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两把大火

  先说第一把火。公元555年1月10日晚,梁元帝萧绎命舍人高善宝一把火将十四万卷藏书给烧了,史称“江陵焚书”。这事儿知道的人不少,但说到焚书原因却莫衷一是。萧绎自己似乎给了答案。攻陷江陵的西魏将领问萧绎何以焚书,萧答:“读书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把亡国责任归为“读书无用”,怕也是没谁了。南宋胡三省言:“帝之亡国,故不由读书也。”王夫之说梁元帝是咎由自取,所谓“非读书之故,而抑未尝非读书之故也……取帝之所撰著而观之,搜索骈丽,攒集影迹,以夸博记者,非破万卷而不能”。意思是萧绎藏书的主要目的只是为了向人夸耀自己读书读得多。那意思是,你光炫耀藏书了,把国事给忘了。

  十四万卷藏书,如今大约只是间中等图书馆的藏书量,可放在南北朝时,却堪称惊人数字。西魏灭南梁,从萧绎焚书的大火中抢救出来数千卷,西魏恭帝禅位于北周宇文觉时,藏书有八千卷,估计其中多半系抢救出来的萧绎藏书。隋开皇三年,隋文帝杨坚派人到各地搜书,允诺原书可在抄录或使用后归还,且每卷书由国家财政发给一匹绢的奖赏,因此收书不少。后来杨广灭陈,又获得不少书籍,但这些书大多是“江陵焚书”后新抄的,用的纸墨质量差,内容也错误百出。即便如此,隋鼎盛时藏书也只有三万余卷。所以说,如果梁元帝萧绎没有焚书,相信那十四万卷书大多应该会被保留下来,即使保留不全,其所含信息也多半会被间接传承。所以我们可以想象,公元555年前的中国古代史一定比当下更为丰富,而且现在的某些“定论”可能会是另一种面目。

  写《颜氏家训》的颜之推系南梁太学生,曾亲耳聆听萧绎讲课。他是西魏灭南梁后数十万被强行迁徙到北方的南梁人之一。其《颜氏家训》中写道:“自荒乱以来,诸见俘虏,虽百世小人,知读《论语》《孝经》者,尚为人师。”所谓“百世小人”,即在南方时,世世代代是平民的,仅仅因为读过书、有文化,到了北方,就受人尊敬。据记载,实体书烧了,萧绎想把自己满肚子书也烧了,朝火里跳,被拦住,于是拔剑击柱哭喊道:“文武之道,今夜尽矣。”颜之推的记载颇具讽刺意味,在焚书的熊熊大火中,自诩读书和藏书人代表的萧绎大呼“读书无用,文化已死”,但在征服南朝的所谓“北方蛮族”眼中,书籍与文化人却又最被看重。

  再说第二把火。保加利亚裔英国作家埃利亚斯·卡内蒂198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获奖前只出版过一部小说《迷惘》,获奖时距出版时已46年。他是被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发现并推向世界的最成功案例,是好的作品不会被埋没的有力证明。《迷惘》的主人公基恩就是一位嗜书如命的藏书家,小说的高潮则是一把大火。基恩爱书成癖,藏书累万,总是埋头读书,对外部世界一无所知。他在40岁时雇了一个名叫苔莱泽的女管家,她浅薄轻浮、心狠手辣,费尽心机骗取了基恩的信任,并与他结婚。他俩的结合并非出于爱情,而是各有目的:基恩排斥异性,他是为藏书免遭苔莱泽用来吓唬他的“火灾”才娶她为妻的;而苔莱泽嫁给基恩则是为取得其包括书籍在内的财产。她和基恩结婚后就逼他写遗嘱,从心灵到肉体折磨基恩,最后甚至把基恩赶出家门。后来在哥哥的帮助下,基恩重新夺回自己的财产包括书籍,但却陷入无比的恐惧和迷惘之中——恐惧是对现实的恐惧,迷惘是对书籍的怀疑。回家当晚,他就把全部藏书堆积起来纵火焚烧,而他则仰天大笑着与这些藏书同归于尽。当时的诺奖评委会有人认为,这是书籍在为基恩同时也为一代知识分子殉葬。

  两把大火,看似不搭,却异曲同工。萧绎身为皇帝,把亡国之责推给书籍,好像不是他被打败,而是书被打败;基恩读书破万卷,在现实生活中却屡遭欺侮,其焚书同样基于某种对书籍的“绝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极可怖者梁元帝
爱好文学的皇帝为何却大肆焚书?致使中华文化百年不得恢复
江陵焚书:千年前最不该发生的一把火
江陵焚书
文明的诱惑
“江陵焚书”事件是怎么回事?萧绎为什么要这么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