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袁阿姨

  那年寒假一回到家,李妈就给我分配了任务。

  她不知从哪儿搞到一些糯米,让我负责把这些糯米磨成粉,说是要做汤圆在春节吃。

  听说有汤圆吃,我高兴地连连答应。因为那几年物资匮乏,买什么都得凭票。有的食物,就是有了票,还得早早提着篮子去排队。

  本来,磨粉不是难事,只要到好婆家去,那里有一个大磨子。小时候,每年都会站在磨子旁边,帮着加米。把浸泡在水里的糯米,一勺勺加在磨子上面的小口边上,再赶快推进小口,看着白白的米浆流下来,也是童年的一种乐趣。

  但是,好婆家的磨子有几年不用了,周围的邻居又“老死不相往来”,想来想去,只能想到18号的袁雪芬家。

  袁阿姨是这里的老住户了,我们1958年的最后一天搬来此地,她已经住在这里。记得刚来没几天,她就在家门口与父亲聊天,不几天又送来她的演出票;父亲去世后,只要在弄堂遇见她,她一定拉住我问寒问暖,尤其是问我母亲的情况。我知道她家有一个磨粉的小磨子,过年前总放在后楼梯上的露天阳台上,谁都看得见。

  她家的保姆是原先带我妹妹的。于是,我跟保姆说好,找了一天的下午,上他们家磨粉去。

  我不愿意打扰袁阿姨,就从后门直接上了后阳台。那天没有风,太阳暖暖的,我坐定在小凳子上,安安心心地磨粉。

  已经磨了一小半了,忽然看见袁阿姨从楼梯上下来。她手里拿着几颗奶糖,见我两手腾不开来,就剥了一颗放进我的嘴里。而后,又剥了几颗。她笑盈盈的脸对着我,一边埋怨保姆为何不告诉她我在这里,我实在有点过意不去,因为当时糖果也要凭票供应,更不用说那么高级的奶糖。可是看她那么热心,跑上跑下的,我也无法拒绝。

  一直到我磨完粉,她又把我送到楼下,拿了一把奶糖塞进我的衣袋,那种甜味一直滋润进我的心里。回家我把糖拿给妹妹,那年,真的仿佛提前过了年。

  袁阿姨与母亲同一年辞世,只相差一个星期。之前那么多年,我经常在弄内遇见她。汾阳路街角的超市还未关门时,我常见她手里提着大大小小的塑料袋满载而归,精神抖擞。她给我的印象总是非常慈爱,问长问短。有几次外出时弄内铁门紧闭,她立刻回过身去为我开门(因我骑着残疾车),还会说一声“请”。现在,每每走过她的家,以往的情景还时时闪现。但是,袁阿姨是再也不会出现了,如同我的母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牵磨与水磨粉
那些年的春节 我们吃过的点心
说说江阴的“水晶团子”——童年美食(73)
近50岁女子分饰15个角色通过电话诈骗6人
《风吹过的夏天》43:低到尘埃里
汤圆是用什么粉做的 做汤圆宜用水磨糯米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