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黑龙江与吉林的区划变动,黑龙江省7个县,为何划入了吉林省?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各省之间区划的故事,例如辽宁省与河北省、河南省与安徽省之间反而区划变迁。今天,作者和大家聊聊黑龙江省与吉林省之间的区划变动。1954年,辽宁省的10多个县,划入了吉林省。与此同时,黑龙江省的7个县,陆续划入了吉林省管理。那么,为何会出现类似的区划变迁呢?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聊聊黑龙江省的基本情况。黑龙江省是我国东北三省之一,同时也是我国最北方的省份之一。按照2020年七普的数据,黑龙江省的总人口3100多万人。2021年,黑龙江省的GDP总量达到了1.48万亿。黑龙江省土地肥沃,是我国几个粮食保障省份之一。黑龙江省的地形结构很有特点,有“五山一水一草三分田”的美誉。

黑龙江省跨越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绥芬河四大水系,在黑龙江的历史上,这几条河流的航道,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黑龙江省总计13个地级区划,包括了12个地级市、1个地区,分别是: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牡丹江市、佳木斯市、七台河市、大庆市、黑河市、绥化市、伊春市、鹤岗市、双鸭山市、鸡西市、大兴安岭地区。

其中,哈尔滨市属于副省级城市,我国总计有15个副省级城市。在古代历史上,历代中原王朝都会控制辽宁地区,从而拱卫整个华北地区的安全。为了辽宁地区的归属,中原王朝与北方草原游牧政权反复混战。至于黑龙江、吉林等地,则是中原王朝与游牧政权反复争夺的地区。在中原王朝强盛的阶段,能够通过一系列的北伐,控制黑龙江、吉林等地,例如著名的成化犁庭。

但中原王朝一旦进入衰败阶段或者内部混战,游牧政权就会重新夺取黑龙江、吉林等地。因此,在黑龙江、吉林等地的历史古迹中,有游牧政权的印记,也有中原王朝的风格。这样的情况从秦汉一直持续到了明朝,反复循环。例如明朝统治时期,修建了永宁寺,先后留有'敕建永宁寺记'和'宣德八年重建永宁寺记'两块石碑。

17世纪中期,清朝逐步消灭了各地的农民起义军势力、南明诸王,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整了各省的区划,形成了18个省的区划格局。在明朝原有的版图上,清朝继承、调整为18个省,俗称汉地十八省。但是在东北、西北等地,清朝并没有设立行省。在东北地区,清朝严禁中原百姓进入东北地区。

因此,截止清朝嘉庆皇帝在位时期,东北地区的总人口只有130余万人,出现了“荒城废堡,败瓦颓垣,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局面。清朝在东北地区设立了盛京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依靠三大辖地将军,管理辽阔、肥沃的东北地区。但是,辖地将军府的机构非常简单。由于缺乏地方官员和地方机构,清朝对东北地区各方面的人力物力并不掌握,控制力很低。

人口稀少等一系列原因,造成东北地区的发展潜力根本无法发挥出来。在清朝统治的前期,这些问题并不明显。1840年之后,西方列强对清朝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清朝一败再败,国力衰败。西方列强开始染指肥沃的东北地区,尤其是沙俄和日本都垂涎三尺。1905年,双方甚至爆发了日俄战争。为了巩固东北地区,清朝在东北地区设立了黑龙江省、吉林省和奉天省,这就是东北三省的出现。

其中,黑龙江省就是因为黑龙江而得名。与此同时,清朝放开了对东北地区人口的控制,中原各省的百姓开始大规模进入东北地区,也就是俗称的“闯关东。”东北地区的人口持续高速增长,大大刺激了东北地区的发展。截止1911年,东北地区的总人口已经接近2000万,而且还在持续增长。不过,清朝时期的东北三省与当代的东北三省,在区划上存在非常大的差异,根本不是一回事。

1912年,清朝灭亡以后,我国进入了军阀混战的复杂阶段。在这一时期,我国东北地区处于奉系军阀的统治之中。1930年,东北地区的总人口达到了3000万人左右。1928年,为了巩固我国塞北地区,同时起到战略缓冲的作用,我国建立了热河省、察哈尔省、绥远省等几个省份。其中,热河省的部分地区属于东北。因此在一些区划统计中,会把热河省也算上,出现了东北四省的说法。

1931年9月,日本军队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在半年时间里,逐步占领了东北三省。1932年、1933年,又开始染指热河省、察哈尔省等地。在日本军队的控制下,为了方便统治,日本军队废除了东北地区原有的区划结构,先后把东北地区分为了14个省、19个省。在日本统治时期,每个省的管辖范围都不大,大约相当于两三个地级市。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以后,东北地区从19个省缩小为9个省,东北9省的格局出现。截止1945年8月,东北地区的总人口已经超过了4000万人。1949年,新中国建立之初,东北地区总计有6个省份。分别是:黑龙江省、松江省、吉林省、热河省、辽东省和辽西省,其中,黑龙江省的省会在齐齐哈尔,松江省的省会在哈尔滨。

进入50年代以后,随着大规模战争的结束,我国进入了战后重建、恢复生产、发展建设的阶段。东北地区工业发达,在我国工业建设中,地位至关重要。此时,过分复杂的区划,不利于经济建设。1954年,东北地区的区划出现了很大的调整。辽东省与辽西省被撤销,合并为辽宁省。随后,热河省被撤销,部分地区划入了辽宁省。

鉴于松江省和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松江省被撤销,与黑龙江省合并。同时,黑龙江省的省会从齐齐哈尔迁往了哈尔滨。随着辽东省、辽西省、松江省被撤销,东北地区重新恢复到了东北三省的格局。但黑龙江省、辽宁省的面积过大,吉林省的面积过小,与黑龙江省、辽宁省相比,吉林省几乎小了两圈。从实际角度来说,不利于统筹调配资源和各省的均衡发展。

因此,1954年,黑龙江省下辖的大赉县、开通县、瞻榆县、白城县、镇赉县、安广县、洮南县等7个县,划入了吉林省管理。这7个县划入了吉林省以后,吉林省的综合实力大大增强。后来,吉林省在这7个县的基础上,设立了白城专区、白城地区,也是白城地级市的原型。

黑吉辽三省的区划轮廓,历经了这一轮大规模调整以后,基本上奠定了当代东北三省的框架。在东北三省,形成了沈阳市、长春市、大连市、哈尔滨市等4大城市。其中,哈尔滨市位于最北方,由于与俄罗斯相邻,充满了异域风情。

关于我国各省市区划调整的一系列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吉林与黑龙江的区划调整,当年7个县,为何分给了吉林省?
黑龙江与松江的区划调整,松江省32个县,为何划入了黑龙江?
辽宁与吉林的区划调整,辽宁省16个县,为何划入了吉林省?
辽宁与吉林的区划变动,辽宁省10多个县,为何划入了吉林省?
辽宁和吉林的区划调整,辽宁省当时16个县,为何划入了吉林省?
内蒙古与黑龙江的辖区调整,黑龙江省14个县,为何划归内蒙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