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绍兴为啥出师爷

  师爷在明清之前,被称为“幕僚”。晚唐诗坛巨擘李商隐,在省级领导手下当了半辈子大秘,多年奔波于幕僚生涯,迎来送往,案牍劳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明清时期,浙江绍兴籍师爷遍布全国各地的大小衙门,清代比较重要的三部幕学专著《佐治药言》《雪鸿轩尺牍》《秋水轩尺牍》的作者汪龙庄、龚萼和许思湄都是绍兴人。龚萼《雪鸿轩尺牍》云:“吾乡之业于斯者不啻万家。”就是说绍兴当师爷的有近万人,这些师爷在全国各地大小衙门中广泛分布,形成庞大的地域性“师爷帮”,互通声气,互为党援,排挤其他乡籍而一家独大。

  师爷为什么以绍兴籍贯者为多?自古以来绍兴文风炽盛,文人辈出。明代以来,由于人口增长,绍兴成为地狭人稠之地。因此,大批绍兴人不得不外出谋生,其中有文化素养的文人外出任各级衙门师爷,游牧四方。另外,绍兴水乡之民,习于漂泊迁徙,富有开拓冒险性,安土重迁的观念比较淡薄。这些地域文化要素与师爷各地奔走的职业特点相契合。绍兴出师爷,又与绍兴人善于谋划的思维和精细谨严的性格有关。清代有一首竹枝词云:“部办班分未入流,绍兴善为一身谋。”说的是中央六部的书吏皆为绍兴人。虽然这些文秘人员在官场上并未入流,但却擅长权谋。如果说绍兴书吏善谋划,那么绍兴师爷加上伶牙刀笔,就更驾轻就熟了。

  清末,在改革官制和兴办新学的氛围中,各省各府各县审理讼事改由法院专使司职,同时起用归国留学生和各地法政学堂毕业生充实各级衙门。于是,新型的法律手段代替了绍兴师爷的传统审判方式,新型的司法人才取代了刑名师爷,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绍兴师爷垄断司法审判的基础。随着绍兴师爷在刑名和钱谷两大优势的渐次衰微,其群体随即没落瓦解。

  星期文库

  说古道今之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谭汝为:话说“绍兴师爷”
清代有句谚语叫“无绍不成衙”,为什么会出现绍兴师爷这一地域性的庞大群体呢?
大清帝国为何遍地“师爷”? | 循迹晓讲
云旅游│“绍兴师爷”何处寻?
浙江这个城市人杰地灵,有个职业名扬天下,连雍正皇帝都夸奖
秋水轩尺牍》中的天津情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