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发掘 | 西藏联合考古 探访曲龙遗址传承千年的“土林洞室”

在西藏札达县,有很多城堡遗址,其中位于象泉河谷的曲龙遗址,是本次联合考古发掘的一处重点区域。我们先通过一个短片,了解一下这处遗址。

  曲龙遗址,坐落在象泉河谷的一个拐弯处。因为这里的地形看上去像一只展开双臂的大鸟,所以当地藏语称它为“穹隆”,意思是“大鹏鸟之地”。

  从空中俯瞰,曲龙遗址依土林山体而建,两翼山体陡峭,开凿着很多洞室,沿着遗址中间的山梁,可以看到很多建筑遗迹,虽然多数已经是残垣断壁,但是依稀可辨这座古堡曾有的规模。

  根据最新的考古调查,曲龙遗址东西长约1.3公里,南北宽约1.2公里,遗址内存留有房址45座,院落105处,护墙29段,碉楼1座,此外还存有古塔20座,至今残留的洞室更多达742座。通过短片的介绍,我们也了解到了,曲龙遗址现存有洞窟式的居住遗址就有700多处。

  这些洞室大多都已经废弃,有的已经坍塌,甚至被埋压。这次联合考古,就首次选取了部分被埋压了很多年的洞室,进行发掘,这些洞室内会有什么发现呢?

  记者探访曲龙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考古人员首次对阿里地区洞室遗址科学发掘,出土文物10余类,90多组,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陶器、木器、铁器皮革织物等。

  这次联合考古发掘的这种早期的洞室,在札达土林的范围内,目前有很多。这些洞室的居住历史有多久?最后的居民又是何时离开的呢?

  央视记者 季熠非:我们是一路爬山向上,现在就来到了曲龙遗址众多洞窟当中的一个。可以在这里看到,这里是当时人们居住时用于生火、做饭、烧水的灶台。就地取材,用石头垒起来的。而且在灶台的墙壁上可以看的非常清楚。厚厚的这种当时的烟灰或者是烟苔,一直把整个墙壁都熏黑了。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有人在这里生活或居住的印记。

  曲龙村的村支部书记索南扎西告诉记者,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村民们还居住在遗址的洞室中。而且周边很多村民过去也都是住在这种洞室当中。

  札达县文物局局长 洛旦:土林对窑洞的凿挖非常适合。另外一个它不需要大量的木材,建造屋顶之类的。

  据不完全统计,仅在札达县,现存的“土林洞室”就至少有三千多座。在皮央村记者发现,有不少洞室仍被村民当做储藏室。有的堆放着柴草牛粪等杂物。有的还加了门,上了锁。

  札达县文物局局长 洛旦:它具有一些冬暖夏凉的特点。所以,目前老百姓有时候也会沿用一些洞窟来做仓库。像放一些酥油,糌粑、干肉之类的。放在里面以后,保存的时间更长一点。

  那么这些洞室的居住历史能上溯到多远呢?最新的考古发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线索。在曲踏、格布赛鲁、皮央等考古点,都发现了早期的洞室墓穴。

  札达县文物局局长 洛旦:目前所发掘的洞室墓,它的结构和形状与目前为止老百姓居住的洞窟基本上是完全一致。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 张建林:在格布塞鲁这个地方,也有和曲踏墓地形制比较接近的土洞墓。这个东西可能年代也比较接近。因为去年我们测了年,最早到距今三千多年。

  专家据此推断,至少在距今两、三千年前,这里就已经出现了洞室居所。尽管传承久远,但是这些洞室如今已失去了它们的居住功能。对曲龙村的村民们来说,祖辈们曾经的居所已经成为了受保护的遗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失望中的惊喜
从札达县城出发去古格王朝遗址,18公里路边都是土林,边走边看
东嘎皮央
四川发现距今4千多年宝墩时期窑址
讲座摘要|山西本世纪北朝考古重要发现
探访神秘的西藏古格王朝(西藏行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