可能实现其功能。当有了新的表达需要,而原有的表达方式无法满足时,人们就会突破、修正或干脆放弃原先的表达方式去寻找或创造新的表达方式,这就是文体演变的内在动因。从更深刻的层面讲,新的表达目的、表达内容与表达欲求的产生源于人们社会生活的改变。

四、语文教育的当代性从根本上说就是教育观念的当代性

       在所有学科教育中,科学学科与人文学科跟随当代生活变化的步伐是不一致的。科学学科更容易紧随时代,而人文学科特别是语文学科总是自觉和不自觉地强调传统的重要性。科学学科的教育基本上是现代科学与现代教育的产物,而人文学科特别是语文学科,不管是内容还是历史,其时间跨度都要大得多。但是,要相信教育教学的进化论意义,语文教育的当代性就是一方面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的优秀文化,另一方面,这种继承和发扬是通过现代教育与教学方法达成的。不断革新我们的教育观念,在现代教育理念与方法中吸收传统中有价值的教育文化,坚持用最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方法、手段是每一个教学行为的参与者都应该秉持的信念。总之,不管教学内容如何,我们是在当下进行教学,是当代人在当代社会和当代教育环境中以培养当代新人为目的而实施教学行为。当前,我们就是要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实施教学,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育才是当下的,也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当代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习|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理解与实施
情境 任务 活动
2020年第11篇:统编高中语文教材设计的三个支点
【聚焦语文真问题】“如何理解单篇教学、单元教学与学习任务群教学之间的关系”之一|贾 阳 徐 鹏...
大单元设计的实施模板详解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统编语文教材群文阅读教学路径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