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弟子规》心得分享之四十九


《文钞正编李母黄太夫人墓志铭吾常曰:‘治国平天下之权,女人家操得一大半。’又曰:‘教子为治平之本,而教女更为切要。’盖以世少贤人,由于世少贤母。有贤女,则有贤妻贤母矣。有贤妻贤母。而其夫与子之不为贤人者,盖亦鲜矣。其有欲挽世道而正人心者,当致力于此焉

这一段是今天极为重要的事情。我们这一代人一生当中所看到的只是小家庭,三口之家,早已不是过去中国特色的大家庭了,我们没有见过印光大师所说过的事,不知道每个人的本分,更不知道妇女的本分,是“孝翁姑,和妯娌,相夫教子”,不知道妇女的权力有这么大,不知道人之间的关系,人的本分是“父慈子孝,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父与子的关系,是亲爱的关系,父亲的爱叫慈,子对父的爱叫孝;君臣之间的关系,夫妇之间的关系,------。人类之中大分就是这五类关系,人不可须臾或离的常法,叫五常,仁义礼智信。读的再多也没用,做到这些才是真的。

这些远古传下来的东西,都是与自性相应的,也就是智慧。我们学了他们,掌握了他们,就是把自性智慧运用在生活上。说是人道的法,实在也就是智慧在人道的运用。智慧用在那里就是佛法,佛法也离不开世间法,不过就是有智慧的运用而已,没有智慧的运用,就是世间法。学习佛法,不用智慧,也是世间法;学习世间法,会用智慧,也是佛法。

五伦五常四维八德就是智慧在世间的运用,只不过不是在佛门佛法上的应用,所以人们看不上他们,以为他们是世间小法。我们要学习佛门大法,我们讨厌小法,不想再学习世间法,学佛就是学佛法和大法,怎么又要我们学习世间小法?凡是符合自性性德的都是佛法,符合自性性德的是智慧。智慧运用在哪里哪里就是佛法,传统文化就是佛法。

今天人们都在竞争,斗争;我们学习孝道,学习家和万事兴,这就是远离世间烦恼法,运用佛门智慧法在生活中。相夫教子就是影响他们向圣贤学习,成为圣贤君子,这个妇女的本分要是如此尽职尽责,家家和睦,社会一片太平景象。今天的教育都在教育人们竞争,家庭不能和睦,社会不能太平。争斗成性的人怎么和睦?

“利是人所必争”,经济挂帅就是引起人们争斗的第一因素。人们放弃了自己的本职工作,都在做强人,做挣钱的人;这些人们的本职工作又让谁去代替呢?都不做本职工作,还不是一团乱吗?所以古人云:“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臣不臣---”这就是一片乱象。阶级斗争是不对的,经济挂帅也有麻烦。个人担负起自己的本分,完成各自的本分,五伦五常就会渐渐被人们接受,运用在生活上了。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所有国家没有的国泰民安景象,多么理想,多么美满。

何至于又要跟着外国人学习自己本国的传统文化,把自己对自己民族的自信心早日找回来,把自己的传统文化恢复起来,把自己的民族形象建设起来,“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解决21世纪的问题,只有中国的孔孟之道和大乘佛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问道九章之问道之道器
道风 | 戒律是规范自己的
如何超越偏见
智慧有两种:一种是世间的智慧,一种是出世间的智慧
牧心禅语 | 你无法给予也无法抵达的
悟空问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