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多少孩子掉进了“培养兴趣”的坑里,错过人生

今天一早看到一则新闻,未来十年教育市场的份额是5000亿,或许很多嗅觉敏锐的商人早就嗅到了钱的味道。这也让我想起来一个笑话。话说一个杀人犯被执行枪决后打入18层地狱,在那里他看到了一个人被打到了19层地狱,就很好奇地问对方,我犯了杀人罪才被打入18层地狱,你是犯了什么罪怎么会被打入19层地狱呢?对方说:“我是做教育的。”一个小笑话,映射出一个大道理。教育其实是很神圣的事情,但是却被很多不法的商家当成了发家致富的契机。看看今天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各种教育机构,兴趣班,他们抓住的就是父母的心,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个又一个的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费用少则几千,多则几万,总类繁多,花样齐全。今天我以一部电影开始来跟大家聊聊兴趣这个事。

前段时间相信很多人都看了《摔跤吧,爸爸》,实实的被打倒了。影片中的马哈维亚简直就是个深明大义的酷爸爸!他坚持己见,不顾传统观念女孩不能练摔跤的偏见,在自己严格、督促、系统化的训练下,亲身给无数观众谱写了一则模范化、标杆化的终极理想的路径:孩子完成了他们的人生理想,最终生长成才。

《摔跤吧,爸爸》中主角的两个女儿吉塔、巴比塔在开始学习摔跤时的抗争、排斥、认定自己不是那块料的表现,相信每个家长都经历过。

女儿去年这个时候报了雅马哈的音乐课,因为起步晚,一开始是从双排键开始学习,没有直接进入钢琴的学习,只是她自己表达的想法还是想学习钢琴,出于长远考虑,还是让她从基础乐理开始学习。大概学习了3个月,孩子开始反抗,不想去上课了,回家也不练习了。各种拖拉,谈条件都来了。每次去上课都告诉她,这是你自己选择的,必需坚持,态度非常严厉,有时甚至都是哭着上完课的。这样的状况持续了接近一年,孩子终于无法忍受了,坚决不去上课了。我们也没有放弃,就把课程停了大概一个月。多次沟通无果后我们想到的是一对一钢琴的学习,前面几次任然抵抗,但是我们一直在鼓励她,看到孩子一点点的进步就鼓励她,并带她去看音乐会,妈妈也陪着在家一起练琴,给她树立榜样。就这样现在一直坚持着。但是这一年的时间,我们却看到了很多父母在尝试几个月之后就放弃,然后选择下一个兴趣班,尝试几个月之后又放弃了。原因基本不变,就是孩子没兴趣了。

《摔跤吧,爸爸》里的父亲马哈维亚不一样,在两个女儿排斥、反抗、厌弃的情况下,他没半点犹豫:跑、一直跑,给我跑下去!

我认为片中两个女儿吉塔、巴比塔之所倚能够走上自我实现之路,归因于拥有一个曾经获得全国摔跤冠军的爸爸。他是一个在摔跤过程中,掌握技术、体能、战术、心理等各方面经过过强化训练的男人。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个在人生战场走过一遭,并战胜自我、获得过胜利的人。

他深深明白:

哪有什么快乐可言,挺住就是一切。

在中国,应试教育的压迫,致使一部分家长、媒体孩子还孩子“爱和自由”、“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让孩子自己选择”。“希望他开开心心的成长,快乐就好”。不要逼迫他学不想学的东西这话听上去像是开明家庭的家长,对孩子予以自由、宽松成长的心态,实则是家长对孩子的放任、是为人父母的不负责任。

蔡康永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我非常赞同:

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语难,放弃英文,28岁了出现一个很棒但要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心动的人和事,错过好的风景。

没有那种学习不是苦的,不是难的。

在这一点伤,作为没有判断能力的孩子,家长不能让他自己选择。唯一能给予引导的,就是家长自己。

教育的英文是“educate”,源于拉丁文的“educare”,本意是“引出”,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把本来潜在于学生身体和心灵内部的智慧、力量引发出来。

如果家长以为培养兴趣就是“今年买一架钢琴”、明年让孩子“学学跆拳道”,孩子的学习永远只会停留在浅尝辄止的阶段,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永远也体会不到深层次学习的快乐。久而久之,孩子也会形成不自信的恶性循环。

《摔跤吧,爸爸》绝对是一部给教育者、引导者看的电影,无论教练、老师还是家长。兴趣从来没有那么容易培养起来。所谓的没兴趣,根本就是还没达到熟能生巧的自我放弃。

正确的做法是,家长应该让孩子自由尝试所有感兴趣的门类,然后决定一个,全力攻破。

反思自己在给孩子选择兴趣班的过程,我们貌似更多是为了满足自己在儿时的需求,是在满足我们自己的需求。我们小时侯没玩过机器人,就给孩子报一个班,让孩子去学。我们小时后想去跳舞,画画,弹钢琴,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得到满足,现在就给自己孩子报各种班让他们去学,这一切都是在满足我们自己的需求。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让孩子去尝试,并且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兴趣点,并坚定的告诉孩子,你的选择需要给自己设定一个期限,是一年还是两年还是更久。在职场有这样一句话,叫做,一年初入行,三年小有成,五年显成效,十年终成果。一个事业成功者在一个领域的成功至少需要打拼5年以上,对于一项兴趣爱好来说,想看到效果至少也是需要3年,5年甚至更长时间。所以我们在给孩子选择的时候,前期可以普遍撒网,确定后就是不断的坚持,坚持,再坚持。最终孩子会为自己的选择和坚持而感到骄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么给孩子选择兴趣班
家长必读:给孩子报兴趣班、培训班的十大误区
优秀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上放任自由,是父母对孩子最大的不负责
为什么你的孩子一事无成,因为你给了他100%自由、快乐的童年
升初中后,要停掉孩子的兴趣班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