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将熊熊一窝”与彼得定律

王学政刻

  安史之乱时,郭子仪、李光弼为匡扶唐室、平息叛乱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唐肃宗却对此犯愁了,因为对已有宰相之职的郭李二人,再“无官以赏之”。此时李泌进言,“官以任能,爵以酬功”。亦即,有能力者当官,而有功劳者应该得到的是爵位而非官位。

  李泌之策固然有效解决了对郭李二人的赏赐难题,但在一般情况下,如果尚存职务晋升空间,那么职务晋升的主要依据还是过去的功劳或者说业绩。毕竟,能力无法直接观测,而好的业绩一般被认为是能力强的信号。

  然而讽刺的是,很多人在原来职务上干得风生水起,一旦晋升到新的岗位,却无法胜任。正如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在主政一方时,却“大意失荆州”,破坏了既定的“连吴抗曹”大方针,让蜀汉腹背受敌。

  实际上,在各种组织中,成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职务,这就是由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率先发现的彼得定律。其中的逻辑是,如果人们获得晋升主要源于他们在目前的职务上表现良好,而非他们适合新的更高的职务,那么人们在职业生涯中的最高职务就应该是其不擅长的职务。因为,若他们擅长此职务,则除非这已是组织的最高职务,否则他们就会被继续提拔,从而此职务就不会成为最高职务了。

  “能领兵者,谓之将也;能将将者,谓之帅也。”若不当的晋升机制造成“才不配位”,则会对组织带来全局性的损失。对此,英国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写过一本《帕金森定律》,专门进行了分析。

  帕金森认为,一个不称职的主管有三种选择:第一,申请退职,把职务让与更合适者;第二,让有能力者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任用两个能力更逊于自己的人作为助手。对主管个人而言,第一种选择意味着权力的丧失,第二种选择意味着培养对手,故均为下策。于是第三种选择就成为必然之选。

  不称职的主管任用了两个平庸的、不会威胁自己权力的助手。两个助手既然无能,于是会上行下效,再各自为自己寻找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类推下去,一个架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组织体系就此形成。正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彼得定律表明,完全基于过去业绩的晋升锦标赛或标尺赛,并不是科学的职务晋升机制。一个组织的选人用人,只有遵循全面、发展两大原则,既观人“显绩”,又察其“潜能”,才能用其所长,避其所短,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本栏长期征集“日知录”三字篆刻,投稿邮箱:rizhilu999@163.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方管理学三大定律:彼得原理、墨菲定律、帕金森定律
为什么公司会有闲人?——“帕金森定律”
西方管理学三大定律
让不称职管理者主动让位
墨菲定律、彼得定律、 帕金森定律
改变人生的18条黄金法则--金科玉律(精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