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物化工研究进展:生物过程与纳米生物技术

生物过程与纳米生物技术是生物化工领域的重要方向,生物过程与纳米生物技术主题会场围绕生物化工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中生物过程与纳米生物技术相关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来自北京化工大学、清华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广西大学等20多位师生进行了口头报告。来自不同单位的近50名参会者参与了会场交流。

来自上北京化工大学的袁其朋教授围绕大肠杆菌生物合成芳香族化合物进行了主题报告,介绍了其课题组利用大肠杆菌合成4-羟基香豆素和5-羟基色氨酸的研究工作,利用合成生物学对微生物进行遗传改造、基于反应机理开展合成途径设计,并进行了代谢途径的整体优化,大大提高了4-羟基香豆素和5-羟基色氨酸的产量,具有工业应用潜力;来自清华大学的蒋国强教授围绕原位植入水凝胶的体内降解和释药行为控制进行了主题报告,并系统阐述了课题组通过三种途径进行的水凝胶的体内降解和释药行为控制,即与亲水材料构建互穿网络、修饰亲水侧链和微粒/凝胶复合系统,使参会人员受到启发;来自天津科技大学的贾士儒教授围绕传统发酵食品如何通过新的发酵技术实现高附加值产品开发进行了主题报告演讲,举例介绍了如何利用新型发酵技术对传统发酵食品进行改造升级,并赋予发酵食品新的功能,同时强调中国传统发酵食品并不一定全部适合技术改造与创新,有些传统发酵食品保留原有制备方法与特色,对于丰富传统发酵食品可能更有意义,使与会科研人员有了新的科研视角;来自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的张松平研究员介绍了新型中空纳米纤维应用于多酶体系的定位组装,通过纳米生物技术制备的纳米中空纤维可以实现多种酶的固定化,通过微环境效应不仅提高了酶的活性、稳定性,而且大大提升了酶的催化效率,并且酶能够回收再生并多次循环重复使用;来自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的王连艳副研究员做了以纳微颗粒为佐剂的新型乙肝疫苗研发的主题报告,围绕纳米颗粒作为疫苗佐剂的优势,进行优化设计,实现了作为乙肝疫苗佐剂免疫学效应的提升,是纳米生物技术在生化工程领域的又一大应用;来自浙江大学的姚善泾教授带来了海洋真菌在废水处理中的生物吸附和生物降解作用的精彩报告,介绍了不同种类海洋真菌在废水处理中具有更好的优势和前景,为与会者提供了新的思路;会议主题报告内容涵盖了合成生物学、发酵过程等生物过程,也包含了纳米生物技术在药物递送、酶催化及疫苗佐剂中的应用。与以往不同,本次会议的主题报告人均为本领域的优秀中青年科技工作者,他们在充分展示自己的优秀科研工作之余,全程参与了会议,并与参会者进行了充分交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膜分离技术在生物发酵工业中的应用
固态发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发酵工程
生物发酵技术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
发酵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APR》综述:基于发光的温度生物成像现状、挑战和展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