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团真比乐视危险么?

文/庄帅

美团近期又是进军网约车又是收购摩拜,一时让各方的压力陡增,各种各样的言论和分析层出不穷。甚至有记者问我:你觉得美团是不是像乐视?

我呆住了半分钟,说实话这个问题着实让我有点不知所措,在我心中从来没有认为美团能和乐视搭上边。这是一个什么逻辑?我反问记者。

“因为有人说乐视没有主营赚大钱的业务,然后拼命拓展各种新业务,最终导致失血过多才有了今天的局面。现在美团不也是这样么?”

这个逻辑乍听起来非常有道理,后来还有人专门写了篇《美团比乐视更危险》的文章,从几个角度分析美团为什么比乐视还危险,除了记者的逻辑外,还有两个核心观点:一是美团所有进入的领域竞争对手都很强;二是美团为了谋求更高的估值上市的资本需求。

仔细一分析,我们就可以发现这些逻辑在一个核心点上经不起推敲,那就是:烧钱换来的累加价值!这个要怎么理解?

先来说说乐视的三大核心业务:乐视网、乐视手机和乐视电视

一、乐视网烧钱换来的是版权,通过版权获取用户、广告收入和会员费。

那么烧钱换来的版权有累加价值么?在我与投资人和影视行业的交流中,版权的累加价值是非常低的,也就是说用户永远在追逐新的影视作品,之前的版权虽然会有一定的用户继续观看,但是比例是极少的。

二、乐视手机和乐视电视烧钱换来的是持续贬值的手机产品,如果想要换取价值,还需要有强大的快速销售能力,否则手机和电视产品会继续贬到一文不值。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乐视失血速度如此之快,因为这三大主营业务都不是累加价值业务,所以烧钱停止后无法持续产生现金流:一旦不再烧钱买版权,不再烧钱投广告提升手机、电视的销量,很快没有营收并造成业务停滞。

乐视构建的商业闭环显示出来的内环、二环和三环都是无法累加价值的业务,那么四环和五环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虽然它们看起来很互联网。

美团和京东、亚马逊都属于累加价值业务模式

美团和京东、亚马逊的模式是一样的:强现金流的累加价值业务的平台模式。

特别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餐饮、外卖、旅行、出行等业务更是如此,哪怕美团不再烧钱,这些在美团上习惯定外卖、选餐厅、买电影票、订酒店的用户还会持续购买,从而产生现金流,商家也会持续在美团的平台上经营,这样的平台模式就实现了累加价值。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亚马逊、京东连年亏损仍然能获得资本青睐,成功上市后仍然持续烧钱扩张业务,如亚马逊在Kindle、智能音箱、人工智能、无人技术、物流等方面的持续投入;京东在金融、物流、无人技术等方面的持续投入。

只要是基于累加价值的业务模式,烧钱和亏损都不是最危险的,重要的是业务是否持续成长,现金流是否强劲。符合这两项重要的指标,用户和商家就不会让平台跨掉,实现盈利也只是阶段性的目标,换句通俗点的话叫做:想盈利随时可以。

我补充一句:利润率还会非常高。

那么美团为什么还要持续投入新的业务?

一、强大的低获客成本

虽然腾讯是美团的股东,并且在微信九宫格拥有三大入口(美团外卖、大众点评和摩拜单车),但这并不代表美团只能靠微信输送流量。

美团平台上拥有数量众多的去中心化的线下商家(餐饮、景区、影院等),这些线下商家都是流量场景,随时联接用户至美团的APP。包括我现在都是习惯用美团APP订外卖、买电影票和订机票。

2018年1月17日,专业数据分析机构QuestMobile正式发布《2017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生活服务主要APP的用户规模较2016年同比均有增长,其中美团增幅最大。

同时,美团APP不仅居“在线团购行业用户规模APP”榜首,还进入“90后移动网民最爱”、“中高消费用户最爱”、“二线城市移动网民最爱”TOP10APP等各大榜单。

报告数据显示,美团APP12月活跃用户数高达近两亿,MAU增长量超过4000万,这些成绩主要得益于其在旅游领域的纵深布局。

而美团外卖作为美团的重要业务版块,在2017年独立APP新安装活跃用户和活跃转化率整体下降趋势中,表现抢眼,成为少数增长的APP之一,12月新安装活跃用户数高达1120万。

这种独立性让美团的业务扩张拥有了强大的用户基础,而不会像外界所说的受制于腾讯,反而还能够帮助腾讯进一步提升微信用户活跃度(点完外卖后分享红包至微信、买完电影票分享订票信息到微信等)。

此次无论是进军网约车还是收购摩拜,也是基于这个核心能力,线下的司机和乘客、单车都成为重要的流量场景,原有的流量能够更低成本进入网约车领域,还能够反向再获取新的流量。

美团的累积价值业务模型能够帮助其在拓展新业务时,除了提升了估值和获取新的流量,还将提升现金流和业务的持续发展。

二、高频场景、用户粘性和强大的现金流

吃喝玩乐的高频应用在PC时代的优势还不明显,到了手机时代,其优势已经超越天猫、京东甚至是微信这样的平台,你可以不买手机、衣服和社交,但是你不得不吃饭!

美团点评高级副总裁王莆中介绍,美团外卖交易总额在2017年达到1710亿,外卖线上大盘达到3000亿,餐饮业整个大盘为39000亿,商家覆盖量超过200万家。

王兴在2017年除夕至内部信里宣布,2017年公司整体收入增长实现翻番,超过330亿元,GMV交易额突破3600亿元。

乐视在2016年公布的财报中显示2016年,乐视全年营收实现219.51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5.55亿元。虽然实现了盈利,可是账上的钱真心不多。

在这样的情况下持续扩张那些不产生现金流,还因为销售力不足而不断贬值的手机和电视业务,导致今天的局面也确实有章可循。

而从美团的实体业务来分析,网约车、共享单车和外卖业务之间是能形成连动关系的。

我在近期的文章《百亿外卖的技与营》、《美团、滴滴和京东的“无人”逻辑》,深入地分析了网约车、无人车和骑手之间的连动关系和效率、成本问题,这三种出行工具再加入共享单车,同样可以形成一整套的外卖路线规划逻辑:

共享单车的用户成为共享物流里的快递员不仅在业务逻辑上是成立的,还可以破解共享单车的盈利难题,同时进一步提升美团APP的用户粘性和竞争力。

当然,还有网约车和共享单车的路线数据和餐饮、旅行的业务结合,形成的更精准用户体验和更高订单转化。

这一切滴滴、饿了么和OfO同样能够迅速跟进,他们的背后是更加强大的阿里。

网约车和摩拜无论是之于美团支付还是外卖业务,其促进和提升简单一分析就已经极具战略价值了,何况OfO的几百万辆单车还能向阿里做动产抵押融资,摩拜的单车难道不比OfO的更值钱?

我作为长年研究美团战略的业内人士,发现美团并不是没有边界的随意扩张,其在战略上非常谨慎的两部分:一是持续、稳健、规模化扩张高频生活服务类业务(吃喝玩乐行);二是不触碰实物电商业务。

实际上美团唯一比乐视危险的是:美团真的让一些巨头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危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八成买商誉日亏上千万,王兴买摩拜吃亏了?
使用微信新功能 解放你的手机空间,让手机不再卡!
喜欢模仿、偏爱红海的美团,离亚马逊,还隔着十几个京东的距离
每年养活数百万人,3天亏本600亿,今面临破产困境无能为力?
摘掉“亏王”帽子后,美团边界在哪?
王兴硬着头皮上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