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战时期,德国的军事行动“巴巴罗莎”为什么能够成功?

一、保密工作做得好。巴巴罗萨为纳粹绝密文件,当时只有以希特勒为核心的十多人看过,文本也随着纳粹的灭亡而消失在历史中,所以里面到底写了什么无从知晓,只能从后面的命令中推论。

二、军事动员骗术高。既然巴巴罗萨保密,希特勒又要仆从国和芬兰配合他入侵苏联,怎么隐瞒呢?那就是骗。他骗匈牙利,罗马尼亚和芬兰,苏联要准备进攻了,你们赶快动员士兵去边境防守。各国纷纷跟随德国动员,等到了边境才发现不是防守而是进攻,但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为此还爆发了,德机伪装成苏机轰炸匈牙利,芬兰事后大呼上当不配合进攻列宁格勒等事件)

三、部队调动借口多。苏联虽然谍报比较落后,但如此巨大的军事调动怎么也会走漏风声,希特勒用尽了借口解释这些反常行为。比如:军队东调(特别是坦克)是为了防止英国飞机的空袭,希腊战役后之所以打没什么战略地位的克里特,就是为了入侵埃及,所以德军向东集结等。

四、苏军布置太过考前。为了稳固刚刚到手的波兰、波罗的海三国、罗马尼亚的土地,整个苏军的布置都往西挪了一挪,这即减少了反应时间又间接削弱了后方战力,这正好契合了巴巴罗萨的两大特点,突然袭击和坦克突破。所以说德军真的是战术大师,吃得苏军死死的。

总之,巴巴罗萨的最大成功便在于其突发性,如果苏军做好了迎战准备,德军进攻绝不会如此顺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百年西方百将传:第七十一集
希特勒在苏德战争中为何不准备御寒装备?
希特勒东进,苏德全面对决
德国惨败只因两线作战?揭秘二战中未解之谜
作为苏联史上最惨烈的失败,基辅战役苏联究竟损失了多少?
苏联面对纳粹德国突然进攻一败涂地,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隐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