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图说天津近代教育先贤(上)

天津近代教育肇始于清末,民国时期获得了较为系统的发展,为提高天津民众的知识、文化、教养做出了巨大贡献。这其间,不乏教育家、有识之士、工商业领袖和主管官员的共同努力,在这些教育先驱者的心血和基础上,形成并总结出天津新式教育的发展的宝贵经验,期望对当代天津教育发展方向能有所启示与借鉴。让我们从珍贵的历史照片中回顾历史,致敬先贤!


李鸿章,1823-1901,字少荃,安徽合肥人


1870年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为推行洋务运动,培养科技人才,先后在天津创办天津水雷学堂、北洋电报学堂、北洋水师学堂、北洋武备学堂、北洋医学堂等;1876年起,向德、英、法、日、美等国选派留学生,开启天津近代新式教育先河与序幕。


周馥,1837-1921,字务山,号兰溪,安徽建德人


毕生致力洋务,创办教育,培养掌握先进技术和经验的一代中坚力量。参与创建集贤书院、博文书院、北洋电报学堂,主办北洋水师学堂、北洋武备学堂等。


盛宣怀,1844-1916 ,字杏荪,别号愚斋,江苏武进人


1895年奏请光绪帝开办大学,积极与美国学者丁家立酝酿筹办新式高等学堂,效法西方培育高级人才;同年十月2日创办北洋大学堂,开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先河。


严复,1854-1921,原名宗光,字又陵,又字几道,福建侯官人


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翻译家、中国“西学第一人”,1880年任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1889年升为会办,1890年升总办,1896年创办中国最早俄文学校——天津俄文馆并任总办,1897年与王修植、夏曾佑在津创办《国闻报》,翻译《天演论》等西学著作。

《国闻报》(1897年严复与王修植、夏曾佑在津创办)


卢木斋,1856-1948 ,字勉之,湖北沔阳人


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藏书家、刻书家,1885年任北洋武备学堂算学总教习,1903年任直隶学务处督办兼保定大学堂监督;曾创办天津、保定、丰田图书馆,又设立师范、法政、农工商医、美术、水产各类专门学校几十所,官立中小学校数百所;在津兴办卢氏蒙养园、卢氏小学、木斋中学,1927年向南开大学捐款十万元兴建木斋图书馆。

上图:南开大学木斋图书馆,由实业家卢木斋捐资捐书兴办(该建筑于1937年被日军炸毁)


丁家立(Tenney Charles Daniel)1857-1930,美国公理会教士、外交官,美国波士顿人


1882年来华,1886年在津开办中西书院任校长,1895年参与筹建北洋大学,任总教习十一年,为近代中国高等教育起步于发展做出历史性贡献。

丁家立与北洋大学部分教职员工合影(中坐者)


袁世凯,1859-1916 ,字慰亭,又作慰庭,号容庵,河南项城人


1901年继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1902年率先在直隶建立学校司,1904年委任严修为直隶省学校司督办,在北洋新政时期,天津教育名列全国前茅,直到民国,仍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严修,1860-1929,字范孙,号梦扶,直隶天津人


中国近代教育先驱,近代天津教育事业发展的倡导者与实践者,南开学校体系奠基人,被誉为南开“校父”;1904年应袁世凯之约,督办直隶学务处;晚年组织城南诗社,崇化学会。

严修与张伯苓合影


林兆翰,1862-1933 ,字墨青,直隶天津人


近代天津著名教育改革家,1902年首创天津民立第一小学堂,1903年又创立民立第二小学堂,1915年任《社会教育星期报》社长,1925年创立天津广智馆任馆长,晚年与严修组织崇化学会、城南诗社。

《社会教育星期报》第412号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津武备学堂
北洋大学和南洋公学由同一人创办,如今分别为天津大学和上海交大
FM0-049:【传统民居】赤峰道74号—王劭廉故居(天津名人故居系列)
北洋内阁人物:梁敦彦
《先生》简介、选文
南开史话丨系列连载·第一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