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电信诈骗与信号博奕

郑文生刻

  “恭喜你获得《中国好声音》幸运观众大奖。”类似的手机诈骗短信让我们不胜其扰。这种简单的伎俩怎么骗得了人?这些骗子也太笨了吧?我们或许会产生一种智商上的优越感。

  然而还是有人被骗,这些人属于“易受骗者”。真正令骗子们感兴趣的问题是,如何有效甄别出哪些人是易受骗者,从而便于行骗。若不加甄别,碰到那些不容易骗甚至还很聪明的人,则骗子们对这些人行骗就是枉费心机。若招来反戈一击,骗子们自己难以全身而退,完全得不偿失。

  很少有人会承认自己容易被骗,因此,在甄别易受骗者时,行为比语言更靠谱。那么,什么样的行为表明某些人属于易受骗者呢?答案很简单,就是那些相信“天上会掉馅饼”,从而欣喜若狂回复诈骗短信的行为。

  从经济学上看,电信诈骗属于信号博弈。在这里,行骗对象具有易受骗与不易受骗两种类型,但他们会隐瞒,至少不会主动透露自己究竟属于哪一种类型。行骗者仅可以基于正态分布法则判断,易受骗者大约占总人口数的百分比。重要的是,行骗者能够设计出一份行为清单让行骗对象作出选择,而选择结果作为一个信号,可以修正行骗者的先验判断,准确揭示行骗对象所属的类型。这样,易受骗者就从人群中分离出来,从而形成信号博弈中的分离均衡。若易受骗与不易受骗的人还是混在一起,无法甄别,则属于混同均衡。

  得逞的电信诈骗,就是骗子们如何让混同均衡变成分离均衡的故事。从理论上分析起来似乎颇复杂,但在现实中,骗子们通过一些低劣的骗术,就解决了问题。因此,骗子们并不笨,相反,属于聪明人。他们利用一些简单的方法,高效地筛选出易受骗者。

  一个问题是,虽然漏洞百出的骗术是甄别易受骗者的有效工具,但易受骗者毕竟很少,骗子们能有什么收获呢?事实上,电信诈骗案件层出不穷,就表明骗子们的收益一定可观。分析起来,原因有二:第一,即使易受骗者在总人口中仅占很少的比例,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易受骗者的绝对规模并不小。第二,信息技术进步大幅降低了行骗成本。据调查,花几百元就可以在电子市场上买到一个大功率的短信群发器。技术进步是生产力,而讽刺的是,诈骗者居然也成了受益者,这要算是关于“非预期后果法则”的案例了。

  (本栏长期征集“日知录”三字篆刻,投稿邮箱:rizhilu999@163.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00后遇到电信诈骗...骗子好可怜!
防范电信诈骗顺口溜
谁说美国骗子少?我们电信诈骗天天有!
谷方益元温馨提示大家防范电信骗人套路
点评丨反诈意识深植于心,何愁不能“天下无诈”
点击今日第1309期:电信诈骗,女神也上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