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汉废帝海昏侯刘贺墓出土马蹄金、麟趾金花丝纹样的制作工艺研究

作者:

杨一一 (中国国家博物馆)

管 理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李文欢 康 健 (北京非凡尚饰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杨小林 (中国国家博物馆)


摘 要:西汉废帝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马蹄金、麟趾金制作工艺考究,口沿处纹样的制作运用了传统细金工艺中的花丝工艺。花丝种类有赶珠丝、金珠、螺丝、码丝、巩丝、正花丝、反花丝、麦穗丝和立扁素丝。古代工匠将掐、攒、填、焊的花丝技法运用到位,制作出的各类花丝精美、细腻并组合成不同的纹样。

关键词:马蹄金;麟趾金;细金工艺;花丝工艺;


一、引言


2 015年11月、12月间,西汉废帝海昏侯刘贺墓两次共出土马蹄金、麟趾金73枚。第一次是2015年11月23日,在主墓主椁室西室北部的一个长方形漆盒内出土了大马蹄金5枚,小马蹄金10枚;麟趾金10枚 (图一)。同年12月24日在外棺和内棺之间,主棺的头厢部位的一个腐烂的漆盒内出土了大马蹄金12枚,小马蹄金21枚;麟趾金15枚(图二)。第二次出土的马蹄金和麟趾金挤压变形严重。

图一

图二

2018年海昏侯墓园五号墓刘贺之子刘充国墓中又出土了两枚小马蹄金。

诸多学者针对马蹄金、麟趾金的形制与命名问题发表了多篇文章并阐述了各自的观点。其中黄盛璋在《关于马蹄金、麟趾金的定名、时代与源流》一文中认为:马蹄金、麟趾金是中国最早使用的金币之一,但孰为马蹄、孰为麟趾,众说不一。黄盛璋认为圆形中空者为麟趾,团形中空者为马蹄。马蹄金的铸造并非起源于西汉太始二年诏书,它最早出现于战国,广泛使用则在汉代。其源流为饼金一麟趾一马蹄①。张先得在《记各地出土的圆形金饼—兼论汉代麟趾金》文中将1951年-1983年出土的圆形金饼、马蹄金、麟趾金分为九型②。杨君在《马蹄金和麟趾金考辨》中详述了近年来各地出土马蹄金、麟趾金的形制及数量,杨君认为,从出土各型“麟趾金”看,仅有海昏侯墓和定县40号汉墓出土的Ⅱ b型麟趾金,在形制上符合汉武帝“白麟”鹿科动物脚趾的特点。海昏侯墓和定县40号汉墓出土的Ⅱ a、Ⅱ c型大小马蹄金,在形制上更符合汉武帝太始二年马蹄金的特点③。

据有关学者的不完全统计,我国建国以来出土的立体、中空状的马蹄金、麟趾金178枚,口沿处饰以花丝纹样有80枚,其中河北省定县40号汉墓出土5枚,掐丝贴花镶琉璃面大小马蹄金各二件、掐丝贴花镶琉璃面麟趾金一件④”。其余75枚出自海昏侯墓园。


二、花丝纹样的认知


2 015年笔者有幸参加了海昏侯墓考古现场的应急保护工作,亲身经历了73枚马蹄金、麟趾金出土的全过程,当去除器身泥土附着物后,在微距照相机下可清晰的看到器物口沿处,一圈圈用金花丝制作的纹样。这些纹样的制作采用了中国传统细金工艺中的花丝工艺。

各种花丝在马蹄金、麟趾金上组成了6种不同的图案(图三)。

图三

花丝种类有赶珠丝、金珠、螺丝、码丝、巩丝、正花丝、反花丝、麦穗丝和立扁素丝。正反花丝、巩丝、码丝等纹样的制作技法从战国中期一直延续到今日。

两股花丝是花丝工艺中最常见的纹样,在它的基础上通过二次加工可制作出多种花丝样如麦穗丝、麻花丝、凤眼丝。

2006年甘肃省张家川墓地出土的金臂钏上装饰的正反花丝纹样是截止到今日中国发现最早的麦穗丝(图四)。

图四

1991年湖北省安乡县黄山头林场南禅湾刘弘墓出土了一件西晋时期的金带扣,带扣上的花卉等纹饰均是用花丝掐制而成,金带扣的外沿则是由花丝和麦穗丝组成的。

1 970年陕西省西安何家村出土的呈半圆形的金梳背,是由两层金片合并成月牙形状,金丝掐制的14朵圆形团花和卷草纹分别焊接在梳脊和器身之上,无数个由金珠组成的花卉均焊接在梳背的两面。在卷草纹的周围,装饰有一圈规整的四股花丝制成的麦穗图案(图五)。

图五

1 988年山西省大同市灵邱县曲迴寺村出土的飞天金簪,是一件做工精美的元代头饰。金簪的制作手法集多种工艺为一身,飞天身上的飘带是由直径为0.33mm两条两股花丝搓制而成的,巩丝是由单根素丝制作出来的花丝,最早见于西汉。

1 976年新疆焉耆县黑格达遗址出土了一件长9.8cm,宽6 cm的西汉时期八龙纹金带扣。这件以花丝制作为主的带扣,其中心部位的龙纹是由细花丝、小金珠和嵌宝石石碗组成的,金带扣的大边是由两条金扁丝之间填入巩丝组成的,大边中的平填巩丝疏密适当,规矩自然。

1 975年内蒙古巴彦淖尔盟临河市高油房出土了西夏时期五件桃形镶宝石金冠饰(图六)。其中两件冠饰上的宝石大部分脱落,所有镶宝石石碗均由金片制成,石碗的外沿镶口处装饰了一圈花丝和变形巩丝,中心桃形石碗的周围焊接着上下两层由两股花丝掐制的巩丝纹样。

图六

1 988年山西省大同市灵邱县曲迴寺村出土了元代七件纯花丝饰品,无论是耳坠还是头簪,其大边的制作均采用了在素金丝内填制多层祥丝、花丝,巩丝的纹样。

在清代后妃的首饰中,巩丝多作为包边镶石的装饰外边,如道光年间的金镶玉菊花金簪就是一件花丝与镶嵌相结合的精品,在菊花金簪中心镶嵌的珍珠周围围绕着一圈巩丝(图七)。

图七

在现代花丝饰件和摆件的制作中,巩丝同样被作为常用的花丝样之一,尤其是在有镂空效果的饰件中,应用十分广泛。银花丝子孙盒上盖镂空处的花纹就是用巩丝装饰的。

码丝是由形状如同弹簧的螺丝顺向压倒制成。

1 987年陕西扶门县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金银丝结条银笼子,是一件以编织为主的纯花丝制品。在银笼子的上盖处有一圈由码丝装饰的纹饰。

现藏于内蒙古哲里木盟博物馆中的辽代契丹女神金像,女神的主体由金片制成,在金片的外围缠绕着金花丝,女神头部和底座上缠绕的金丝为两股花丝,上身部位缠绕的花丝为螺丝。

湖北武汉武昌区张揩松墓出土的清代凤冠,是一件诰命夫人的凤冠。凤冠正中镶嵌红宝石的石碗镶口上端焊接一圈由螺丝压倒的码丝(图八)。

图八

故宫博物院珍藏的一件镶宝石蝴蝶金簪,是一件集镶嵌、点翠、花丝为一体的头饰。蝴蝶上的触角是由两根螺丝配以珍珠共同组成的。螺丝的一端与蝴蝶的腹部相连,另一端穿在珍珠孔洞之中(图九)。

图九

汉代就有了焊缀金珠的金银器。这门工艺一直传至今日。

1 98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南郊乡九龙山汉墓中,出土了两件西汉时期的镶松石金带饰和29枚桃形金花饰,它们造型不同,但制作手法完全相同。虽然器物上所用原料较为单一,除绿松石外,仅有金片、素金丝和小金珠,但其线条流畅,主题突出。金带饰和金花饰上的桃形纹样由金丝与金珠组成,制作中将掐制成所需图案的素金丝粘在金片上,小金珠除了依次粘接在金丝掐制的外缘之外,还在带饰的上下两侧用小金珠等距离构成了菱形的连续图案,最后焊接固定。

陕西省西安沙坡汉墓金丹灶(图一〇)的制作使用了金粒焊缀工艺,灶上釜中盛满了金粒,灶四壁的金珠焊接在素丝旁。

图一〇

西晋时期的一件镶嵌绿松石的金垂饰上焊缀有许多小金珠,金珠主要分布在纹饰和镶嵌绿松石的部位。纹饰上的金珠焊接在素丝掐制的大边中,宝石处的金珠则焊接在石碗的周围。

2 004年山西省大同市出土的北魏金耳坠长大约10厘米,耳坠从上自下由7部分组成,其中心部位有一缀满金珠的镂空金球,金珠的直径为 0.3毫米左右。

1 988年陕西省咸阳机场贺若氏墓中出土了两件唐代金栉背(图一一)。这两件由纯金制成的金栉背上的花鸟纹饰及石碗是由素金丝掐制而成,金珠组成的鱼子纹图案密集的分布在花纹中间。

图一一


三、花丝纹样的制作技法


75枚马蹄金、麟趾金口沿处多种纹样的制作,运用了花丝工艺中的掐、攒、填、焊技法。主要体现为:

掐:掐制的巩丝线条流畅、生动自然。

填:填入的巩丝、码丝高矮一致,疏密适当。

攒:攒即是组装,攒的方式有平攒、叠加攒。马蹄金、麟趾金纹样的组合采用了平攒,即将平面的花丝纹样连接在一起。

焊:在马蹄金、麟趾金花丝纹样处可清晰的看到焊药残留。马蹄金、麟趾金上多种纹样的焊接,要经过麦穗丝(正反花丝组成的麦穗丝)、巩丝和赶珠丝等花丝组装焊接。焊接中焊药的选择与火候掌握十分关键。在焊药的选择方面,要根据饰件焊接的顺序和部位来配置不同熔点的焊药,焊接时要依据实践经验掌握火侯,提前焊接会使焊接部位开焊,导致整个器物疏松散架;反之,火候过甚时焊药就会迷流在花纹上把纹饰掩盖住。因此,在焊接时既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又要胆大心细。

细金工艺的制作技法从战国直至今日,一直以师承制的方式传承,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细金工艺制作流程等有了一定的改进。建立了分析检测实验室,K金及相应的焊药配制也有了严格的国家标准,各种金银原材料在制作前,均要进行定量分析检测。黄金与各种K金的成分分析应用了重量火法试金法和X荧光能谱分析法等。金银电镀液和煤气中有害成分的分析也有较完善的检测手段。金银材料的熔化由原来的焦炭土炉到高中频电炉;拔丝机代替了传统的丝板手工拔丝;铣床替代了手工镟活;胎制器的锤打从手工锤制到半机械化模具冲压。20世纪70年代锡、石膏翻模铸造器皿代替了几千年锤打制胎的历史,无氰电镀替代了火法鎏金技术,煤气发生炉的使用替代了嘴吹煤油灯焊接的历史等。但是,细金工艺的主要表现手法至今依然要靠手工来完成⑤。


四、传统花丝纹样的原工艺复原


在对花丝纹样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传统细金工艺对各种花丝纹样进行了原工艺复原。

(一)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6种花丝纹样制作工具,如(图一二)所示,掐丝镊子、焊活镊子、攒活镊子、螺距、搓丝木、搓丝板、巩丝制子等 。

图一二

(二)花丝种类

花丝工艺是丝的艺术,所有的表现形式都由不同纹样的花丝来完成。

海昏侯出土马蹄金、麟趾金口沿处纹样的花丝种类有:赶珠丝、金珠、螺丝、码丝、巩丝、正花丝、反花丝、麦穗丝、立扁素丝。

(三)花丝纹样的制作

正花丝、反花丝、麦穗丝:

正、反花丝:将两根圆素丝拧在一起(图一三)。放在搓活板上用搓丝木将其搓成一体为花丝 (图一四)。向正方向搓丝为正向花丝,反方向搓丝为反向花丝(图一五)。

麦穗丝:正向花丝与反向花丝平行合焊在一起形似麦穗,也称为正反花丝(图一六)。

图一三

图一四

图一五

图一六

赶珠丝:将素圆丝横放在模具上,用搓丝木赶出成串的珠丝,赶珠丝及掐制的赶珠丝环(图一七、图一八)。

图一七

图一八

金珠:吹珠适用于制做用量少的金珠,它的制作方法如下:用钳子夹住金丝的下端,用火焰灼烧丝的顶端,丝局部熔化流向下方形成珠状,珠子的大小可用火焰大小来控制。

螺丝:螺丝顾名思义呈螺旋型,形状如同弹簧,将螺丝顺向压倒就成为花丝纹样中的码丝 (图一九)。将细素圆丝等距离搓绕在一根有螺距的衬丝上,去掉衬丝形成螺丝(图二〇)。码丝:将螺丝推倒压扁。

图一九

图二〇

巩丝:单股素圆丝在巩丝制子上穿插缠绕成8字形,抽出,呈8字形巩丝(图二一)。将其拉开成为门洞丝(图二二)。

图二一

图二二

制作出的各种花丝纹样经过填、攒、焊形成了不同图案。从上至下的花丝为:正花丝、压扁素立丝、反花丝、巩丝、正花丝、压扁素立丝、反花丝、码丝。

图二三

(图二四)从上至下的花丝为:赶珠丝、赶珠丝环、赶珠丝、码丝。

图二四

(图二五)为对比图是依据海昏侯墓园出土的75枚马蹄金、麟趾金口沿处的六组花丝,运用传统的花丝制作技法、原工艺复制而成。

图二五


五、小结


马蹄金、麟趾金口沿处花丝种类有:赶珠丝、螺丝、码丝、巩丝、正花丝、反花丝、麦穗丝、立扁素丝。

制作方法采用了花丝工艺中的掐、攒、填、焊技法。75枚马蹄金、麟趾金上的珠丝用赶珠丝体现,独立的金珠则采用吹珠的方法制成。

在对海昏侯墓出土马蹄金、麟趾金上装饰纹样的认知和原汁原味的制作过程中,使我们对传统细金工艺有了更加深刻地了解。古往今来,我国细金工艺以其鲜明的艺术魅力展示着华夏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底蕴,它在不断发展中自成体系,世代传承。在中华民族创造出的工艺美术史中,细金工艺的制作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工艺、物质文化以及美学思想的历史风貌,是一部经历了几千年沉淀,有着深厚根基,绚丽多彩的发展史。


感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为我们提供了现场应急保护平台;感谢国家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的潘路主任提供的实践机会,使笔者能第一时间接触到马蹄金、麟趾金;感谢北京大学胡东波教授、国家博物馆马燕如老师给予的指导;感谢与我们共同工作在海昏侯应急实验室的陈仲陶老师和吕小龙、张烨亮等同仁,是他们的加倍工作为我们创造了观察和工艺研究的时间;感谢北京非凡尚饰文化艺术有限公司金雪莲老师、马悦同仁在花丝纹样制作中的大力支持;感谢北京大学黄希博士提供的文献资料。


注释:

①黄盛璋:《关于马蹄金、麟趾金的定名、时代与源流》,《中国钱币》1985年第1期。

②张先得:《记各地出土的圆形金饼——兼论汉代麟趾金、马蹄金》,《文物》1985年第12期。

③杨 君:《马蹄金和麟趾金考辨》,《中国钱币》2017年第3期。

④刘来成:《河北定县40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81年第8期。

⑤杨小林:《中国细金工艺与文物》,科学出版社,2008年。

Abstract:The craftsmanship of the horseshoe-shaped gold and the Kylintoe-shaped gold,which were excavated from the HaihunhouTomb,was sophisticated and exquisite.Traditional filigree craft was used to produce pattern around the rim.The types of filaments includedchained beads,goldentinybeads,piled threads,posed threads,,arched filaments,pro filaments,con filigree,ear of wheat shapedthreads,and flat threads,.Ancient craftsmen applied the technique of filigree expertly,such astwisting,piling,filling and soldering,to make various kinds of exquisite and delicate filaments whichformed different patterns.

Key Words:Horseshoe-shaped gold;Kylintoe-shaped gold;Filigree craft;Filaments craft;Twisting;Piling;filling;Soldering;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海昏侯发掘与历史文化资料整理研究》子课题:《海昏侯墓出土文物研究》,编号:16@ZH02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帝国与希腊化世界的交往 —再议海昏侯墓金器中的花丝装饰
技法卓绝的中国传统首饰手工艺七绝——「花丝镶嵌」
致匠心——中国传统手工艺品
传世,手工艺
厉害了我的国:中国正真的奢侈品——金银器,惊艳了全世界!
采金为丝,嵌玉缀翠,宫廷艺术燕京八绝之花丝镶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