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比努力更重要的,是底层逻辑

喜欢和擅长之间,还有十万公里要走


作者:格总,来源:格总在人间(ID:I-Gargamel),经授权发布


很多的职场人,经常为自己拼尽全力,却发展缓慢的职业路径,陷入深深的焦虑。


他们不明白,究竟是什么决定了自己被同龄人逐渐拉开差距?


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做出的选择,事后来看,往往是错误的那个?


比如,这个经典的职场问题:工作要选高薪的,还是选喜欢的?


我猜,可能大多数职场人,终其一生也没把这个问题想明白。


因为他们没有把问题的底层逻辑搞懂,所以无论怎么选,都会错,无论怎么选,自己的职业路径都会越走越窄,最后从事的工作,既无高薪,也不喜欢。


我写下这篇文章,正是想帮助这些人,不知道,你会不会也在里面?


那么首先我想问,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在你的眼中,问题也许是这样的:



只有2个选项:工作1、工作2


那么,是选喜欢但是薪酬低的工作1呢?还是薪酬高但是不喜欢的工作2呢?


就像去超市买巧克力,一盒好吃但太贵,另一盒口味一般但是打折厉害。


买哪盒?


作为职场老司机,我想告诉你:不能这样看


找工作就像是买房子,或者像结婚,可不像巧克力吃完就没了,因为你做完决定,是要长期持有,至少是相当长时间内持有的。


而选择一份工作,也不仅仅是选择这份工作本身,而是用你的思考方式,去选择一系列的工作的组合。


是这些工作的组合,一步步决定了你的职场生涯。


现实远远比模型复杂,我简化一下,大概是这样:


                   

图上能看出3点提示:


1、有多喜欢、薪酬高低,甚至工作本身,都是会变的。


2、任何一份工作,都无法完全决定你的职场高度。


3、工作组合1,看起来更普遍一些。


看完后,你也许会想,那我知道答案了,不用说,当然是选择现在低薪喜欢,以后高薪更喜欢的工作组合3啦!


问题就在这里,站在今天的时间节点,你不会看到每份工作在未来,是怎样的收入轨迹。


收入是一个无数变量的结果,行业、职位、努力程度、甚至运气,都会左右收入的变化。


搞不好,你选的是工作组合2呢?


那么,应该怎么看待自己的喜欢?


只有极少数人

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的人,真的不多,李安算一个。


1985年,30岁的李安刚从纽约大学电影研究所毕业,毕业作《分界线》在学校影展中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


他一定想不到,自己的下一个高光时刻,在整整十年之后。


之后的10年里,除了在家里看书、写剧本、煮饭、做家务、接送小孩,他什么也没有干成。


直到1995年,凭借英文电影《理智与情感》获奥斯卡金像奖七项提名,李安才终于进入好莱坞A级导演行列,从此开启了国际导演之路。


这样的成功,你觉得,就仅仅因为他对电影的喜欢和坚持?


不是的。


你别忘了在他身后,有一个自始至终欣赏他、支持他的学霸太太,伊利诺伊大学博士毕业的林惠嘉。


是林惠嘉赚钱养家,李安才不需要放弃自己喜欢而无薪水的电影事业。


作为大多数人的我们,常常是处于这样的境地,要么,是什么都不喜欢;要么,是好像什么都喜欢一点。


看到别人画插画很好看,于是你喜欢上了画画;


看人家烘焙觉得有意思,于是又喜欢上做面包;


刷了两集《律政佳人》,就发誓这辈子非做律师不可了。


看完《绝命毒师》,你咋不去做毒贩呢?


这些,我称之为伪喜欢


选择工作时的伪喜欢,有点像恋爱时的伪爱情,伪装成爱情的,其实可能是感激,是同情,是崇拜,是无聊,是新鲜感,甚至是性。


都不是真正的喜欢。


那么,我们大多数人,怎样才会有真正喜欢的工作呢?


如果,你对喜欢的工作的理解,是一碰到就觉得,自己是为之而生的,那么,你真的是想多了。


我特别欣赏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关于工作的一句回答:因为我通过自己的努力,爱上了工作。


你要知道,没有一项有价值的工作,不是充满了千难万险,沿途还要遇到嘲笑和不解。


包括上面提到的李安,都曾经打算放弃电影,改学计算机谋生,是被林惠嘉发现后呵斥:


“你的长处就是拍电影,学电脑的人那么多,又不差你李安一个!”


我们才没有失去一位杰出的华人导演。


注意,我既不是鼓吹所谓的“干一行,爱一行”,也不是要你不停地换、不停地试。


而是说,任何一份工作,你只有投入足够多的努力,承受足够多的挫折,依然可以在其中发掘趣味和成就,才算得上真正的喜欢。


既然如此,多拿点薪水有什么不好呢?又没有林惠嘉养着你。



喜欢和擅长之间

还有十万公里要走

   

因为写公号,我被拉进过不止一个写作群,见证了太多人相似得出奇的写作经历。


一开始,每个人都兴致勃勃,“我喜欢写作”,“哈哈,很快就可以接广告挣钱啦”,开了自己的公号,然后等着别人来看。


谁知道写到第5篇、第10篇,差不多第20篇,阅读量还是只有最多500,下面是一堆熟人的留言。


基本上,95%的人会逐渐放弃。


人的喜欢是需要正向反馈的,钱当然是很好的反馈,但是一开始作为一个普通人,基本上别去想什么挣不挣钱的事。


如果你有一项喜欢的爱好,比如画画,比如踢球,比如跳舞,你能坚持下来,是因为能靠这个挣到钱吗?显然不是。


是靠你辛苦的构图,然后慢慢把一点点想法,变成画纸上越来越精美的人物风景;


是靠你的一个个进球,一次次成功防守,身体分泌的多巴胺;


是靠练舞室大镜子里面,你发现自己动作越来越有力、顺畅,越来越好的气质。


有了这些正向反馈,别说不挣钱了,如果有人愿意花钱让你放弃自己的爱好,你都未必同意。


这个时候,你的喜欢才真正上路,有一天,你才可能抵达擅长,擅长才能带来高薪酬。


举两个例子,我每次和别人聊起,都会特别感慨。


孙杨因为每天巨量的游泳练习,在水的长时间浸泡、冲刷、拍打后,十指的指纹基本上已经消失了,导致他出国比赛时,没法靠刷指纹过境。


作为美职篮当今最强大的球员,詹姆斯曾经在球馆里留下过两道堪称恐怖的鞋印,这是他庞大的身躯,在运球高速行进中突然急停变向所造成的。


力量、爆发、灵活,每一项都达到极限的背后,是他强度残酷的训练,带来的脚趾的永久变形。


孙杨们、詹姆斯们对自己职业的喜欢,不是一般的游泳爱好者、篮球爱好者可以理解的,喜欢和擅长之间有十万公里,他们一步步用汗水、泪水、血水丈量出来。


那么你呢?


你想要高薪,先别管是不是喜欢,可不可以先耐心地拼尽全力,让自己擅长起手里的这份工作,先把你的成果变成公司里的顶尖水平,把自己变成行业里的有名有姓?


大多数时候,是因为擅长,所以喜欢。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从因为擅长,所以喜欢

到因为喜欢,所以擅长

  

如果能因为擅长,慢慢喜欢、热爱上自己的工作,对于一个普通人,已经是非常幸运了。


可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总有那么一些人,好像做什么都可以做得很好,只要他们愿意,喜欢的、有兴趣的事,可以迅速擅长起来。


比如,雷军在创立小米之前,在互联网界已经做到了金山软件的CEO,并主导了金山的成功IPO,早早实现了财富自由。


更早一些,年轻的雷军在两年内修完了武汉大学计算机系的所有学分,甚至提前完成了大学的毕业设计。


比如,有个叫张小龙的中国人,在欧巡赛-登喜路林克斯锦标赛中,和职业高尔夫球手配对,赢得了职业-业余配对赛冠军。


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微信之父。


为什么有些人,无论做什么都能成功?


200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了迈克尔·斯彭斯等三位美国经济学家,他们30多年前首次提出了信息不对称理论。


迈克尔·斯彭斯在他的论文里,提到信息不对称理论在雇佣市场的应用,并描述了一个人在学校的表现,和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是的你猜得没错,是正相关:


通常而言,学校表现越好的学生,职业发展更加顺利,也更加成功。


《头脑里的大象》的作者,畅销书作家凯文·西姆勒是这样解释的:


一个人能在学校获得不错的成绩,不仅证明他的智力足够高,更证明在高压下,能够快速掌握一大堆概念、公式、算法,满足考试的需要。


他在学校学的东西可能会过时,但是,他收获的才智、韧性、求知欲、好奇心和时间管理的能力,在职场上,同样稀缺而宝贵。


我想为凯文·西姆勒的解释做一个狗尾续貂。


一个人在职场生涯中曾经取得过成功,往前看,是因为他拥有上述成功导向的性格和品格,往后看,这更会带来:


他将收获看待世界的更为成熟、更接近本质的认知方式。


他将拥有更加系统的思考路径,并学会在一团乱麻中寻找到破题的切入点。


他将提炼出自己适用的,掌握任何一项技能、接管一门陌生生意最快捷的方法。


在切换到新领域之后,这些禀赋都可以顺利移植,构成我们常说的底层思维。


这才是他们无论做什么都能成功的奥秘。



结尾


回到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


你困惑于高薪不喜欢,还是低薪喜欢的选择上,还是因为两份工作无法直接对比,你只好从有限的两个维度薪水和喜好去判断。


就像你选择另一半时,参考好不好看和有没有钱一样。


只有当你的思维变得多元,对人的认知更加丰满,才能看到对方身上那些别人看不到的点,你才会知道面前的这个人,是不是你的真命天子(仙子)。


那么职场上呢,与其考虑选择高薪不喜欢,还是低薪却喜欢的工作,不如去思考另一个问题:


这两份工作,哪份可以帮你更快地完成上述品格、性格和底层思维的形成?


回答好这个问题,无论你选择哪个,我相信有一天,你会寻找到那个高薪又喜欢的工作,而且完全可以胜任。


这才是将高薪和喜欢统一起来的,唯一的道路。


要是问题本身就问错了,你将无法得到正确答案。


富书2018重磅新书《好好生活》👇👇👇


真正的高贵,不是优于别人,而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作者简介:格总在人间(ID:I-Gargamel)格总,职场老司机,80后段子汪,干货有洞见,鸡汤有思想,你要不要来尝一尝?公众号:格总在人间(ID:I-Gargamel)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佳琦小助理宣布“退出”:决定你工资上限的,是这3种能力
职场干货|六大模型理清底层逻辑,高效工作
如果能回到10年前……这件事,身为网工,一定要做。
性格内向的老实人,想在社会底层咸鱼翻身,应该抓住这三个机会
混迹职场多年仍在底层:比不努力更可怕的,是无效努力
一位15年资深HR直言:裁掉35岁以上基层员工,早已是公开秘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