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普:当你看到河里有这种鱼,就会发现它周围有很多河蚌!

人们喜欢捕摸河蚌, 不仅因为蚌肉味鲜美, 还由于河蚌可以增育珍珠。 在捕摸河蚌中有一条经验: 在河面上鳑鮍鱼多的地方,水底下容易摸到河蚌。

鳑鮍鱼是鲤科鱼类中的一种小鱼, 它的出没为什么会成为水底有无河蚌的“探测器”呢? 原来鳑鮍鱼与河蚌有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即鳑鮍鱼靠蚌来完成它后代的发育,河蚌也靠鳑鮍鱼来完成自己后代的发育。

鳑鮍鱼在江河湖沼复杂的自然环境中,找到了一种保护后代的方法,并世代相传成性。即每当产卵季节,雌鱼从生殖孔突出形成一根细长的产卵管,雄鱼也披上婚装,体色 显得特别艳丽。 这时, 雌雄相伴, 在水中游来游去, 寻找它们的繁殖场所, 一旦发现了蚌 后, 雌鱼就将腹部的产卵 管, 伸进蚌的入水孔, 把卵产在蚌的外套腔内。随后, 雄鱼在 蚌的入水孔附近放射精子, 让精子随水流吸入河蚌外套腔受精, 受精 卵即依附在蚌的鳃上。 由于蚌不断 吸水供应氧气, 使受精卵象住在保 险箱里一样, 安全地度过胚胎发育期, 直到长成幼鱼后,才离开河蚌,过独立生活。

而河蚌之所以那么顺从, 甘于让鳑鮍鱼把卵产在自己身体里孵化发育, 也有它的奥秘。 河蚌也有雌雄之分, 大约在夏季性腺成熟。 雄蚌放出精子随水由雌蚌入水孔吸入鰓腔, 这时雌蚌的卵也从生殖孔排出进入自己的鰓腔, 与精子相遇而受精, 受精卵借助雌蚌分泌的粘液而粘附在外鳃腔中孵化。约经过一个冬天,到第二年春季,受精卵才发育成钩介幼虫。钩介幼虫已经有两瓣小贝壳,壳的腹缘长着钩, 身体中央还有一根很长的鞭毛丝。这种幼虫要继续发育, 就必须寄生到鱼体的鳍、鳃或表皮上去。所以,这时若有鱼游近河蚌,蚌就大量地将钩介幼虫从出水管孔排出来,让幼 虫尽可能地用壳钩和鞭毛丝附着在鱼鰓或鳍上。曾发现过 一条鱼身上竟附着5000多个钩介幼虫。而鳑鮍鱼主动接 近河蚌,正好使河蚌后代能寄附在它的身体上。

鱼体附着了钩介幼虫后,因受到幼虫的刺激,组织反常增生,幼虫被埋在组织中,形成白色的被囊。钩介幼虫在鱼体上吸取鱼的养分进行继续变态,等长成小河蚌时就破囊而出 , 落到水底;开始蚌的底栖自由生活。 钩介幼虫寄生在鱼体的时间,根据气温变化而不同,在8~10℃时要80天,在16~18℃时只要21夭。 这种寄生, 对鱼是一种病症, 但危害不大, 当寄生在鱼的鳃上时, 会影响鱼的呼吸; 只有寄生在鱼的吻部时,才会危及生命。而鳑鮍鱼虽小,对钩介幼虫的寄生,比其他鱼有更强的抵抗力。

河蚌和鳑鮍鱼之间 , 既然有这样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所以鳑鮍鱼多的地方河蚌也多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互育后代的鰟鲏鱼和河蚌 - 原生水族 - fish3000鱼民村
我们小时候经常养的这种鱼,竟然和河蚌有“不可告人”的繁殖秘密
“互为保姆”的鱼和蚌
没想到,不会动的河蚌,原来是个会钓鱼的大骗子!
河蚌养殖需要注意什么?一起来看看
互为育仔的鳑鲏鱼和河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