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古人|冯伟民:用科普为化石注入“灵魂”

提起古生物化石,很多人自然而然想到恐龙,或许你能说出好几种恐龙的名称,但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馆长冯伟民希望告诉更多人,古生物学的意义绝不仅仅是这些。从早年奋战在科研一线,到如今深耕古生物科普的沃土,他深谙古生物化石的学术及社会意义。“科学研究与科普都很重要,仅仅发现恐龙化石是不够的,仅仅认识几个恐龙的种类也是不够的。大众虽然不比专业学者,但做好古生物科普对全社会意义重大。”


从科研到科普 让科学新发现走进普通人视野


2004年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的土建工程完成后,从事了20多年科研工作的冯伟民担任起筹备部副主任一职,参与到化石展品征集、布展设计、招投标及布展工程建设等具体工作中,并在一年内就任常务副主任。在博物馆布展工程上花了很多心思和精力后,冯伟民感到今后自己在科普领域有更多的事情要做。于是,他将继续承担的科研任务的同时,开始兴致勃勃地琢磨起博物馆的管理运营。

从专业的科研领域转向科普,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不适应,但冯伟民却不这样想。古生物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必然跟人类本身联系密切。古生物化石可以跨越38亿年历史,全球广布,因此科研人员随时会有新发现。而专业科普人员则可以用更多的精力搭建科学家与公众沟通的桥梁,将最新的科研成果“翻译”给公众。

在冯伟民看来,让人们了解古生物具有很多现实意义。这门学科可以激发青少年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比如通过恐龙入门,进入缤纷的古生物世界,了解到远古时代的环境和相关历史。随着古生物研究的发现越来越多,人类的知识库日渐丰富,公众科学素养得以提升,对“进化”的观点也会有更深的理解。此外,古生物化石的发现还能帮助国家研究和开发化石燃料,推动化石保护和地方地质旅游等等,古生物看似来自远古,实际上和我们的现代生活存在很多关联。


为四川地震灾区小朋友讲解化石故事

丰富科普形式 让化石“能活动会说话”


大多数博物馆的藏品都是静态的,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初建时亦是如此。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高新技术手段被运用到展览中,参观者通过眼看、耳听、手动等综合性体验,感受到立体的古生物世界。

澄江动物群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窗口,被誉为20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也是古生物博物馆大力宣传的对象。为更好地开展澄江生物群科学普及,冯伟民等连续研发了以澄江动物群为主题的几项大型互动体验系统,如大型数字弧幕互动《寒武纪乐园》、《澄江动物群多点触摸》互动系统和《澄江动物群混合现实》互动系统,多样化的表现手段给科学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

为了让化石“活”起来,冯伟民等对澄江动物群化石的保存状态、形态特征、生活习性、行为方式和生态景观等做了虚拟复原,通过数字化多媒体技术、图像处理、影像合成等高科技手段,将寒武纪早期海洋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呈现在参观者眼前。

为了适应小观众们越来越高的学习需求,近几年,冯伟民积极申报各项科普基金,在科普内容、传播方式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尝试。古生物博物馆陆续建成了3D影院、两个科普交互活动区、达尔文实验站、科普临时展览区、所史展区和科普小商品区等,大大增强了博物馆科普教育功能。

达尔文实验站就是一个深受小朋友们欢迎的互动区。工作人员把化石安放在修复仪器下面,孩子们穿上白大褂,听专业老师解说化石修复需要的器具,然后戴上护目镜,体验泥沙清理等工作。想在孩子心里种下科学的种子,亲自动手无疑是最好的办法。


冯伟民在野外组织考察活动

博物馆走出去 把科普课开到每一处


经过多年精心经营,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已经成为深受青少年喜爱的科普基地,但冯伟民觉得仅仅这样还不够。“要让孩子们走进来,也要让博物馆走出去。”为此,他作为中国科协全国古生物学首席科技传播专家、中科院南京分院科学演讲团副团长,先后在全国多所学校、青少年活动中心、博物馆、图书馆、机关社区等做了九十多场报告,努力让老百姓对古生物不再一无所知。

冯伟民去过很多学校开讲座,他发现要想吸引孩子,内容策划很重要。市面上介绍恐龙的书籍不少,很多孩子对恐龙已经有了一定认识,那就要找准孩子兴趣点,提前与校方沟通好方向和主题,才能让每一次科普讲座更有意义。


冯伟民为小学生做科普报告

精心策划的内容,让孩子们迷上了冯伟民的讲座。每次讲座结束后,孩子们都会兴奋地向冯伟民提问,还会拿着书找他签名,或者让他写几句寄语。最令他感动的是一些贫困地区的孩子,他们的知识面比较窄,听了讲座后一下子了解了很多全新的知识,眼睛里流露出的兴趣和求知欲,令他非常难忘,也让他意识到要做得还有很多。

20多年的科研生涯,10多年的科普经历,冯伟民笑称,手中的笔不能停。以前是找课题写论文,现在是根据素材写科普文章和图书。近年来,冯伟民组织编著出版了‘远古生命的探索’丛书等8部科普图书,在科学世界、科学大院、科普时报等国家级刊物、网站自媒体和全媒体报纸上发表百来篇科普文章,获得二十余项优秀科普作品的称号,其中,《远古的悸动——生命起源与进化》荣获了“2014年国家科技进化二等奖”(第一获奖者)。



是荣誉也是动力 古生物科普大有可为


近年来,博物馆在冯伟民带领下,连续十年荣获江苏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先进集体。由于科普业绩突出,冯伟民先后在2011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十一五科学传播先进工作者”,2011年“2006-2010年度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个人”,2013年荣获“南京市社区教育优秀志愿者”,2014年“中国科学院科普工作先进个人”,2014年第十一届“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2015年第十一届“南京十大科技之星”,2016年国家九大部委颁发的全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先进个人”,2017年江苏省“创新争先奖章”。

近些年来,国家政策层面对科普越来越重视,公众对科普的需求快速增长,这些都让冯伟民更加体会到,科研和科普同样重要。研究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自然,而认知的结果最终要反馈给公众,为社会服务才能彰显更大意义。“一旦公众对科学更加了解,在开展重大科研项目的时候才更容易得到呼应和支持,在这种良性循环下,社会才能在科技的推动下不断进步。”

而这,也是冯伟民在古生物科普之路上继续前行的动力!


 本文由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关键地史时期生物与环境演变过程及其机制”项目支持,中科院南古所创作出品。 

编辑:盛捷 审核:陈孝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二个冬令营和大家见面啦!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古生物之旅!地球记忆工作室“一起跨越5亿年的海洋”
全中国哪些博物馆最适合带着孩子去看化石?
带你进入白垩纪看恐龙:山东诸城恐龙化石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澄江化石遗址
第四十八讲 世界遗产:澄江化石遗址
澄江动物群古生物化石:讲述远古美丽传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