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工具】昆虫纲分类

封面是赫赫有名的巨型“屎壳郎”长戟大兜虫,但仅仅知道这个正式中文名只是了解这个物种的开始。它在生态系统的树状图里的位置,可比它这根著名的长戟长多了。

本篇介绍:昆虫纲各目与代表科。

篇目较长,预计分成三部分。本部分介绍原尾目、弹尾目、双尾目、石蛃目、缨尾目、蜉蝣目、蜻蜓目、蜚蠊目、螳螂目、等翅目、直翅目、虫脩目(虫脩是一个字!打不出来)、革翅目、蛩蠊目、螳虫脩目(同上)、纺足目、襀翅目、缺翅目、啮虫目、食毛目、虱目、缨翅目。


原尾目

中文俗称原尾虫,微小无翅,0.5-2.2mm,增节变态,多数以成虫越冬。

全世界已记录650余种,我国230余种。

弹尾目

以腹部具有黏管得名,中文俗称跳虫或弹尾虫,微小无翅,体长0.2-10mm,表变态。

已知约6000种,我国已知380多种。

双尾目

以腹部具有一对显著的尾须得名(不是蠼螋)。中文俗称双尾虫或铗尾虫,体长1.9-4.7mm,表变态。

全球已知约600种,我国已记录50余种。

石蛃目

因该类昆虫具有原始的上颚而得名,表变态。

全世界已知约500种,我国已知18种。

缨尾目

以腹部末端具有缨状尾须及中尾丝得名,中文俗称衣鱼,小至中型,是一类真正的无翅昆虫。

复眼分离,口器咀嚼式,成虫期仍脱皮,多达19-58次。

全世界已知500种左右,我国已知20余种。

蜉蝣目

因成虫存活时间极短而得名,最原始的有翅昆虫,稚虫水生,可用于监测水域的类型和污染程度。

咀嚼式口器,但上下颚退化,没有咀嚼能力。翅膜质,翅脉网状,前翅很大,三角形,后翅退化,明显小于前翅,休息时竖立在背后。雄虫前足延长,用于在飞行时抓住雌虫。腹部末端两侧生长着一对长的丝状尾须,一些种类还有一根长的中尾丝。

原变态,一生经历卵,稚虫,亚成虫和成虫四个时期,成虫不取食,稚虫腹部具气管鳃和丝状尾须。

主要分布在热带至温带的广大地区,全世界已知约3050种,我国已知约360种。

蜻蜓目

一类原始有翅昆虫,成虫色彩艳丽,飞行迅速敏捷。稚虫生活在水中,成虫与稚虫均为捕食性。

复眼及其发达,单眼三个,有翅痣和翅结,雄虫腹部第2、3节腹面有发达的次生交配器。

半变态,稚虫下唇特化为面罩,不用时折叠于头、胸部之下,捕猎时突然伸出,用一对手状的下唇须抓捕猎物。稚虫经历10-20次脱皮,经过3个月到6-10个月时间,变为成虫。成虫捕食各类昆虫,在飞行中能利用足抓捕猎物,喜在稚虫生活的环境附近活动。

适应生活于温暖地区,全世界已记录约6000种,我国已知780余种。

曾有人提出并应用网翅目作为分类方法,囊括蜚蠊目、等翅目与螳螂目,以翅的形态作为分类依据。同样,等翅目与蜚蠊目维持纠缠不清的状态持续了很长时间,但并没有得到统一,很多学者仍然坚持原本的分类方法,即不应用网翅目,等翅目和蜚蠊目分别使用。分类学是一门见仁见智的科学,在这里仍然将蜚蠊目和等翅目分开介绍。

蜚蠊目

俗称蟑螂,简称蠊。

大到中型,体阔而扁平,近圆形,前胸背板大,盖住头的大部分。足步行式,三对足相似,爬行迅速。

渐变态,卵产于卵鞘中,卵期约一个月,若虫形似成虫,若虫期6-12龄,每年两三代或1-5年一代。卵、若虫、成虫均能越冬,在南方和温暖的室内无冬眠现象,成虫寿命较长。

蜚蠊适应性强,活动范围广泛,在有水和食物的地方都能生存。

分布广泛,世界上已知蜚蠊目昆虫4570多种,中国已知420余种。

螳螂目

因其举起前爪时如教徒祈祷状而得名,有些分类学家将改目与蜚蠊目合并成为网翅目,而把螳螂作为其中的一个亚目。

体中到大型,头大,三角形,爱活动;触角长,丝状;口器咀嚼式,前胸极长,前足捕捉式,基节很长,胫节可折嵌于股节的槽内,状如铡刀,中、后足为步行足;前翅为覆翅,后翅膜质,臀区大;后胸上有听器,尾须一对。

渐变态。卵包于又附腺分泌物形成的卵鞘种。卵鞘附着于树枝或其他物体上,每一卵鞘中有卵10-400粒。一般一年一代,以卵越冬。

重要的天敌昆虫和药用昆虫,全球已知2380多种,中国已知近170种。

等翅目

以其前后两翅的大小,脉序相近而得名;中文通称白蚁,简称螱,是多型性社会昆虫。

小至中型,多型性。工螱白色,无翅,头圆,触角长,咀嚼式口器;兵螱类似工螱,但头较大,上颚发达;繁殖螱具有两种类型:一种白色,无翅或仅具有短翅芽;另一种包括发育完全的有翅的雄螱和雌螱,它们有圆头、长触角、咀嚼式口器,发达的复眼,以及两对大小、形状都相似的透明翅,翅基有脱落缝,翅脱落后仅留下翅鳞。有尾须。

白蚁营群体生活,是真正的社会性昆虫。繁殖螱个体能活6-20年,成熟螱后每天产卵达数千粒,一生产卵可超过数百万粒。

全球已知3000多种,我国目前已记录540多种。

直翅目

因该类昆虫前、后翅的纵脉直而得名,包括蝗虫、蚱蜢、螽斯、蟋蟀、蝼蛄、蚤蝼等。除少数为肉食性,捕食其他昆虫外,绝大多数为植食性、许多是农、林、园艺的重要害虫。

主要识别特征

体小到大型;口器为典型的咀嚼式;前胸背板发达,长向侧下方眼神盖住侧区,呈马鞍状;翅通常2对,前翅窄长,加厚成皮革质,称为覆翅,后翅膜质、扇形,翅脉直;尾须发达,雌虫具发达的产卵器;雄虫多数能发声,前足胫节或腹部第一节常有鼓膜听器。“前翅 前翅”型发生器为螽斯、蟋蟀所特有,“前翅 后足股节”型为蝗总科所具有。癞蝗科Pamphagidae腹部第二节背板侧下方脊状的摩擦板上有发声齿,同后足股节内侧基部隆线摩擦发生,为“腹部 后足股节”型。少数雌虫也能发生。鸣声的主要功能是吸引异性个体,完成交配和生殖,具发声器的种类均有鼓膜听器。锥尾亚目的听器位于腹部第一节背板侧下方,螽斯亚目的听器位于前足胫节基部。

分类系统和重要科介绍

  1. 剑尾亚目Ensifera

①螽斯科Tettigoniidae 触角长丝状;跗节4节,产卵器刀片状,侧扁,由三对产卵瓣组成;尾须短。一般绿色,少数暗褐色,保护色明显。多数种类的雄虫为鸣虫。多为植食性,少数肉食性。卵产在植物组织中。

②蟋蟀科Gryllidae 跗节3节,产卵器针状、长矛状或长杆状,由两对产卵瓣组成,中产卵瓣退化。尾须长,不分节;前翅在身体侧面极具下折,多数种类一年发生一代,以卵越冬,多数植食性,雄虫多为著名的鸣虫。斗蟋Scapsipedus micado Saussure 性好斗,民间用来斗蟋蟀。

③蝼蛄科Gryllotalpidae 褐色,多毛,触角短于体;前足开掘式,胫节阔而有4齿,跗节基部有2;后足股节不太发达,非跳跃式。在潮湿的土中蛀道,多食性,1~3年完成一代。

   2.锥尾亚目Caelifera

④蝗科Acrididae 体大;触角丝状、棒状或剑状;前胸背板较短,仅盖住胸部背面,跗式3-3-3;爪间有中垫;腹部第1节背板两侧有1对鼓膜听器。我国历史上的蝗灾主要是由东亚飞蝗造成的。

⑤蚱科Tetrigidae 旧称菱蝗科。体小,前胸背板特别发达,向后盖住整个腹部,末端尖,菱形,故名菱蝗;前翅退化,鳞片状或缺如;后翅发达;跗节2-2-3式,缺中垫;无摩擦发声器和听器。全世界已知850多种,我国常见的有日本菱蝗Tetrix japonica(Bolivar)

⑥蚤蝼科Tridactylidae 小型,一般体不超过10mm。体坚实,色多暗。触角短,12节,单眼三个。前翅短,后翅伸出腹部末端;前足胫节适于开掘,中足胫节略膨大,后足股节发达,适于跳跃;跗节前足及中足为2节,后足为1节;后足胫节末端有两个能活动的长片,起助跳作用。腹部末端有1对尾须及1对刺突。无发音器及听器。多生活在近水的地上,善跳跃,能在水面上游泳。

虫脩目

“虫脩”是一个字,念xiu,一声,打不出来

体大型,体长12-357mm,如果连同前足伸展计,体长最长达566mm;体躯呈棒状(竹节虫)或阔叶状(叶虫脩);头前口式,口器咀嚼式,复眼小,单眼2或3个或缺如;后胸与腹部第1节常愈合,腹部长,环节相似,尾须不分节;组跗节3~5节;前翅短,皮革质,后翅膜质,有大的臀区,有些种类无翅。

渐变态,以卵或成虫越冬。卵散产在地上。若虫形似成虫,发育缓慢,完成一个世代需1~1.5年,脱皮3~6次。成虫多不能或不善飞翔。

该目全世界目前已知2850多种,中国已记录360余种。

革翅目

以前翅革质而得名,中文俗称蠼螋。有些种类是蝙蝠和鼠的体外寄生者。

多为夜出性,日间栖于黑暗潮湿处,如树皮下、叶片间、草丛、朽木或石块下。少数种类有趋光性。雌雄二型现象显著,雄虫尾铗大且形状复杂。尾铗用于捕食、防卫或交尾时起抱握坐拥,有时也用于清洁身体或折叠后翅。

全世界已知1970多种,我国已知310多种。

蛩蠊目

以其既像蟋蟀又像蜚蠊而得名,该目是个小目,已知仅1科5属29种。我国到1986年才由王书用在长白山发现,命名为中华蛩蠊Galloisiana sinensis Wang。2009年宋克清又在新疆发现陈氏西蛩蠊Grylloblattella cheni Bai,Wang et Yang。蛩蠊在昆虫纲的演化和系统发育上有重要意义。

体长5-30mm,细长,无翅,触角长丝状;复眼退化或缺如,无单眼,口器咀嚼式;三对足步行式,跗节5节;雌虫有发达的刀剑状产卵器;尾须长,八九节。

螳虫脩目

同虫脩目,“虫脩”是一个字,输入法呀- -

因外形既像螳螂又似虫脩而得名。体中小型,略具雌雄二型现象。头下口式。口器咀嚼式,上颚具3齿,下颚须5节,下唇须3节。触角丝状,多节。复眼大小不一,无单眼。

渐变态。捕食性,捕食蜘蛛和其他昆虫;在一定条件下有自相残杀习性。夜间活动,常见于山顶的草丛中。

该目于2002年4月建立。目前已知1科15属19种。现生种类7属13种均分布于非洲坦桑尼亚、纳米比亚及南非的局部地区;但从化石种类的分布可知该目昆虫历史上曾广泛分布。黄迪颖等在中国内蒙古道虎沟发现了侏罗纪的该目化石昆虫,估计中国也应有该目的现生种类。

纺足目

以习性活泼、行动迅速而得名。中文俗称足丝蚁。

体细长、扁平,4~6mm;触角丝状或念珠状;复眼发达,口器咀嚼式。足短粗,跗节3节,前足第1跗节膨大,特化成丝腺,能吐丝。雌虫无翅;雄虫常有两对大小相似的膜质翅,翅脉简单。腹部与胸部近等长,10节。尾须1或2节,产卵器不明显,雄性外生殖器不对称,若虫外形似雌虫。

渐变态。卵具盖。若虫期4龄。每年1至数代。若虫与成虫喜温暖、潮湿,行动迅速。生活于丝质坑道中。成、若虫喜阴蔽,昼伏夜出,植食性,但对植物很少有明显危害。

全世界已知460多种,我国仅记录8种。

襀翅目

中文俗称为石蝇。

是一类较古老的原始昆虫。成虫喜在溪流、湖畔徘徊或停留在植物、石头上,很少取食,稚虫大多生活在通气良好的水域、石下沙粒与水草中,食水中腐败有机物、藻类或小昆虫,可用于水质污染程度的监测。

体中小型,细长,柔软。复眼发达,单眼三个。触角长丝状,至少等于体长之半;口器咀嚼式,上颚正常或痕迹状;前胸大,方形;翅膜质,前翅狭长,后翅臀区发达,翅脉多,变化大,中肘脉间多横脉,休息时翅平折在虫体背后;跗节3节,后足不为跳跃式;尾须长,丝状;雌虫无产卵器。

半变态。卵球形或方形。有的卵表面有丝状物,卵产于水中。每头雌虫一声产卵数百至5000~6000粒。所有的稚虫均为水生。

全世界已知3500多种,中国已记录500多种。

缺翅目

最早命名的一些该目昆虫均为无翅昆虫,而将该目命名成Zoraptera(缺翅目)之后,才发现了该目昆虫的有翅类型。古老而特化的类群,对于昆虫演化的研究有重要意义。我国到1974年才由黄复生在西藏发现。

体微小,体长1.5~2.5mm,身体扁平;头大,口器咀嚼式,触角长念珠状;无翅个体无复眼,有翅个体有复眼和单眼。有翅型有两对膜质翅,翅狭长,只有一两条翅脉,易脱落;三对足适于爬行,跗节两节。腹部10节,尾须1节,雌虫无产卵器。

全世界已知仅34种,中国仅知3种。

啮虫目

以某些种类能把粮食蛀蚀成粉而得名;中文通称为啮虫或书虱等,是昆虫纲中的中小型目。

身体微小,体长1.5~5mm;头大,转动灵活;后唇基特别发达,呈球状突出,触角长丝状,复眼凸出,单眼三个;口器咀嚼式;前胸小,细缩如颈;翅膜质,发达,呈屋脊状附于腹部上,脉序简单,横脉少,有些种类无翅;跗节2或3节,无尾须,雌、雄外生殖器均小而不显著。室外种类每年发生1~3代,室内种类可周年繁殖。

分类全世界已知5600余种,我国记载1700多种。

食毛目

以其能食寄主的羽毛而得名;中文俗称鸟虱、嗜虱等。

该目昆虫寄生于鸟类和部分哺乳动物,不侵袭人类。除少数种类取食寄主的血液外,绝大多数种类以寄主的羽毛、毛和皮肤分泌物为食。成虫在羽毛上活动迅速。少数种类是养禽业的害虫。

体小而扁,椭圆形或长形,无翅,营外体寄生生活。长一年多代,世代重叠。终生在寄主身体上度过,不能离开寄主太久,若离开寄主2~3d就会死亡。

全世界已知4500余种,我国已知930余种。常见的有家鸡禽鸟虱Menopon gallinae(L.)、牛鸟虱Bovicola bovis(L.)等。

食毛目的分类地位存在一定的争议,有的学者把该目与狭义的虱目Anoplura一起成为广义的虱目Phthiraptera。

虱目

以体表无毛被和缺尾而得名,中文俗称虱子。

该目昆虫终生寄生于真兽类及人体上,吸食寄主血液,可引起皮炎,还能传播人与动物的多种疾病,是一类卫生害虫。

虱目昆虫体小,扁平,无翅。头小,略呈圆锥形,窄于胸部,向前突出,能活动,触角短小,3~5节;复眼退化或消失,无单眼;前口式,口器为刺吸式。胸部各节愈合,足为攀握型,较短粗。腹部9节,无尾须。

虱属渐变态类昆虫,生活史完全在寄主体上完成,具有高度的寄主专化性。有些种类还生活在寄主特定的部位。如人头虱Pediculus humanus capitis De Geer寄生在人的头部、颈部,人的体虱Pediculus humanus corporis De Geer寄生在人的体躯上和衣服及被褥的褶缝中,而阴虱Phthirus pubis L.则寄生在人的阴部和腋下。

全世界已知500余种,我国已知100余种。

缨翅目

因前翅为缨翅而得名;中文俗称蓟马。

该目昆虫体小、善跳,多生活在花中,取食花蜜和花粉粒另一部分种类取食植物汁液,少数种类生活在枯枝落叶中,取食真菌孢子,个别捕食其他蓟马、螨类。

主要识别特征

体小型到微小型,体细长,0.5~5mm;头锥形,口器锉吸式,不对称,右上颚缺如或退化;触角短,6~10节;复眼发达;多数种类无翅,其他种类可能有短翅或翅十分发达;翅两对,膜质、狭长,边缘有长缨毛,翅脉极少或无,最多只有一两条纵脉;足粗壮,前跗节有翻缩性“泡囊”。

生物学特性

蓟马的变态是介于半变态和全变态之间的过渡类型,称之为过渐变态。锯尾亚目一生包括卵、一二龄幼虫、三四龄蛹、成虫,最初2龄幼虫无外生翅芽,翅在内部发育,但第3龄出现大的翅芽 ,相对不太活动,为前蛹,4龄进入蛹期,不食不动。管尾亚目三四龄为前蛹,5龄为蛹期。世代周期短,大多数种类1年发生多代,以5~7代者居多。

蓟马的生殖方式包括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雄虫一般认为是单倍体,由未受精卵发育而来。孤雌生殖现象很普遍,甚至雄虫非常罕见,所以传入新区后能很快繁殖。

大多数植食性蓟马有产卵期,卵产于绿色植物组织内;而管蓟马无产卵器,卵产于叶片表面或植物缝隙内。

分类

  1. 管尾亚目Tubulifera

    ①管蓟马科phlaeothripidae

  2. 锥尾亚目

    ①纹蓟马科Aeolothripidae

    ②蓟马科Thripidae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革翅目
《 《诗经》里走出来的昆虫——蜉蝣》阅读答案
昆虫分类知识
汉字历史——动物篇(蛉)
昆虫鉴别技术---看图识虫
昆虫分目检索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